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1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天线安装杆,设置于塔体外侧;照明灯,通过灯具支架设置于塔体外侧;第一升降部件,可沿塔体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升降部件,可沿塔体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控制装置,设置于塔体底部,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机构,从而使天线安装杆和照明灯进行升降,对天线和照明灯进行维修时,不需要人员上下,节省时间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灯杆塔通常采用单管塔结构型式,其爬梯主要有内爬梯式和外爬梯式,通信塔上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上下均通过塔内或塔外设置的爬梯进行;当采用内爬梯结构,为了保证人体操作空间,塔体需要做成较大的尺寸,内部构件较多,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采用外爬梯结构时,外爬梯需沿塔体布置,整体外观难看,设计计算时其荷载也较大,造成一定的浪费。由于灯杆塔比较高,上述灯杆塔的修理比较费时,在天气恶劣的环境下,灯杆塔的通信天线及路灯容易损坏,进行维修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维修时省时省力的灯杆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包括:塔体;第一升降部件,设置于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升降部件,设置于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天线安装杆,固定设置于第一升降部件上;照明灯,通过灯具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升降部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控制装置,设置于塔体底部,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工作。优选的,塔体内中空形成腔体;控制装置设置于腔体内部。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腔体底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缠绕部件,第一缠绕部件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一滑轮组,设置于塔体上;第一升降绳索,一端与第一缠绕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跨过第一滑轮组与第一升降部件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腔体底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二缠绕部件,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第二滑轮组,设置于塔体上。第二升降绳索,一端与第二缠绕部件连接,另一端跨过第二滑轮组与第二升降部件连接。优选的,第一升降部件、第二升降部件均与塔体滑动连接。优选的,塔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升降部件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升降部件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控制装置设置于腔体底部;塔体侧壁的底部设有活动门。优选的,天线安装杆设置有多个,沿塔体周向均匀布置;每个天线安装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部件;照明灯设置有多个,沿塔体周向均匀布置;每个照明灯均固定设置有灯具支架;每个灯具支架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部件。优选的,天线安装杆与灯具支架交错设置。优选的,塔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避雷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通过设置于塔体底部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升降部件、第二升降部件沿塔体竖直方向的上升或下降。天线安装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部件,照明灯通过灯具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二升降部件,通过第一升降部件、第二升降部件的上升或下降,达到带动天线安装杆、照明等上升或下降的目的。需要对天线和照明灯进行维修时,不需要人员上下,通过控制装置即可控制天线和照明灯的升降,在塔体底部即可完成维修工作,节省时间人力。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滑轮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塔体;2、天线安装杆;3、照明灯;4、第一升降部件;5、第二升降部件;6、第一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装置;8控制装置;9、避雷针;11、腔体;12、活动门;41、第一滑槽;51、第二滑槽61、第一电机;62、第一缠绕部件;63、第一滑轮组;64、第一升降绳索;71、第二电机;72、第二缠绕部件;63、第二滑轮组;64、第二升降绳索;81、第一按钮;82、第二按钮;83、第三按钮;84、第四按钮;631、定滑轮;632、动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包括:塔体1;第一升降部件4,设置于塔体1上,可沿塔体1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升降部件5,设置于塔体1上,可沿塔体1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天线安装杆2,固定设置于第一升降部件4上;照明灯3,通过灯具支架31固定设置于第二升降部件5上;第一驱动装置6,与第一升降部件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部件4进行升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7,与第二升降部件5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部件5进行升降运动;控制装置8,设置于塔体1底部,与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工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工作,使维修人员通过控制装置8就能够对第一升降部件4、第二升降部件5进行升降控制,从而达到对天线安装杆2或照明灯3的升降控制,便于天线安装杆2或照明灯3的维修,使维修工作省时省力。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塔体1中空形成腔体11,节省塔体1材料,同时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及控制装置8均设置在腔体11内部,节省安装空间,防止非专业人员误操作。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61,与控制装置8电连接;第一缠绕部件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体;/n第一升降部件,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n第二升降部件,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n天线安装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上;/n照明灯,通过灯具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上;/n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n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n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
第一升降部件,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第二升降部件,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外侧壁上,可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
天线安装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上;
照明灯,通过灯具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上;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
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部件进行升降运动;
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中空形成腔体;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区造型灯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第一缠绕部件,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第一滑轮组,设置于所述塔体上;
第一升降绳索,一端与所述第一缠绕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跨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芳华通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