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本昌专利>正文

人力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45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力叉车,其包括:举升前叉以及驱动所述举升前叉升降的脚踏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板以及双驱结构,所述双驱结构包括:两根齿条、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组传动链轮,两根齿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上,且两根齿条的齿面朝向前方的举升前叉设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任一组传动链轮中传动链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组传动链轮与两个驱动齿轮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另外一组传动链轮位于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的正上方,两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举升前叉包括:前叉体以及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人力驱动作为举升货物的动力,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适用重量较轻的货物的周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力叉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重量较轻的货物的周转的人力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然而,叉车需要技术数量的驾驶人员操作,且其成本较高,对于重量较轻的货物的周转则不适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叉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力叉车,其包括:举升前叉以及驱动所述举升前叉升降的脚踏机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板以及双驱结构,所述双驱结构包括:两根齿条、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组传动链轮,两根齿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上,且两根齿条的齿面朝向前方的举升前叉设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任一组传动链轮中传动链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组传动链轮与两个驱动齿轮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另外一组传动链轮位于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的正上方,两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举升前叉包括:前叉体以及基板,所述前叉体为两个,任一所述前叉体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的前壁面上,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的后壁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双链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任一所述齿条与齿面相背的一面与所述脚踏板之间还设置有三角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位于两个驱动齿轮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连接所述基板和双链条的连接件为L形铰链,所述L形铰链的连接面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基板和双链条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所述人力叉车还包括自锁机构,其包括:固定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的自锁齿轮、与所述自锁齿轮的齿面选择性抵持的棘齿以及一端与所述棘齿相连接的复位拉簧,所述棘齿竖直且朝向所述举升前叉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复位拉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棘齿的中间位置,并对其施加靠近所述自锁齿轮的拉力。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所述棘齿的侧面上还连接有解锁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改进,所述人力叉车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的初始位置下方的设置有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撑的制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人力叉车以人力驱动作为举升货物的动力,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适用重量较轻的货物的周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人力叉车包括:举升前叉1、驱动所述举升前叉1升降的脚踏机构2、实现所述举升前叉1自锁和制动的自锁机构3和制动板4。所述脚踏机构2包括:脚踏板21以及双驱结构,所述双驱结构具有强度高且提供的驱动力稳定的优点。具体地,所述双驱结构包括:两根齿条22、两个驱动齿轮23以及两组传动链轮24,其中,两根齿条2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21上,且两根齿条22的齿面朝向前方的举升前叉1设置。同时,为了提高齿条22与脚踏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任一所述齿条22与齿面相背的一面与所述脚踏板21之间还设置有三角加强筋25。两个驱动齿轮23分别与对应的齿条22相啮合,任一组传动链轮24中传动链轮24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组传动链轮24与两个驱动齿轮23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优选地,为了减小本技术的人力叉车的体积,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24位于两个驱动齿轮23之间。另外一组传动链轮24位于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24的正上方,两组传动链轮24之间通过双链条26传动连接。同时,另外一组传动链轮24固定于另一根转轴上。所述举升前叉1用于在脚踏机构2的驱动下带动货物进行举升,其包括:前叉体11以及基板12,所述前叉体11为两个,任一所述前叉体11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12的前壁面上,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12的后壁面通过连接件13与所述双链条26固定连接。优选地,连接所述基板12和双链条26的连接件13为L形铰链,为了保证连接的牢固性,所述L形铰链的连接面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基板12和双链条26连接固定。从而,当踩踏脚踏板21时,齿条22向下运动,与其相啮合的驱动齿轮23进行枢转运动,并带通位于同一根转轴上的一组传动链轮24同步运动,该组传动链轮24通过双链条26带动另一组传动链轮24枢转。链条26在绕两组传动链轮24传动过程中带动与其相连接的基板12及基板12上的前叉体11实现举升。所述自锁机构3用于防止举升前叉1松脱,其包括:固定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的自锁齿轮31、与所述自锁齿轮31的齿面选择性抵持的棘齿32以及一端与所述棘齿32相连接的复位拉簧33,该复位拉簧33另一端连接于车架(未图示)上。其中,所述棘齿32竖直且朝向所述举升前叉1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复位拉簧33一端连接于所述棘齿32的中间位置,并对其施加靠近所述自锁齿轮31的拉力。从而,在所述棘齿32的抵持下,可实现自锁齿轮31的锁止,以实现连接两个驱动齿轮23转轴的枢转的停止。为了实现解锁,所述棘齿32的侧面上还连接有解锁把手,当枢转所述解锁把手时,可实现棘齿32与自锁齿轮31的分离。所述制动板4用于实现举升前叉1的限位制动,具体地,所述基板12的初始位置下方的设置有对所述基板12进行支撑的所述制动板4,所述制动板4固定于于车架(未图示)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人力叉车以人力驱动作为举升货物的动力,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适用重量较轻的货物的周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力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叉车包括:举升前叉以及驱动所述举升前叉升降的脚踏机构;/n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板以及双驱结构,所述双驱结构包括:两根齿条、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组传动链轮,两根齿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上,且两根齿条的齿面朝向前方的举升前叉设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任一组传动链轮中传动链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组传动链轮与两个驱动齿轮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另外一组传动链轮位于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的正上方,两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举升前叉包括:前叉体以及基板,所述前叉体为两个,任一所述前叉体一端垂直固定于竖直布置的所述基板的前壁面上,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的后壁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双链条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叉车包括:举升前叉以及驱动所述举升前叉升降的脚踏机构;
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板以及双驱结构,所述双驱结构包括:两根齿条、两个驱动齿轮以及两组传动链轮,两根齿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上,且两根齿条的齿面朝向前方的举升前叉设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任一组传动链轮中传动链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组传动链轮与两个驱动齿轮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另外一组传动链轮位于所述其中一组传动链轮的正上方,两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举升前叉包括:前叉体以及基板,所述前叉体为两个,任一所述前叉体一端垂直固定于竖直布置的所述基板的前壁面上,所述竖直布置的基板的后壁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双链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叉车,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齿条与齿面相背的一面与所述脚踏板之间还设置有三角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昌
申请(专利权)人:张本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