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永煌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学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1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学步车,包括一底部设有滚轮的底盘(1),底盘向上设有一组支柱结构(2),支柱结构(2)再向上连接一顶框(3),顶框上设有一座垫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学步车于底盘(1)的一边框(61)上设有一制动装置(7),该制动装置的结构为:在边框(61)的底端设有一与地面滚动接触的磨擦轮(71);在边框(61)顶面对应磨擦轮的位置向下设有一“Λ”形容置腔(72),在该容置腔的“Λ”形顶部与磨擦轮(71)对应位置另向下开设一容置通槽(73);一与“Λ”形容置腔(72)形状相适应并适于脚踏且可绕“Λ”形的顶端摆动的制动块(74),该制动块(74)于中部位置向下凸伸一带倾斜端面的制动板(75),所述的制动块(74)设置在容置腔(72)中并于制动板(75)所在的中间位置向下穿过容置通槽(73),且于制动块(74)一端摆到容置腔(72)最底端时其上的制动板(75)的倾斜面的最底端(751)恰卡制于所述的磨擦轮(71)上制动的位置处借一插销与边框(61)铰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学步车,特别是与一种更安全、更方便使用的婴儿学步车有关。现有技术的婴儿学步车,其结构多为简单的结构,一般包括一向下设有滚轮的底盘,底盘上向上设有一组支柱结构,支柱结构再向上连接一顶框,顶框上设有一座垫结构,其内设有一适于婴儿坐于其上的坐垫,此种结构的婴儿学步车存在如下缺点1、到危险情况时,缺乏一制动装置,不会及时停下来,容易造成危险。2、婴儿车的高度固定,不能适应不同身高或婴儿稍大或稍小时使用,且顶框直接与支柱结构固接,如遇撞击,不会产生避振效果。3、婴儿车座椅固定,婴儿坐于其上时,活动不方便。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制动装置的婴儿学步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婴儿学步车还带有一调节高度及避振装置。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该婴儿车还带有一可旋转的座椅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婴儿学步车,包括一底部设有滚轮的底盘1,底盘上向上设有一组支柱结构2,支柱结构2再向上连接一顶框3,顶框上设有一座垫结构4,所述的婴儿学步车于底盘1的一边框61上设有一制动装置7,该制动装置的结构为在边框61的底端设有一与地面滚动接触的磨擦轮71;在边框61顶面对应磨擦轮的位置向下设有一“Λ”形容置腔72,在该容置腔的“Λ”形顶部与磨擦轮71对应位置另向下开设一容置通槽73;一与“Λ”形容置腔72形状相适应并适于脚踏且可绕“Λ”形的顶端摆动的制动块74,该制动块74于中部位置向下凸伸一带倾斜端面的制动板75,所述的制动块74设置在容置腔72中并于制动板75所在的中间位置向下穿过容置通槽73,且于制动块74一端摆到容置腔72最底端时其上的制动板75的倾斜面的最底端751恰卡制于所述的磨擦轮71上制动的位置处借一插销与边框61铰接。所述的制动板75的倾斜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增大磨擦的凸粒752与凹槽753。底盘1上的支柱结构2上设有一高度调节装置8,其结构为在底盘1上对应的两边框62、63上分别对应向上螺接或插接四根中空的套筒81,所述的每个套筒81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通孔82,另一底端侧边上带有一弹簧按钮84的套杆83穿伸于套筒81中并于每一通孔82处使弹簧按钮84凸伸出孔外卡制定位,该套杆83的顶端与所述的顶框固接。所述的套筒81与套杆83上分别对应设有配合导向的导向条811与导向槽831。底盘1上的支柱结构2上设有一避震装置9,其结构为所述的套杆83顶端设有一筒状大容置腔91,其两侧分别设有两通孔92,与套杆83固接的顶框3上对应位置设有一可伸于大容置腔91中的小容置腔93,其两侧分别对应通孔92设有两导向柱94,一弹性元件95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的对应的大、小容置腔91、93中,且所述的套杆83借带有大于通孔92的垫片的销钉将其上的通孔92套设在导向柱94上定位。所述的座垫结构4为旋转式,其结构为圆形座垫框41凸出于顶框3顶面并设有下凹的环槽42,所述的座垫43设置在一转盘44上,该转盘44借环绕于内壁上的凸块45穿过座垫框41卡设在其内壁46上,且所述的转盘44包覆在座垫框凸出部分的外缘并对应环槽42部分形成凸槽47从而形成一环状容置腔48,一组使带有座垫43的转盘44相对于座垫框41转动的滚珠49设置在环状容置腔48中。