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31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发动机(1)具有:包含气缸盖(10)和气缸体(12)的发动机主体(2);安装于发动机主体(2)的进气管(14);以及配设在发动机主体(2)和进气管(14)之间的燃料系零部件,进气管(14)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被配置成位于发动机主体(2)的车辆前方侧,并且进气管(14)具有: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34),其配置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与燃料系零部件重叠的位置;以及区域(40、42),该区域(40、42)和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34)相邻配置,并且比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34)的刚性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发动机主体以及安装于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路部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有在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配置进气装置的发动机。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动机中,在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进气管、进气歧管以及进气导入管等进气装置,在发动机主体与进气装置之间配置有分油器。这样的发动机中,为了防止在车辆碰撞时进气装置向发动机主体侧移动而损伤分油器,在进气装置侧设有由突出板构成的载荷传递部,在分油器侧设有承受来自载荷传递部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件,从而保护分油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6-102431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近年来,在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因此,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需要更多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在车辆前方侧的零部件的前方侧,隔开规定距离配置有散热器,在车辆碰撞时,通过散热器移动该规定距离来吸收碰撞载荷。因此,在车辆前方侧的零部件和散热器之间必须确保该规定距离,但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不可能自由地确保较大的空间。在这种状况下,在进气装置与发动机主体之间不存在配置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从进气装置与分油器双方突出的部件的空间,因而实现对分油器那样的燃料系零部件的保护是个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即使在燃料系零部件被配置在发动机主体与进气通路部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车辆碰撞时的燃料系零部件的保护。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具有:包含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发动机主体;安装于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路部;以及配设在发动机主体和进气通路部之间的燃料系零部件,该发动机的特征在于,进气通路部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被配置成位于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并且进气通路部具有: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该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配置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与燃料系零部件重叠的位置;以及脆弱部,该脆弱部和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相邻配置,并且比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刚性低。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配置在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的进气通路部具有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该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与燃料系零部件重叠,在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相邻的位置形成有脆弱部。由于脆弱部比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刚性低,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进气通路部承受碰撞载荷的情况下,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相邻的脆弱部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之前首先破损,并且吸收碰撞载荷。由此,能够抑制碰撞载荷向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的部分传递,并且避免了进气通路部和燃料系零部件的零部件碰撞。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进气通路部自身设置脆弱部,不需要以往那样在进气通路部和燃料系零部件之间设置载荷承受部件。因此,即使在燃料系零部件配置在发动机主体和进气通路部之间,进气通路部和燃料系零部件之间不能确保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确实地在车辆碰撞时保护燃料系零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设有至少一个肋,肋的数量比设在脆弱部的肋的数量多。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设有至少一个肋,因此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刚性变高。另一方面,设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肋的数量比设在脆弱部的肋的数量多,因此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刚性比脆弱部的刚性高。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或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和脆弱部双方形成肋,通过调整肋的数量能够容易地调整刚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进气通路部具有用于将进气通路部安装到发动机主体的连结部,连结部与在进气通路的进气流方向上隔着脆弱部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位于相反侧的部分连接。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进气通路部通过连结部安装于发动机主体。在这里,连结部与在进气通路的进气流方向上隔着脆弱部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位于相反侧的部分连接。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若碰撞载荷传递到进气通路部,则脆弱部首先破损,但此时,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位于相反侧的部分通过连结部被支承。连结部被安装于发动机主体,因此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位于相反侧的部分间接地被发动机主体支承,从而避免了该部分与周边零部件碰撞。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进气通路部设有用于控制向发动机主体供给的进气量的阀,脆弱部配置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和阀之间。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脆弱部配置在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和阀之间,若在车辆碰撞时被传递碰撞载荷,则燃料系零部件和阀之间的脆弱部首先破损,燃料系零部件和阀之间的连结被解除。因此,能够抑制碰撞载荷向阀传递,从而保护阀。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燃料系零部件是燃料配管,发动机具有从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向发动机主体突出的前抵接部,前抵接部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不与燃料配管重叠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前抵接部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不与燃料配管重叠的位置,若车辆碰撞时进气通路部向发动机主体移动,则前抵接部与发动机主体抵接,从而保护燃料配管。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具有互相交叉形成的多个肋,前抵接部的基端部设在多个肋交叉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前抵接部的基端部设在多个肋交叉的位置,前抵接部形成了刚性更高的部分,因此抑制了前抵接部与发动机主体抵接时前抵接部从基端部损伤。因此,能够更确实地保护燃料配管。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进气通路部经由法兰与配置在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的增压器连接,多个肋中的至少一个肋以使前抵接部的基端部与法兰连接的方式延伸。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多个肋中的至少一个肋以使前抵接部的基端部与法兰连接的方式延伸。在这里,由于法兰是相对刚性较高的部分,通过肋以使前抵接部的基端部和法兰连接的方式延伸,从而从前抵接部到法兰的部分的进气通路部的刚性变高。因此,前抵接部与发动机主体抵接时前抵接部周围的进气通路部不易破损,能够更确实地保护燃料配管。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具有:包含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发动机主体;安装于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路部;以及燃料配管,该燃料配管在发动机主体和进气通路部之间沿着该进气通路配设,进气通路部配置为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位于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进气通路部的燃料配管侧的部分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在与燃料配管重叠的位置,为了与周围的区域相比提高刚性而设置的多个肋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并且进气通路部的燃料配管侧的部分具有前抵接部,该前抵接部从该多个肋交叉的位置向发动机主体方向突出,前抵接部设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不与燃料配管重叠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进气通路部的燃料配管侧的部分在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和燃料配管重叠的位置,为了与周围的区域相比提高刚性而设置的多个肋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并且进气通路部的燃料配管侧的部分具有前抵接部,前抵接部从多个肋交叉的位置向发动机主体方向突出,因此在车辆碰撞,进气通路部向发动机主体侧移动时,前抵接部与发动机主体抵接从而保护燃料配管。这时,由于前抵接部被设置为从多个肋交叉的位置向发动机主体方向突出,抑制了前抵接部与发动机主体抵接时前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具有:包含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发动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路部;以及配设在所述发动机主体和所述进气通路部之间的燃料系零部件,该发动机的特征在于,/n所述进气通路部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被配置成位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并且所述进气通路部具有: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该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配置在从所述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与所述燃料系零部件重叠的位置;以及脆弱部,该脆弱部和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相邻配置,并且比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刚性低。/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8 JP 2017-2527881.一种发动机,具有:包含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发动机主体;安装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路部;以及配设在所述发动机主体和所述进气通路部之间的燃料系零部件,该发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通路部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被配置成位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前方侧,并且所述进气通路部具有: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该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配置在从所述车辆前方侧观察时与所述燃料系零部件重叠的位置;以及脆弱部,该脆弱部和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相邻配置,并且比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的刚性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设有至少一个肋,
所述肋的数量比设在所述脆弱部的肋的数量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通路部具有用于将所述进气通路部安装到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连结部,
所述连结部与在所述进气通路的进气流方向上隔着所述脆弱部与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位于相反侧的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通路部设有用于控制向所述发动机主体供给的进气量的阀,
所述脆弱部配置在所述燃料系零部件对应部和所述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系零部件是燃料配管,
所述发动机具有从所述燃料系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所正彦蜂谷望吉田健古谷雅之西冈真宏西川润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