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光华专利>正文

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9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技术领域的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包括束线板,束线板包括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卡接,第一束线板上方和第二束线板下方设有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楔形块卡接;第二支撑板下方四角每个角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腿,支撑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第一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约束弹簧,约束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套接约束钉,避免遭遇海底暗流时线缆在海床上滑动而磨损线缆,固定线缆的同时进一步避免线缆受刚性牵扯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线缆束线支撑
,具体为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敷设在海底及河流水下,用于电信传输。现代的海底电缆都是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的。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888年完成,共有两条,一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淡水)之间,长177海里另一条由台南安平通往澎湖,长53海里。海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海底通信电缆主要用于通讯业务,费用昂贵,但保密程度高。海底电力电缆主要用于水下传输大功率电能,与地下电力电缆的作用等同,只不过应用的场合和敷设的方式不同。由于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应用复杂技术,因而海底电缆的制造厂家在世界上为数不多,主要有挪威、丹麦、日本、加拿大、美、英、法、意等国,这些国家除制造外还提供敷设技术。海底光缆的核心是由细如毛发的高纯度光纤制作,通过内反射来引导光沿着光纤的路径前进。海底电缆要能够承受水下8公里处的巨大压力,相当于把一头大象放在人的拇指所承受的重量。在海底光缆的制作中,光纤首先会被嵌入在类似果冻的化合物中,保护即使在与海水接触的情况下电缆也不会损坏。然后将光缆装入钢管中,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接下来将其包裹在整体强度极高的钢丝之中,并套在铜管之中,最后套上聚乙烯材料的保护层。靠近大陆架的海岸,海底电缆的铺设通常采用轻质电缆搭配强度更大的钢丝,并覆盖沥青涂层以防止海水腐蚀。海底线缆大多铺设在海处,床下1-2米处。但由于海床不规则,还是有部分会搂出来。而露出来的这部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海底暗流的冲击。但是,由于海床不规则,还是有部分不可避免的会露出来,而露出来的这部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海底暗流的冲击,暗流冲击线缆会使线缆胡乱的摆动,暗流力量极大会拉扯损伤线缆,在摆动过程中还会与海床摩擦导致电缆磨损。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海床不规则,还是有部分不可避免的会露出来,而露出来的这部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海底暗流的冲击,暗流冲击线缆会使线缆胡乱的摆动,暗流力量极大会拉扯损伤线缆,在摆动过程中还会与海床摩擦导致电缆磨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包括束线板,所述束线板包括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所述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卡接,所述第一束线板上方和第二束线板下方设有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楔形块卡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四角每个角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通过螺母与支撑腿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固定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约束弹簧,所述约束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约束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均为圆弧板,所述第一束线板下方设有卡块,所述第二束线板上方设有卡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束线板和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束线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为圆弧板且与束线板同圆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内侧固定连接束线弹簧,所述约束弹簧均匀设有若干个,所述约束弹簧另一端与第一束线板和第二束线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有连接板滑槽,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板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于连接板滑槽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部远离束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后方为斜面,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左右两侧均为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两侧各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各对称设有一对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内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楔形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腿为弯曲的圆柱,所述支撑腿下方与海床的接触面为连续弧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束线板设有多组,每组直径不同,所述不同的束线板配合使用的连接板相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并且在第二支撑板下方设置支撑腿,将线缆支撑起来,使线缆脱离海床,避免遭遇海底暗流时线缆在海床上滑动而磨损线缆。2.通过束线板、束线弹簧、连接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当线缆避免遭遇海底暗流冲击时在微观上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线缆受刚性牵扯而损坏,若干个支撑板共同将线缆支撑起来,若干个约束弹簧在宏观上形成一条柔性固定带,不仅可以固定线缆而且进一步避免线缆受刚性牵扯而损坏。3.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束线板,使得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线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限位弹簧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限位弹簧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卡块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束线板,2-第一束线板,3-第二束线板,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支撑腿,7-第一套环,8-螺母,9-连接块,10-约束弹簧,11-第二套环,12-约束钉,13-卡块,14-卡槽,15-连接板,16-束线弹簧,17-滑槽,18-限位槽,19-第一限位滑槽,20-第一限位弹簧,21-第一限位块,22-第一楔形块,23-第二限位滑槽,24-第二限位弹簧,25-第二楔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包括束线板1,束线板1包括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卡接,第一束线板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包括束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板(1)包括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所述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卡接,所述第一束线板(2)上方和第二束线板(3)下方设有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通过楔形块卡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下方四角每个角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远离第二支撑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7),所述第一套环(7)通过螺母(8)与支撑腿(6)连接,所述第一套环(7)固定连接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远离第一套环(7)的一侧固定连接约束弹簧(10),所述约束弹簧(10)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环(11),所述第二套环(11)套接约束钉(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包括束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板(1)包括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所述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卡接,所述第一束线板(2)上方和第二束线板(3)下方设有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通过楔形块卡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下方四角每个角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远离第二支撑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7),所述第一套环(7)通过螺母(8)与支撑腿(6)连接,所述第一套环(7)固定连接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远离第一套环(7)的一侧固定连接约束弹簧(10),所述约束弹簧(10)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环(11),所述第二套环(11)套接约束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均为圆弧板,所述第一束线板(2)下方设有卡块(13),所述第二束线板(3)上方设有卡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线板(2)和第一支撑板(4)以及第二束线板(3)和第二支撑板(5)通过连接板(15)连接,所述连接板(15)为圆弧板且与束线板(1)同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线缆束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内侧固定连接束线弹簧(16),所述约束弹簧(10)均匀设有若干个,所述约束弹簧(10)另一端与第一束线板(2)和第二束线板(3)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顾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