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51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机壳、主显示器、多个导轮组、载架以及子显示器。主显示器设置于机壳上。这些导轮组设置于机壳与主显示器之间。载架滑设于机壳与主显示器之间,其中这些导轮组对称地设置于载架的两侧,且这些导轮组接触载架。子显示器设置于载架上,用以随载架移出或移回机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子显示器可自机壳移出并与主显示器相衔接,以达到扩充显示屏幕的尺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幕的尺寸可扩充(enlargeable)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因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具有多工处理与运算效能优异等优势,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大多为单一尺寸,为因应商务或电玩竞赛需求,遂有显示屏幕的尺寸可扩充的显示装置被提出。详细而言,显示屏幕的尺寸可扩充的显示装置是由主显示器与两个子显示器组成,常态下,两个子显示器收纳于主显示器的后侧。当使用者有扩充显示屏幕的尺寸的需求时,使用者可使两个子显示器分别从主显示器的左右两侧移出。在两个子显示器移至主显示器的左右两侧后,使用者可使两个子显示器旋向主显示器的主显示面,以令两个子显示器的子显示面倾斜于主显示器的主显示面,进而获致环绕视野(surroundvision)。因此,如何提高两个子显示器相对于主显示器移动与旋转时的可靠度与稳定度,已成为相关厂商积极投入的研发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与稳定度。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机壳、主显示器、多个导轮组、载架以及子显示器。主显示器设置于机壳上。这些导轮组设置于机壳与主显示器之间。载架滑设于机壳与主显示器之间,其中这些导轮组对称地设置于载架的两侧,且这些导轮组接触载架。子显示器设置于载架上,用以随载架移出或移回机壳。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导轮组包括:基座,固定于机壳上;第一导轮,枢设于基座,并接触载架;安装柱,滑设于基座;弹片,被夹持于安装柱与基座之间;以及第二导轮,枢设于安装柱,并接触载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载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滑轨,且每一第一滑轨用以容纳一导轮组的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支架,滑设于机壳与主显示器之间,其中定位支架枢接载架,且定位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滑轨,每一第二滑轨衔接一第一滑轨,每一导轮组的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用以自对应的第一滑轨移出并移入对应的第二滑轨,或自对应的第二滑轨移出并移入对应的第一滑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导轮组还包括连接基座的定位柱,且相衔接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用以容纳导轮组的定位柱,每一第二滑轨具有止挡部,每一导轮组的定位柱用以自对应的第一滑轨移出并移入对应的第二滑轨,直到与对应的第二滑轨的止挡部相接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每一导轮组中,第一导轮位于定位柱与第二导轮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滑轨具有凹陷,每一导轮组的第二导轮用以移入对应的第二滑轨并定位于凹陷。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铰链结构,定位支架通过铰链结构枢接载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铰链结构包括铰链轴、连接铰链轴的第一定位板与连接铰链轴的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通过子显示器固定于载架,且第二定位板固定于定位支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子显示器的数量与载架的数量皆为两个,两子显示器对称设置,且两载架对称设置,多个导轮组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载架的两侧设有二导轮组。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子显示器可自机壳移出并与主显示器相衔接,以达到扩充显示屏幕的尺寸的目的。另一方面,子显示器设置于载架上,且这些导轮组与载架接触。这些导轮组可用以确保载架与设置于其上的子显示器稳定地沿着特定方向相对于机壳与主显示器滑动,以自机壳移出或收回。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与稳定度。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转换至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的区域R2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的区域R3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1的显示装置转换至又一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图7沿剖线I-I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显示装置110:机壳111:开口120:主显示器130:导轮组131:基座132:第一导轮133:安装柱134:弹片135:第二导轮136:定位柱140:载架141:第一滑轨150:子显示器160:定位支架161:第二滑轨162:止挡部163:凹陷170:铰链结构171:铰链轴172:第一定位板173:第二定位板D:方向R1~R3:区域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转换至另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为求清楚呈现位在主显示器120与机壳110之间的构件配置,图3的主显示器120采用虚线示出。另一方面,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两个子显示器150隐藏于主显示器120与机壳110之间;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两个子显示器150已移出机壳110外但未产生旋转。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机壳110、主显示器120、多个导轮组130、载架140以及子显示器150,其中机壳110用以承载主显示器120、这些导轮组130、载架140以及子显示器150,且载架140与子显示器150具有沿着方向D相对于机壳110与主显示器120滑动的运动自由度。详细而言,主显示器120设置于机壳110上,且主显示器120与机壳110之间具有用以收容这些导轮组130、载架140以及子显示器150的空间。这些导轮组130设置于机壳110与主显示器120之间,且这些导轮组130在机壳110上的位置保持不动。另一方面,载架140用以承载子显示器150(即子显示器150设置于载架140上),故子显示器150随载架140同步滑动。详细而言,载架140滑设于机壳110与主显示器120之间,其中这些导轮组130对称地设置于载架140的两侧(例如上下两侧),且这导轮组130接触载架140的两侧(例如上下两侧),用以导引载架140的滑动。举例来说,子显示器150的数量为两个,且载架14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载架140用以承载一个子显示器150,且两个载架140采对称设置。另一方面,这些导轮组130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载架140的两侧(例如上下两侧)设有两个导轮组130。进一步来说,每一个载架140被夹持于成对设置的两个导轮组130之间,以受对应的两个导轮组130的导引而稳定地沿着方向D相对于机壳110与主显示器120滑动,避免产生偏移。据此,每一个子显示器150可随对应的载架140稳定地沿着方向D相对于机壳110与主显示器120滑动,以移出或移回机壳110。更进一步来说,其中一个载架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n主显示器,设置于所述机壳上;/n多个导轮组,设置于所述机壳与所述主显示器之间;/n载架,滑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主显示器之间,其中所述多个导轮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载架的两侧,且所述多个导轮组接触所述载架;以及/n子显示器,设置于所述载架上,用以随所述载架移出或移回所述机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主显示器,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多个导轮组,设置于所述机壳与所述主显示器之间;
载架,滑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主显示器之间,其中所述多个导轮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载架的两侧,且所述多个导轮组接触所述载架;以及
子显示器,设置于所述载架上,用以随所述载架移出或移回所述机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轮组包括:
基座,固定于机壳上;
第一导轮,枢设于所述基座,并接触所述载架;
安装柱,滑设于所述基座;
弹片,被夹持于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
第二导轮,枢设于所述安装柱,并接触所述载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滑轨,且每一所述第一滑轨用以容纳一所述导轮组的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支架,滑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主显示器之间,其中所述定位支架枢接所述载架,且所述定位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第二滑轨,每一所述第二滑轨衔接一所述第一滑轨,
每一所述导轮组的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用以自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移出并移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或自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移出并移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基黄宝庆刘耀升陈顺彬庄惠婷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