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9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设置在梭体内的梭芯、设置在梭芯上的探纬管;所述梭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所述梭芯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所述探纬管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光线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其也有利于促进对传统织机进行光电技术改造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
技术介绍
所谓梭子探纬即当梭织机上梭子内纬纱管上的纱线即将织造用尽时,相应的机构产生一个信号,通知织机进行自动换梭操作。多年来,传统的梭子探纬是机械探纬,即当梭织机上梭子内纬纱管上的纱线即将织造用尽时,探纬槽上包卷的纱线不再对机械探纬机构的探针进行阻挡,允许探针产生一个机械运动,并由该运动通过机械装置带动自动换梭装置进行换梭操作。机械探纬机构结构复杂,零件多。随着光电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光电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光电新技术对传统织机进行技术提升和改造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现有的梭子机构无法满足光电新技术的使用要求,因此就需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梭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使其能够适用于光电新技术,而且具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设置在梭体内的梭芯、设置在梭芯上的探纬管;所述梭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所述梭芯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所述探纬管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光线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出。进一步的,所述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均为条形孔,探纬管光电孔的长宽均大于梭芯光电孔的长宽。进一步的,所述梭芯光电孔的宽度为1.2mm~2mm,其长度为5mm~20mm。进一步的,所述梭体光电孔为条形孔,其长宽均大于探纬管光电孔的长宽。进一步的,所述梭体光电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不小于探纬管光电孔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梭体光电孔和梭芯光电孔均为圆形孔,梭体光电孔的直径大于梭芯光电孔的直径;所述探纬管光电孔为锥形孔,其接近梭芯一侧的孔径与梭芯光电孔相同,其远离梭芯一侧的孔径大于梭芯光电孔的直径且小于梭体光电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梭芯光电孔的直径为1mm~2.5mm。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其也有利于促进对传统织机进行光电技术改造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探纬管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2中探纬管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梭体;2、梭芯;3、探纬管;11、梭体光电孔;21、梭芯光电孔;31、探纬管光电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1、设置在梭体1内的梭芯2、设置在梭芯2上的探纬管3;所述梭体1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11;所述梭芯2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21;所述探纬管3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31;光线可以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11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31、梭芯光电孔21,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11射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探纬管光电孔31、梭芯光电孔21均为条形孔。其中梭芯光电孔21的宽度为1.2mm~2mm,其长度为5mm~20mm。本实施例中,探纬管光电孔31的长宽均大于梭芯光电孔21的长宽。所述梭体光电孔11可以为条形孔也可以为圆形孔。梭体光电孔11为条形孔时其长宽均大于探纬管光电孔31的长宽;梭体光电孔11为圆形孔时,其直径不小于探纬管光电孔31的长度。实施例2参见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1、设置在梭体1内的梭芯2、设置在梭芯2上的探纬管3;所述梭体1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11;所述梭芯2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21;所述探纬管3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31;光线可以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11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31、梭芯光电孔21,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11射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梭体光电孔11和梭芯光电孔21均为圆形孔,梭体光电孔11的直径大于梭芯光电孔21的直径;所述探纬管光电孔31为锥形孔,其接近梭芯2一侧的孔径与梭芯光电孔21相同,其远离梭芯2一侧的孔径大于梭芯光电孔21的直径且小于梭体光电孔11的直径。所述梭芯光电孔21的直径为1.5mm~3mm。本技术在使用时,在梭体光电孔11的外侧设置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当探纬管3上的纱线即将用尽时,探纬管光电孔31上包卷的纱线能够透过光线,从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可以接收光信号。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光电探纬技术,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其也有利于促进对传统织机进行光电技术改造提升。光电传感器在安装时只需使光线穿过尺寸最小的梭芯光电孔21即可,光电传感器的安装难度低,有利于实现快速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设置在梭体内的梭芯、设置在梭芯上的探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所述梭芯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所述探纬管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光线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包括梭体、设置在梭体内的梭芯、设置在梭芯上的探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均开设有梭体光电孔;所述梭芯上开设有梭芯光电孔;所述探纬管的锥形部开设有两个探纬管光电孔;光线从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入,通过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从另一侧的梭体光电孔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纬管光电孔、梭芯光电孔均为条形孔,探纬管光电孔的长宽均大于梭芯光电孔的长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探纬梭子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光电孔的宽度为1.2mm~2mm,其长度为5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军张卫兵陈高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豫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