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24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动工具,其采用无刷马达并实现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具备:形成有吸气孔(2a)和排气孔(2b)的壳体(2);支撑于壳体(2)的无刷马达(3);具有向无刷马达(3)供给外部电源(P)的电力的至少一个电路元件的电力供给电路(9);以及通过无刷马达(3)的旋转而驱动并在壳体(2)内产生从吸气孔(2a)流向排气孔(2b)的冷却风的风扇(5)。另外,壳体(2)具有手柄壳体(21),该手柄壳体(21)具有把持部(211)并且支撑无刷马达(3)。并且,吸气孔(2a)形成于手柄壳体(21),该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手柄壳体(21)内且被风扇(5)产生的冷却风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采用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工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电动工具,其具备:带刷的电动马达;能够安装用于切断被加工材料的刀片的柱塞;以及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转换成柱塞的往复运动的运动转换部,通过使安装于柱塞的刀片往复运动来切断被加工材料。另一方面,近年来希望电动工具的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提出了用于实现该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的各种各样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03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实现电动工具的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考虑将带刷的电动马达变更为无刷马达。然而,在使用带刷电动马达的电动工具(例如专利文献1)中,该在采用无刷马达来代替带刷电动马达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开关元件、整流元件等用于驱动该无刷马达的电路元件,这些电路元件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因此,在这样的电动工具中,在采用无刷马达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冷却伴随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另外,在高输出的电动工具中,为了对应大电流而有电路元件大型化的倾向,有因收纳该电路元件而电动工具大型化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采用无刷马达并实现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另外,作为其它目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电路元件的配置引起的大型化的电动工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吸气孔和排气孔;无刷马达,其支撑于上述壳体;电力供给电路,其具有向上述无刷马达供给电源的电力的至少一个电路元件;以及风扇,其通过上述无刷马达的旋转而驱动,并在上述壳体内产生从上述吸气孔流向上述排气孔的冷却风,上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把持部并且支撑上述无刷马达,上述吸气孔形成于上述第一壳体,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壳体内且被上述冷却风冷却。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第一壳体形成有吸气孔而且在第一壳体内配置有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因此,能够通过温度低的状态的冷却风来冷却该电路元件。由此,采用无刷马达实现免维护以及长寿命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还具备:往复运动部,其能够往复运动地支撑于上述壳体;以及运动转换部,其将上述无刷马达的旋转转换成上述往复运动部的往复运动,上述壳体还具有收纳上述运动转换部的第二壳体,上述往复运动部能够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往复运动地支撑于上述第二壳体,上述第一壳体还具有:支撑上述无刷马达的马达支撑部;以及连接上述把持部和上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上述把持部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上述马达支撑部位于上述往复运动部的相反侧,上述吸气孔形成于上述马达支撑部,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马达支撑部内。根据这种结构,在马达支撑部形成有吸气孔而且在马达支撑部内配置有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因此,能够通过温度低的状态的冷却风冷却该电路元件,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该电路元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还具备电源软线,该电源软线从上述第一壳体延伸并且能够与上述电源连接,上述电力供给电路还具有过滤元件,该过滤元件降低从上述电源向上述电力供给电路传播的噪音,上述过滤元件配置在上述连接部内或者上述把持部内。根据这种结构,不是在马达支撑部而是在连接部内或者把持部内配置冷却优先度低的过滤元件,因此能够优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即,冷却优先度高的电路元件)。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电力供给电路具有用于驱动上述无刷马达的变换器电路,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包括构成上述变换器电路的多个开关元件。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对冷却优先度高的开关元件进行有效地冷却。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还具备: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并驱动上述无刷马达;以及控制基板,其搭载有上述控制部,上述控制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连接部内。根据这种结构,搭载有冷却优先度低的控制部的控制基板的一部分配置在冷却风不通过的连接部内,因此优先地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电力供给电路还具有使上述电源的电压变得平滑的电容器,上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连接部内。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冷却风不通过的连接部内配置有冷却优先度低的电容器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优先冷却伴随向无刷马达的电力供给而发热的电路元件,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另外,能够有效地使用成为静区的连接部内的空间,从而能够使第一壳体小型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把持部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与上述马达支撑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上述把持部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上述马达支撑部,上述过滤元件收纳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任意一方,上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任意另一方。