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婴儿车的底盘上设有一制动装置,使该婴儿车在遇到危险时,大人可用脚及时踩踏制动块,从而使该婴儿车能安全停下来。另外,该婴儿车另设有的高度调节装置及避振装置,使该婴儿车可适应不同身高或婴儿稍大或稍小时使用,且如遇撞击,避振装置会产生避振效果。且该婴儿车还带有一可旋转的座椅装置,使婴儿坐上时可转动,活动更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制动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制动装置组合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制动装置动作状态示意图6是本技术高度调节及避振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高度调节及避振装置组合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高度调节及避振装置动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旋转座椅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旋转座椅装置组合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旋转座椅装置动作状态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婴儿学步车,包括一底部设有滚轮的底盘1,底盘上向上设有一组支柱结构2,支柱结构2再向上连接一顶框3,顶框上设有一座垫结构4,所述的婴儿学步车于底盘1的一边框61上设有一制动装置7,该制动装置的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在边框61的底端设有一与地面滚动接触的磨擦轮71;在边框61顶面对应磨擦轮的位置向下设有一“Λ”形容置腔72,在该容置腔的“Λ”形顶部与磨擦轮71对应位置另向下开设一容置通槽73;一与“Λ”形容置腔72形状相适应并可绕“Λ”形的顶端摆动的制动块74,该制动块74于中部位置向下凸伸一带倾斜端面的制动板75,所述的制动板75的倾斜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增大磨擦的凸粒752与凹槽753,所述的制动块74设置在容置腔72中并于制动板75所在的中间位置向下穿过容置通槽73借一插销与边框61铰接,制动块74一端摆到容置腔72最底端时其上的制动板75的倾斜面的最底端751恰卡制于所述的磨擦轮71上以磨擦制动。底盘1上的支柱结构2上还设有一高度调节装置8,其结构如图6、图7、图8所示在底盘1上对应的两边框62、63上分别对应向上螺接或插接四根中空的套筒81,所述的每个套筒81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组通孔82,带有一弹簧按钮84的套杆83穿伸于套筒81中并于每一通孔82处使弹簧按钮84凸伸出孔外卡制定位,该套杆83的顶端与所述的顶框固接,所述的套筒81与套杆83上分别对应设有配合导向的导向条811与导向槽831。底盘1上的支柱结构2上设有一避震装置9,所述的套杆83顶端设有一筒状大容置腔91,其两侧分别设有两通孔92,与套杆83固接的顶框3上对应位置设有一可伸于大容置腔91中的小容置腔93,其两侧分别对应通孔92设有两导向柱94,一弹性元件95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的对应的大、小容置腔91、93中,且所述的套杆83借带有大于通孔92的垫片的销钉将其上的通孔92套设在导向柱94上定位。所述的座垫结构4为旋转式,其结构如图9、图10、图11所示圆形座垫框41凸出于顶框3顶面并设有下凹的环槽42,所述的座垫43设置在一转盘44上,该转盘44借环绕于内壁上的凸块45穿过座垫框41卡设在其内壁46上,且所述的转盘44包覆在座垫框41凸出部分的外缘并对应环槽42部分形成凸槽47从而形成一环状容置腔48,一组使带有座垫43的转盘44相对于座垫框41转动的以环条间隔的滚珠49设置在环状容置腔48中。上述婴儿车动作时,其底盘上设有的制动装置,使该婴儿车在遇到危险时,大人可用脚及时踩踏制动块使制动板75与磨擦轮71配合,从而使该婴儿车能及时安全的停下来。另外,该婴儿车另设有的高度调节装置及避振装置,其高度调节装置借弹簧按钮84与不同位置的通孔82可使该婴儿车适应不同身高或婴儿大小不同时使用,且其避振装置借弹簧之力使该婴儿车如遇撞击或振动时会产生避振效果。且该婴儿车还带有一可旋转的座椅装置,使婴儿坐上时可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煌
申请(专利权)人:许永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