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47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芯管以及止挡件。壳体具有窗口。芯管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内。芯管具有齿轮结构,齿轮结构的局部从窗口暴露出壳体。止挡件具有齿条结构,止挡件可拆卸地组装于窗口以遮蔽芯管,且齿条结构卡掣于齿轮结构以阻挡芯管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由于光纤具有高频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也因此随着光通讯网路的技术扩展,而得以造成如网际网路及内部网路之广域网路的普及,同时也使通讯流量得以提升。一般而言,一般光纤连接器系由一母座适配器(Adapter)与公头光纤连接器相搭配,母座适配器设置于电子装置,公头光纤连接器插置于母座适配器时,便可构成其连接关系,藉以同时达到卡固与资料传输之目的。然而,连接器外壳与其内的光纤之间的同心度会随着制作或组装公差而改变。如此一来,当两端公头的光纤连接器都同时插入母座适配器时,所造成两端公头光纤连接器内的光纤无法完全对准的情况下,造成光学讯号的信号损失。据此,如何提高对接时的精度,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并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对芯管提供调整机制以提高光纤传输效率。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芯管以及止挡件。壳体具有窗口。芯管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内。芯管具有齿轮结构,齿轮结构的局部从窗口暴露出壳体。止挡件具有齿条结构,止挡件可拆卸地组装于窗口以遮蔽芯管,且齿条结构卡掣于齿轮结构以阻挡芯管旋转。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管包括管体与上述的齿轮结构。管体以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内,齿轮结构套设于管体外而环绕所述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管体的材质为陶瓷,上述齿轮结构的材质为金属。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止挡件包括板体,齿条结构设置于板体,板体填入窗口以使齿条结构与齿轮结构彼此啮合。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止挡件还具有卡柱,从板体的侧缘延伸,而窗口具有主开口与从主开口延伸的卡槽。齿轮结构的局部从主开口暴露出壳体而被板体遮蔽,卡柱卡扣于卡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前壳与后壳,芯管以一轴组装于前壳与后壳之间,而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弹簧,抵接在芯管与后壳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管包括管体与上述的齿轮结构,弹簧套设于管体的局部且抵接在齿轮结构与后壳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延伸芯管,设置于后壳且套接于管体,弹簧套设于管体的局部与延伸芯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壳还具有止挡部,齿轮结构被抵接在弹簧与止挡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是LC型(LucentConnector)光纤连接器。基于上述,由于光纤连接器在其芯管设置有齿轮结构,以让芯管与齿轮结构处于同步旋转的状态,同时以壳体的窗口将齿轮结构的局部暴露出来,因此使用者在将光纤连接器与另一光纤连接器对接时,即能藉由拨动暴露出来的齿轮结构而调整两个光纤连接器的对接程度。一旦完成调整,即能藉由止挡件组装于壳体的窗口,以让止挡件的齿条结构卡掣于齿轮结构,而顺利地阻挡芯管旋转。据此,使用者能在对接两个光纤连接器时藉由上述调整机制而让光纤连接器具有较佳的对接精度,进而降低光信号传输时的衰减与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爆炸图;图3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光纤连接器、110:前壳、111:内部空间、112:窗口、112a:主开口、112b:卡槽、113:卡孔、114:止挡部、120:后壳、121:凸部、130:芯管、131:管体、132:齿轮结构、140:弹簧、150:延伸芯管、160:止挡件、161:齿条结构、162:板体、163:卡柱、170:保护组件、171:前套、172:后套、E1、E2:端部、H1:壳体、L1:轴。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00,例如是LC型(LucentConnector)光纤连接器,其括壳体H1、芯管130以及止挡件160。本实施例的壳体H1包括彼此以轴L1组装的前壳110与后壳120,其中前壳110的卡孔113与后壳120的凸部121相互卡扣以完成前壳110与后壳120的组装。前壳110具有窗口112。芯管130以轴L1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H1内,且实质上位于前壳110与后壳120所组成的空间中。芯管130具有齿轮结构132,齿轮结构132的局部从窗口112暴露出壳体H1。止挡件160具有齿条结构161,止挡件160可拆卸地组装于窗口112以遮蔽芯管130,且齿条结构161卡掣于齿轮结构132以阻挡芯管130以轴L1旋转。进一步地说,芯管130包括管体131与齿轮结构132,其中管体131沿轴L1存在彼此相对的两端部E1、E2,且以轴L1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H1之内,齿轮结构132套设于管体132外而环绕轴L1。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31的材质为陶瓷,齿轮结构132的材质为金属,且二者实质上可藉由铆接工艺彼此结合,且进而使齿轮结构132与管体131是以轴L1进行同步旋转。再者,芯管130沿轴L1位于前壳110与后壳120之间,其中管体131伸入前壳110的内部空间111而让其端部E1从前壳110的内部空间111突出,并藉由保护组件170的前套171予以套合保护。光纤连接器100还包括延伸芯管150,设置于后壳120且套接于管体131的端部E2,同时,后壳120背对前壳110处还以光纤管件(未绘示)连接所述延伸芯管150,同时以保护组件170的后套172配置于外,以对在内部的光纤芯管提供保护作用。此外,光纤连接器100还包括弹簧140,抵接在芯管130与后壳120之间,弹簧140套设于管体131的局部与延伸芯管150。进一步地说,弹簧140是套设于管体131具有端部E2的局部且抵接在齿轮结构132与后壳120之间。图3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的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止挡件160包括板体162,齿条结构161设置于板体162,板体162用以填入窗口112以使齿条结构161与齿轮结构132彼此啮合。也就是说,正由于芯管130是以轴L1可旋转地组装于壳体H1内,且齿轮结构132的局部会经由前壳110的窗口112暴露出来,因此当光纤连接器100与另一光纤连接器(或光纤适配器,在此未绘示)对接时,芯管130的端部E1会与所述另一光纤连接器(或光纤适配器)的芯管对接,然而由于制作上的公差而可能面临彼此对接的光纤连接器的芯管呈现同心度的差异,因此藉由齿轮结构132的局部能从窗口112被露出,而提供使用者在对接时藉由工具拨动露出的齿轮结构132而得以旋转芯管130,以达到调整的效果,进而待对接的光纤连接器达到所需光信号传输效率后,再以止挡件160填入前壳110的窗口112,而让止挡件160的齿条结构161与芯管130的齿轮结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n一壳体,具有一窗口;/n一芯管,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管具有一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的局部从所述窗口暴露出所述壳体;以及/n一止挡件,具有一齿条结构,所述止挡件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窗口以遮蔽所述芯管,且所述齿条结构卡掣于所述齿轮结构以阻挡所述芯管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壳体,具有一窗口;
一芯管,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管具有一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的局部从所述窗口暴露出所述壳体;以及
一止挡件,具有一齿条结构,所述止挡件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窗口以遮蔽所述芯管,且所述齿条结构卡掣于所述齿轮结构以阻挡所述芯管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包括一管体与所述齿轮结构,所述管体以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齿轮结构套设于所述管体外而环绕所述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材质为陶瓷,所述齿轮结构的材质为金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包括一板体,所述齿条结构设置于所述板体,所述板体填入所述窗口以使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齿轮结构彼此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还具有一卡柱,从所述板体的侧缘延伸,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广虎吴君崔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连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