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内部,因此能够使第一壳体更加小型化。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壳体还具有一体成形的马达外壳,上述马达外壳支撑于上述马达支撑部,上述无刷马达收纳于上述马达外壳。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马达外壳一体成形,因此能够牢固地轴支承无刷马达。并且,抑制马达外壳的变形以及破损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的轴支承。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上述马达外壳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更接近上述把持部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使上述马达支撑部的内部与上述马达外壳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上述冷却风冷却了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之后,通过上述连通孔向上述马达外壳的内部流入。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冷却配置在马达外壳内的冷却对象。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还具备配线,该配线从上述电力供给电路通过上述连通孔延伸至上述马达外壳内。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马达外壳不另外形成用于使配线通过的孔也能够使配线延伸至马达外壳内。由此,能够削减形成该孔的工序。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电力供给电路具有用于驱动上述无刷马达的变换器电路,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包括构成上述变换器电路的多个开关元件,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并排配置的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三方向是与正交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的正交方向正交的方向,在上述马达支撑部还形成有第二吸气孔,上述吸气孔和上述第二吸气孔在上述第三方向上并排形成,上述第一开关元件具有从上述正交方向观察时与上述吸气孔重叠的部分,上述第二开关元件具有从上述正交方向观察时与上述吸气孔重叠的部分。根据这种结构,从第一吸气孔流向排气孔的冷却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壳体,其形成有吸气孔和排气孔;/n无刷马达,其支撑于上述壳体;/n电力供给电路,其具有向上述无刷马达供给电源的电力的至少一个电路元件;以及/n风扇,其通过上述无刷马达的旋转而驱动,并在上述壳体内产生从上述吸气孔流向上述排气孔的冷却风,/n上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把持部并且支撑上述无刷马达,/n上述吸气孔形成于上述第一壳体,/n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壳体内且被上述冷却风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5 JP 2017-248335;20181031 JP 2018-206112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形成有吸气孔和排气孔;
无刷马达,其支撑于上述壳体;
电力供给电路,其具有向上述无刷马达供给电源的电力的至少一个电路元件;以及
风扇,其通过上述无刷马达的旋转而驱动,并在上述壳体内产生从上述吸气孔流向上述排气孔的冷却风,
上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把持部并且支撑上述无刷马达,
上述吸气孔形成于上述第一壳体,
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壳体内且被上述冷却风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往复运动部,其能够往复运动地支撑于上述壳体;以及
运动转换部,其将上述无刷马达的旋转转换成上述往复运动部的往复运动,
上述壳体还具有收纳上述运动转换部的第二壳体,
上述往复运动部以能够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支撑于上述第二壳体,
上述第一壳体还具有:支撑上述无刷马达的马达支撑部;以及连接上述把持部和上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
上述把持部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上述马达支撑部位于上述往复运动部的相反侧,
上述吸气孔形成于上述马达支撑部,
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马达支撑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电源软线,该电源软线从上述第一壳体延伸并且能够与上述电源连接,
上述电力供给电路还具有过滤元件,该过滤元件降低从上述电源向上述电力供给电路传播的噪音,
上述过滤元件配置在上述连接部内或者上述把持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供给电路具有用于驱动上述无刷马达的变换器电路,上述至少一个电路元件包括构成上述变换器电路的多个开关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并驱动上述无刷马达;以及
控制基板,其搭载有上述控制部,
上述控制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连接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供给电路还具有使上述电源的电压变得平滑的电容器,
上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连接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把持部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与上述马达支撑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上述把持部的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上述马达支撑部,
上述过滤元件收纳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任意一方,上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任意另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还具有一体成形的马达外壳,
上述马达外壳支撑于上述马达支撑部,
上述无刷马达收纳于上述马达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所直树伊缝贤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