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04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包括:左外板,右外板,上腹板,下腹板,左推进器模块,右推进器模块,控制仓,控制仓支座,机械手,机械手支座,水上控制器,拖缆,左浮力材,右浮力材,声呐,光照传感器和图像传输装置;左外板分别与上腹板、下腹板连接,右外板分别与上腹板、下腹板连接;左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左外板内侧,右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右外板内侧;控制仓通过控制仓支座固定在下腹板内侧,机械手通过机械手支座固定在下腹板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潜深度大,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复杂多样的海底环境;功能多样,集水下观测、救援、打捞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经不仅限于陆地上。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水下世界成为一种可靠的选择。而水下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如暗流、温差、压力、礁石、生物、清晰度、空间等因素会限制潜水员一系列的活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功能强大的水下机器人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可以替代潜水员进入危险的水域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现有的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等均是由专业潜水员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大都水况不明、环境复杂、压力、时间、温差等对潜水员的水下作业旺旺带来未知的生命安全威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水下机器人装置,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的ROV可替代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潜水员的生命安全。ROV,即遥控无人潜水器RemoteOperatedVehicle,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UnderwaterVehicle的一种,系统组成一般包括:动力推进器、遥控电子通讯装置、黑白或彩色摄像头、摄像俯仰云台、用户外围传感器接口、实时在线显示单元、导航定位装置、自动舵手导航单元、辅助照明灯和凯夫拉零浮力拖缆等单元部件。功能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ROV用于执行不同的任务,被广泛应用于军队、海岸警卫、海事、海关、核电、水电、海洋石油、渔业、海上救助、管线探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目前国内用于水下观测、救援、打捞的ROV装置下潜深度大都在水下0-50米范围内,大都结构简单,运行姿态单一,不能实现高精度的障碍躲避,在面对复杂地形时工作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尤其是在水流湍急处更是无法提供稳定的定位能力,操作性及其有限,往往限制了水下ROV的发展状况。纵观国内水下ROV领域,能够实现在水下0-1500米范围内压力工作的高精度ROV装置更是没有,现有的ROV不管是结构功能都非常差,不能满足和适应各种状况下的水下工作,无论是下潜深度、姿态控制都有很多缺点,更是无法有效的实现对复杂环境下水下的观测、救援、打捞、勘探等工作。申请号为CN201710691377.X的专利公开了水下打捞机器人,复合光缆连接安装在水下机器人上的复合光缆线头及上位机,下位机设置在水下机器人体内;所述水下机器人包括机械爪、机械臂、储物篮、履带底盘、上浮气囊及高压气瓶、紧急浮标、复合光缆线头、旋转平台和摄像头防水罩;所述机械臂连接旋转平台及机械爪;所述上浮气囊及高压气瓶安装在旋转平台底端;所述紧急浮标和复合光缆线头均安装在支撑旋平台的底座上;该水下打捞机器人,具备水下打捞、水下监察多种功能,运动灵活,实用性强和机动性强,适用范围广;本技术转向时载体可原地回转,亦可利用旋转平台旋转,受水流影响小,对水下环境影响小,适应在狭窄的水域里作业。但该装置机动性能不强,只适合短距离、较浅水域使用,抗水流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适应性强、功能多样的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包括:左外板25,右外板15,上腹板11,下腹板18,左推进器模块,右推进器模块,控制仓17,控制仓支座19,机械手21,机械手支座22,水上控制器1,拖缆2,左浮力材6,右浮力材9,声呐8,光照传感器10和图像传输装置23;左外板2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右外板1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左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右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右外板15内侧;控制仓17通过控制仓支座19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机械手21通过机械手支座22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拖缆2连接水上控制器1与控制仓17,左浮力材6和右浮力材9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声呐8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光照传感器10固定在上腹板11内侧,图像传输装置23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进一步的,左推进器模块包括:左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3,左斜推进器固定支架4,左斜推进器5和左水平推进器24;左斜推进器5通过左斜推进器固定支架4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左水平推进器24通过左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3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进一步的,右推进器模块包括:右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14,右斜推进器固定支架13,右斜推进器12和右水平推进器16;右斜推进器12通过右斜推进器固定支架13固定在右外板15内侧,右水平推进器16通过右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14固定在右外板15内侧。