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49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外层玻璃表面,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光取向层,在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液晶层,平行设置于光取向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眩膜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防眩膜所基于的光散射原理,其利用所设计制作的人工微结构的光学衍射原理使入射的强光向不同方向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
技术介绍
仪器仪表显示器通常由高透明的玻璃作为近用户端的最外层封装,在强太阳光照射下由于玻璃反射会出现眩光现象,使操作者在该环境下很难看清仪器仪表显示器上的信息内容。常见的防眩膜是由膜内微小粒子或者粗糙光学表面引起的光散射,进而产生雾化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眩光的产生,然而现有的防眩膜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外层玻璃表面,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光取向层,在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液晶层,平行设置于光取向层的上表面。本技术公开的防眩膜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防眩膜所基于的光散射原理,其利用所设计制作的人工微结构的光学衍射原理使入射的强光向不同方向传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液晶层的厚度为D,其中,N为0或自然数,λ为需要防眩的可见光中心波长长度,(ne-no)为液晶双折射率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分散光线的效果最佳。作为优选的方案,光学微结构可以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二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多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偏振光栅光学微结构、短焦透镜。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多样化,任何具有分束作用或者起分散光的作用的取向图案结构都可以。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二基板,平行设置于液晶层的上表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效果更佳。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二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或,在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二基板平面取向的摩擦取向层;或,在第二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垂直取向层;在摩擦取向层上设有由摩擦产生的沟槽结构,沿沟槽方向为液晶的易取向方向;垂直取向层用于使液晶分子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排列。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效果更佳。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为:玻璃基板或柔性薄膜基板。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效果更佳。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设有透明导电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用于施加电压。作为优选的方案,液晶层可由电、光、热或磁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段进行调控。作为优选的方案,液晶层为液晶材料制成,或由包含聚合物单体的液晶材料制成,或由掺杂有光敏材料的液晶材料制成,或由掺杂有磁敏材料的液晶材料制成。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实现用外场(电、光、热、磁等)调控的主动式防眩膜的功能,根据应用需求改变不同的光学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局部示意图。其中:1-第一基板,2-光取向层,3-光学微结构,4-液晶层,5-第二基板,6-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501-入射光,502-反射光,601-仪器仪表显示器发出的入射光,602-为穿过防眩膜的来自仪器仪表显示器的透射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6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板1,平行设置于外层玻璃表面,在第一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一基板1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2;光取向层2,在光取向层2上设有光学微结构3,光学微结构3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液晶层4,平行设置于光取向层2的上表面。本技术公开的防眩膜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防眩膜所基于的光散射原理,其利用所设计制作的人工微结构的光学衍射原理使入射的强光向不同方向传播。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液晶层的厚度为D,其中,N为0或自然数,λ为需要防眩的可见光中心波长长度,(ne-no)为液晶双折射率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分散光线的效果最佳。具体地,对于太阳光的防眩需要针对可见光中心波长即绿光进行设计,其液晶层4的厚度达到绿光的四分之一波条件时,反射回来的光线2次经过了液晶层4,相当于穿过了一层满足绿光半波条件的液晶波片,有最大的衍射效率,即分散光线的效果最佳。当然,本技术所提及的液晶层4不需要严格满足绿光的四分之一波条件,可以在该条件附近有所浮动,并且要获得最佳防眩效果和对透射光线最小的影响需要对膜厚进一步优化。对于其他波段光线的“防眩”则可以针对相应的波长进行设计和优化。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光学微结构3可以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二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多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偏振光栅光学微结构、短焦透镜。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多样化,任何具有分束作用或者起分散光的作用的取向图案结构都可以。二元光栅光学微结构中的光栅可以为:条形光栅、环形光栅、达曼光栅、类似二维码的随机光栅等。多元光栅光学微结构中的光栅可以为:条形光栅、环形光栅、达曼光栅、类似二维码的随机光栅等。偏振光栅光学微结构中的光栅可以为:条形光栅、环形光栅亦即轴棱镜、不同光栅矢量排列的复合光栅等。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二基板5,平行设置于液晶层4的上表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效果更佳。501为入射光,可以是太阳光或者是其他波段的需要“防眩”的光。502为向不同方向传播的反射光。601仪器仪表显示器发出的入射光。602为穿过防眩膜的来自仪器仪表显示器的透射光。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基板5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二基板5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2;或,在第二基板5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第二基板5平面取向的摩擦取向层;或,在第二基板5的上表面设有垂直取向层;在摩擦取向层上设有由摩擦产生的沟槽结构,沿所述沟槽方向为所述液晶的易取向方向;垂直取向层用于使液晶分子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排列。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效果更佳。当然,本技术所公开的第二基板5可以没有任何取向层。对于被动式的防眩膜而言,第二基板5并不是必须的,甚至可以没有。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n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层玻璃表面,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n光取向层,在所述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n液晶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取向层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设置于仪器仪表显示器外层玻璃表面,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
第一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层玻璃表面,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平面取向的光取向层;
光取向层,在所述光取向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所述光学微结构用于使一束光线变成多束光线且向不同方向传播;
液晶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取向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D,



其中,N为0或自然数,λ为需要防眩的可见光中心波长长度,(ne-no)为液晶双折射率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可以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结构:
二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多元光栅光学微结构、偏振光栅光学微结构、短焦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案化光取向的液晶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液晶层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骁乾郑致刚黄文彬张新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