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喷盒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87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属于采油工程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压紧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侧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第四部分的侧边用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卡设在所述横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压盖发生转动,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压盖与其它组件之间的螺纹松动,防止防喷盒出现倒扣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喷盒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通常在井口的采油树上安装防喷盒,以防止采油树中的石油泄漏,保证油井作业安全。抽油杆穿过防喷盒伸进采油树中。防喷盒包括多个组件,如可以包括横杆、一级压盖和二级压盖,各个组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当抽油杆在防喷盒中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抽油杆与防喷盒之间的摩擦力会引起防喷盒震动,从而会导致防喷盒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螺纹松动,进而会导致防喷盒中的组件脱落。目前,技术人员可以对防喷盒进行定期检查,在发现防喷盒中的两个组件之间的螺纹松动时,人为加固这两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如此,需要技术人员频繁对防喷盒进行检查,且需要手动加固,繁琐费时。因此,亟需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来防止防喷盒中的组件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喷盒需要手动加固,繁琐费时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压紧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侧边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第四部分的侧边用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卡设在所述横杆上。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顶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一顶丝与所述第一通孔进行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顶丝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顶丝中的一个第一顶丝的一端穿过两个第一通孔中的一个第一通孔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一级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两个第一顶丝中的另一个第一顶丝的一端穿过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另一个第一通孔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二级压盖的外壁接触。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顶丝,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顶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二顶丝与所述第二通孔进行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在横向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片在横向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螺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且所述螺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螺栓的第二端与所述螺母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销钉,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螺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片;所述第三连接片与所述第四连接片活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销钉,所述第三连接片在纵向上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第四连接片在纵向上设置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由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两个侧边,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个侧边均为弧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防喷盒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压紧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与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连接,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边与第三部分的第二侧边连接,第一部分的内壁与第三部分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第二部分的侧边与第四部分的侧边用于与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卡设在横杆上。由于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卡设在横杆上,所以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位置比较固定,从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位置也比较固定,不易发生转动。又由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夹持在防喷盒的压盖的外壁上,所以防喷盒的压盖需要克服其与第一部分的内壁和第三部分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才能发生转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压盖发生转动,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压盖与其它组件之间的螺纹松动,防止防喷盒出现倒扣脱落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压紧件,11:第一压紧件的第一部分,111:第一部分的第一侧边,112:第一部分的第二侧边,12:第一压紧件的第二部分,121:第二部分的侧边,113:第一连接片,114:第一固定座,115:第三连接片;2:第二压紧件,21:第二压紧件的第三部分,211:第三部分的第一侧边,212:第三部分的第二侧边,22:第二压紧件的第四部分,221:第四部分的侧边,213:第二连接片,214:第二固定座,215:第四连接片;3:螺栓,31:螺栓的第一端,32:螺栓的第二端,4:螺母,5:第一顶丝,6:第一销钉,7:第二销钉,8:压盖,81:一级压盖,82:二级压盖,9:横杆,10:抽油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1和第二压紧件2。第一压紧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二压紧件2包括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边111与第三部分21的第一侧边211连接,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边112与第三部分21的第二侧边212连接,第一部分11的内壁与第三部分21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第二部分12的侧边121与第四部分22的侧边221用于与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第二部分12和第四部分22卡设在横杆上。需要说明的是,防喷盒安装在采油树上,用于防止采油树中的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1)和第二压紧件(2),所述第一压紧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压紧件(2)包括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n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边(111)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第一侧边(211)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边(112)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第二侧边(21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n所述第二部分(12)的侧边(121)与所述第四部分(22)的侧边(221)用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部分(12)和所述第四部分(22)卡设在所述横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盒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压紧件(1)和第二压紧件(2),所述第一压紧件(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压紧件(2)包括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
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边(111)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第一侧边(211)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二侧边(112)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第二侧边(21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部分(21)的内壁用于与防喷盒中的压盖的外壁接触;
所述第二部分(12)的侧边(121)与所述第四部分(22)的侧边(221)用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横杆的外壁接触,以将所述第二部分(12)和所述第四部分(22)卡设在所述横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顶丝(5),所述第一部分(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顶丝(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一顶丝(5)与所述第一通孔进行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顶丝(5)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第一顶丝(5)中的一个第一顶丝(5)的一端穿过两个第一通孔中的一个第一通孔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一级压盖的外壁接触;
所述两个第一顶丝(5)中的另一个第一顶丝(5)的一端穿过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另一个第一通孔后与所述防喷盒中的二级压盖的外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顶丝,所述第三部分(2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顶丝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压盖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二顶丝与所述第二通孔进行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3)和螺母(4);
所述第一部分(11)的第一侧边(1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13),所述第三部分(21)的第一侧边(2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洪李津李海明魏彦权孙振海朱梅梅卢志明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