进一步的,控制仓17包括:后密封法兰26,螺栓27,筒壁28,亚克力观察窗34,O形密封圈32,压盖33,密封平垫片35,前密封法兰36,电源29,集成电路板30和图像传感器31;后密封法兰26通过螺栓27固定在筒壁28一端的开口上,亚克力观察窗34通过O形密封圈32、压盖33、密封平垫片35和前密封法兰36连接在筒壁28另一端的开口上;电源29,集成电路板30和图像传感器31位于筒壁28内,电源29与集成电路板30连接,图像传感器31与集成电路板30连接。进一步的,下腹板18外侧固定有下腹板加强条20。进一步的,上腹板11外侧固定有吊装把手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下潜深度大,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复杂多样的海底环境;功能多样,集水下观测、救援、打捞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目前国内用于水下观测、救援、打捞的ROV装置下潜深度大都在水下0-50米范围内,大都结构简单,运行姿态单一,不能实现高精度的障碍躲避,在面对复杂地形时工作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尤其是在水流湍急处更是无法提供稳定的定位能力,操作性及其有限,往往限制了水下ROV的发展状况。纵观国内水下ROV领域,能够实现在水下0-1500米范围内压力工作的高精度ROV装置更是没有,现有的ROV不管是结构功能都非常的鸡肋,不能满足和适应各种状况下的水下工作,无论是下潜深度、姿态控制都有很多缺点,更是无法有效的实现对复杂环境下水下的观测、救援、打捞、勘探等工作。本技术通过水下ROV的技术将装置分为水上装置部分和水下装置部分,两部分通过拖揽连接用于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其中水上部分主要是控制器,水下装置主要是潜水器框架、控制仓、灯光、声呐、推进器和机械手等部分组成。本装置可在水下0-1500m压力范围内正常工作,在水下可以为实现各种复杂动作,在复杂水下环境高效的实现动力补偿和定位补偿,是目前国内任何水下ROV都不具有的功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在顶部设置有浮力材,电源切断时装置漂浮在水面上。通电后装置内置程序对整个装置进行硬件检查和运行环境进行检查,如果异常则需要迅速的对装置进行回收,尤其是控制舱的湿度参数异常。当检测结果一切正常时,根据工作需要启动斜推进器进行装置下潜,根据声纳、压力传感器、摄像头等数值确定和保持巡航深度并及时传输水下图像至水面上。根据工作需要启动水平推进器,此时装置可实现在水中可控航行。水平推进器一只正转,一只反转时可实现装置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板(25),右外板(15),上腹板(11),下腹板(18),左推进器模块,右推进器模块,控制仓(17),控制仓支座(19),机械手(21),机械手支座(22),水上控制器(1),拖缆(2),左浮力材(6),右浮力材(9),声呐(8),光照传感器(10)和图像传输装置(23);/n左外板(2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右外板(1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左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右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右外板(15)内侧;控制仓(17)通过控制仓支座(19)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机械手(21)通过机械手支座(22)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拖缆(2)连接水上控制器(1)与控制仓(17),左浮力材(6)和右浮力材(9)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声呐(8)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光照传感器(10)固定在上腹板(11)内侧,图像传输装置(23)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板(25),右外板(15),上腹板(11),下腹板(18),左推进器模块,右推进器模块,控制仓(17),控制仓支座(19),机械手(21),机械手支座(22),水上控制器(1),拖缆(2),左浮力材(6),右浮力材(9),声呐(8),光照传感器(10)和图像传输装置(23);
左外板(2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右外板(15)分别与上腹板(11)、下腹板(18)连接;左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右推进器模块固定在右外板(15)内侧;控制仓(17)通过控制仓支座(19)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机械手(21)通过机械手支座(22)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拖缆(2)连接水上控制器(1)与控制仓(17),左浮力材(6)和右浮力材(9)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声呐(8)固定在上腹板(11)外侧,光照传感器(10)固定在上腹板(11)内侧,图像传输装置(23)固定在下腹板(18)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推进器模块包括:左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3),左斜推进器固定支架(4),左斜推进器(5)和左水平推进器(24);左斜推进器(5)通过左斜推进器固定支架(4)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左水平推进器(24)通过左水平推进器固定支架(3)固定在左外板(25)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推进器模块包括:右水平推进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海涛袁利毫昝英飞贾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