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351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其中,该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环形导轨、活动岛、底板、防护罩和固定件,防护罩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砂石;底板设置在湖底,环形导轨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卡槽,防护罩用于插入环形卡槽,以使环形导轨和活动岛置于防护罩内部;防护罩上设有固定槽,固定件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固定件用于在防护罩插入环形卡槽时运动至插入固定槽,以使防护罩保持在插入环形卡槽的位置,和运动至脱出固定槽,以解除对防护罩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能够减少湖里的砂石对活动岛的运动产生的影响;2.操作较为方便;3.使用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流域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河流,使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水环境修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005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设置于湖底的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上设置有活动岛,活动岛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活动岛与环形导轨滑动连接,活动岛上设有驱动其沿环形导轨运动的驱动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活动岛沿环形导轨运动,加快了湖底的水流流动速度,同时由于活动岛的运动,对湖底内多区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达到了对水环境中营养物质均匀吸收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湖里存在较多砂石,且在水流的作用下砂石会在湖里流动,环形导轨裸露的设置在湖底,砂石易运动至环形导轨内部,致使活动岛无法沿环形导轨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湖里的砂石对活动岛的运动产生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环形导轨、活动岛、底板、防护罩和固定件,防护罩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砂石;底板设置在湖底,环形导轨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卡槽,防护罩用于插入环形卡槽,以使环形导轨和活动岛置于防护罩内部;防护罩上设有固定槽,固定件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固定件用于在防护罩插入环形卡槽时运动至插入固定槽,以使防护罩保持在插入环形卡槽的位置,和运动至脱出固定槽,以解除对防护罩的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砂石,所以湖里的砂石无法落入防护罩内部,通过将防护罩插入底板上的环形卡槽,此时环形导轨和活动岛置于防护罩内部,然后将底板上的固定件插入防护罩上的固定槽,从而底板与防护罩便可保持相对固定,防护罩能够保持罩在环形导轨和活动岛外部的位置,从而湖里的砂石无法落入环形导轨内部,故能减少湖里的砂石对活动岛的运动产生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驱动机构、限位机构、第一螺杆和套设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螺母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螺母座限位,以使第一螺母座运动时沿第一螺杆运动;固定件与第一螺母座连接,以在第一螺母座的带动下运动至插入或脱出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与螺母座为常见的器件,使用和购买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螺杆带动螺母座,使与螺母座连接的固定件插入固定槽,固定件的运动较为稳定,提高了固定件运动的稳定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二螺杆和套设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螺母座,固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槽分别设置在防护罩相对的两侧,固定件的数量与固定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螺杆和第一螺杆同轴设置,且二者螺纹相反,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二螺母座限位,以使第二螺母座运动时沿第二螺杆运动;第一螺母座与一个固定件连接,第二螺母座与另一个固定件连接,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用于运动时带动两个固定件分别插入或脱出两个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件会分别插入防护罩两端的固定槽,使防护罩与底板的连接更稳定。同时,通过使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同轴设置,只需通过驱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其中一根就可使两根螺杆同时转动,而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螺纹相反,所以两根螺杆同步转动时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会同步插入相应的固定槽或同步脱出固定槽,操作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换向杆、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套设在第一螺杆上,第二端面齿轮与第一端面齿轮啮合,第二端面齿轮套设在换向杆上,换向杆与第一螺杆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向杆能在与第一螺杆垂直的方向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可在一个方便调节的方向对第一螺杆进行调节,使用者使用时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换向杆背离第二端面齿轮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使使用者操作较为方便,使用感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机构为限位槽,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上均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内部,所以限位凸起只能沿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而无法在限位槽内转动,所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时,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在其上的限位凸起的作用下,无法跟随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只能沿限位槽的方向运动,故实现了对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的限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容纳槽,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均设置在容纳槽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能防止湖里的砂石不慎撞击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不易遭受碰撞受损,从而延长了上述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轴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背离对方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容纳槽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能减少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与容纳槽内壁的摩擦力,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转动较为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能够减少湖里的砂石对活动岛的运动产生的影响;2.提高了固定件运动的稳定度;3.操作较为方便;4.使用感较好;5.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转动较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的防护罩插入环形卡槽时的剖视图。图中,1、环形导轨;2、活动岛;3、底板;4、防护罩;5、固定件;6、过滤孔;7、固定槽;8、第一螺杆;9、第一螺母座;10、第二螺杆;11、第二螺母座;12、换向杆;13、第一端面齿轮;14、第二端面齿轮;15、转动把手;16、限位槽;17、限位凸起;18、容纳槽;19、轴承;20、环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环形导轨1、活动岛2、底板3、防护罩4和固定件5,防护罩4上设有多个过滤孔6,过滤孔6为圆孔,过滤孔6的孔径小于砂石,从而砂石无法通过过滤孔6进入防滑罩内部。底板3设置在湖底,环形导轨1设置在底板3上,环形导轨1与底板3的连接方式可为一体成型,底板3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0,防护罩4的口径与环形卡槽20相配,防护罩4用于插入环形卡槽20,以使环形导轨1和活动岛2置于防护罩4内部。防护罩4上设有固定槽7,固定槽7可为方形,固定件5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3上,固定件5相应的也方形,固定件5用于在防护罩4插入环形卡槽20时运动至插入固定槽7,以使防护罩4保持在插入环形卡槽20的位置,和运动至脱出固定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环形导轨(1)和活动岛(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3)、防护罩(4)和固定件(5),所述防护罩(4)上设有多个过滤孔(6),所述过滤孔(6)的孔径小于砂石;/n所述底板(3)设置在湖底,所述环形导轨(1)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0),所述防护罩(4)用于插入所述环形卡槽(20),以使环形导轨(1)和活动岛(2)置于防护罩(4)内部;/n所述防护罩(4)上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件(5)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固定件(5)用于在防护罩(4)插入环形卡槽(20)时运动至插入所述固定槽(7),以使防护罩(4)保持在插入环形卡槽(20)的位置,和运动至脱出所述固定槽(7),以解除对防护罩(4)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环形导轨(1)和活动岛(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3)、防护罩(4)和固定件(5),所述防护罩(4)上设有多个过滤孔(6),所述过滤孔(6)的孔径小于砂石;
所述底板(3)设置在湖底,所述环形导轨(1)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0),所述防护罩(4)用于插入所述环形卡槽(20),以使环形导轨(1)和活动岛(2)置于防护罩(4)内部;
所述防护罩(4)上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件(5)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固定件(5)用于在防护罩(4)插入环形卡槽(20)时运动至插入所述固定槽(7),以使防护罩(4)保持在插入环形卡槽(20)的位置,和运动至脱出所述固定槽(7),以解除对防护罩(4)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限位机构、第一螺杆(8)和套设在第一螺杆(8)上的第一螺母座(9);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螺杆(8)转动,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螺母座(9)限位,以使所述第一螺母座(9)运动时沿所述第一螺杆(8)运动;所述固定件(5)与第一螺母座(9)连接,以在第一螺母座(9)的带动下运动至插入或脱出固定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杆(10)和套设在第二螺杆(10)上的第二螺母座(11),所述固定槽(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槽(7)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罩(4)相对的两侧,所述固定件(5)的数量与固定槽(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螺杆(10)和第一螺杆(8)同轴设置,且二者螺纹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沛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辉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