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394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8
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包括液压油箱、齿轮油泵、防爆电机、二位四通阀和液压油缸,所述防爆电机与齿轮油泵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油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出油口与二位四通阀底部的进油端口连接,二位四通阀顶部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液压油缸连接,二位四通阀底部的回油端口与液压油箱连接,二位四通阀上设置有与阀芯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与液压油缸相互平行,连接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定位盘,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位于两个定位盘之间的柱体上固定套设有拨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油缸的往复滑动“反过来”为二位四通阀提供切换液压油供油方向的“外力”,可实现二位四通阀的液压油路的自行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煤矿用液压注浆泵是利用压力,使易凝固的物质或混合料向岩层或土壤的裂缝和空腔中进行准确地注射,以达到减少渗水,固结岩层和土壤之目的。主要适用于含瓦斯煤矿、建井以及井下防水工程,也可用于隧道开凿与维护,修建水坝、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的基础处理和各类地下工程等。目前注浆泵的吸浆、排浆均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驱动,液压油缸与注浆缸内的吸排浆活塞连接,带动吸排浆活塞在注浆缸内往复运动,产生吸力和压力,从而完成吸浆和排浆。液压油缸的往复运动通过二位四通阀实现,而目前注浆泵上所使用的二位四通阀为需要外力的手动换向阀,液压油路的切换需要手动操作二位四通阀实现,液压油路的换向转换迟钝,无法自然衔接,对循环换向造成卡顿,因此需要一种无须借助外力即可实现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包括液压油箱、齿轮油泵、防爆电机、二位四通阀和液压油缸,所述防爆电机与齿轮油泵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油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出油口与二位四通阀底部的进油端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阀顶部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缸上的两个不同的活塞供油腔连接,二位四通阀底部的回油端口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箱连接,以通过二位四通阀实现液压油缸活塞柱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二位四通阀上沿阀芯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阀芯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液压油缸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定位盘,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位于两个定位盘之间的柱体上固定套设有半径大于定位盘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柱之间最大间距的拨动盘,液压油缸带动拨动盘往复滑动,以推动两个定位盘使连接杆同步往复滑动,进而带动二位四通阀内的阀芯同步往复滑动、实现二位四通阀内液压油路方向的自行切换。作为优选的,所述二位四通阀底部的回油端口与液压油箱之间设置有液压油冷却器。作为优选的,所述二位四通阀内的阀芯进行液压油路切换所需的滑动位移量与两个定位盘之间的间距之和与液压油缸内的活塞单向滑动的最大位移量相等。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盘上的轴孔为孔径与连接杆外径相匹配的偏心孔,每个定位盘相邻拨动盘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拨动盘相接触的定位块。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箱上还设置有压力表、溢流阀和泄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在二位四通阀上设置连接杆与定位盘,其与液压油缸上的拨动盘相互配合,通过液压油缸的往复滑动“反过来”为二位四通阀提供切换液压油供油方向的“外力”,从而不需要外力的干预,即可实现二位四通阀快速且巧妙的液压油路的自行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应用在煤矿注浆泵上效果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二位四通阀初始供油方向下的液压油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二位四通阀切换供油方向后的液压油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液压油箱,2、齿轮油泵,3、防爆电机,4、二位四通阀,5、液压油缸,6、连接杆,7、定位盘,8、拨动盘,9、定位块,10、压力表,11、溢流阀,12、泄压阀,13、液压油冷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齿轮油泵2、防爆电机3、二位四通阀4和液压油缸5,所述防爆电机3与齿轮油泵2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油泵2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连接,出油口与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进油端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阀4顶部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缸5上的两个不同的活塞供油腔连接,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回油端口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箱1连接,以通过二位四通阀4实现液压油缸5活塞柱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二位四通阀4上沿阀芯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阀芯连接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液压油缸5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杆6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定位盘7,所述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位于两个定位盘7之间的柱体上固定套设有半径大于定位盘7与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之间最大间距的拨动盘8,液压油缸5带动拨动盘8往复滑动,以推动两个定位盘7使连接杆6同步往复滑动,进而带动二位四通阀4内的阀芯同步往复滑动、实现二位四通阀4内液压油路方向的自行切换。以上为本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进一步的,所述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回油端口与液压油箱1之间设置有液压油冷却器13。进一步的,所述二位四通阀4内的阀芯进行液压油路切换所需的滑动位移量与两个定位盘7之间的间距之和与液压油缸5内的活塞单向滑动的最大位移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盘7上的轴孔为孔径与连接杆6外径相匹配的偏心孔,每个定位盘7相邻拨动盘8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拨动盘8相接触的定位块9。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箱1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0、溢流阀11和泄压阀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在二位四通阀上设置连接杆与定位盘,其与液压油缸上的拨动盘相互配合,通过液压油缸的往复滑动“反过来”为二位四通阀提供切换液压油供油方向的“外力”,从而不需要外力的干预,即可实现二位四通阀快速且巧妙的液压油路的自行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应用在煤矿注浆泵上效果非常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齿轮油泵(2)、防爆电机(3)、二位四通阀(4)和液压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电机(3)与齿轮油泵(2)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油泵(2)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连接,出油口与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进油端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阀(4)顶部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缸(5)上的两个不同的活塞供油腔连接,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回油端口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箱(1)连接,以通过二位四通阀(4)实现液压油缸(5)活塞柱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二位四通阀(4)上沿阀芯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阀芯连接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液压油缸(5)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杆(6)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定位盘(7),所述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位于两个定位盘(7)之间的柱体上固定套设有半径大于定位盘(7)与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之间最大间距的拨动盘(8),液压油缸(5)带动拨动盘(8)往复滑动,以推动两个定位盘(7)使连接杆(6)同步往复滑动,进而带动二位四通阀(4)内的阀芯同步往复滑动、实现二位四通阀(4)内液压油路方向的自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注浆泵的液压油路转换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齿轮油泵(2)、防爆电机(3)、二位四通阀(4)和液压油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电机(3)与齿轮油泵(2)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油泵(2)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连接,出油口与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进油端口连接,所述二位四通阀(4)顶部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缸(5)上的两个不同的活塞供油腔连接,二位四通阀(4)底部的回油端口通过油路管道与液压油箱(1)连接,以通过二位四通阀(4)实现液压油缸(5)活塞柱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二位四通阀(4)上沿阀芯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阀芯连接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液压油缸(5)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杆(6)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定位盘(7),所述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位于两个定位盘(7)之间的柱体上固定套设有半径大于定位盘(7)与液压油缸(5)的活塞柱之间最大间距的拨动盘(8),液压油缸(5)带动拨动盘(8)往复滑动,以推动两个定位盘(7)使连接杆(6)同步往复滑动,进而带动二位四通阀(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锋王延林尹海滨张贵元苗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