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91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包括:头枕主体,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转动侧翼块,其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活动插设于连接块内,转动侧翼块上设置有卡合槽,卡合槽内设置有第一抵紧面,第一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抵靠凸块;抵紧块,其与转动侧翼块可拆装连接,抵紧块上设置有第二抵紧面,第二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抵靠凸块,第二抵靠凸块与第一抵靠凸块间隔设置,第二抵靠凸块抵靠于第一抵紧面上,第一抵靠凸块抵靠于第二抵紧面上;头枕套,其包裹于头枕主体以及转动侧翼块上,头枕套边缘设置于转动侧翼块与抵紧块之间且被第一抵靠凸块以及第二抵靠凸块夹紧。优点在于防止头枕套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汽车的各项功能的要求逐渐提升,汽车部件不仅仅只是起到装饰作用,更需要具有多种功能。目前,汽车头枕普遍运用于汽车内饰中,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使用睡眠头枕,睡眠头枕的两侧翼能够折叠形成一定角度,为乘客头部提供更好的左右方向的支撑力,但是现有的汽车头枕的头枕套是直接套设于头枕上的,多次折叠侧翼会使得头枕套与头枕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包括:头枕主体,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转动侧翼块,其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活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转动侧翼块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内设置有第一抵紧面,所述第一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抵靠凸块;抵紧块,其与所述转动侧翼块可拆装连接,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第二抵紧面,所述第二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抵靠凸块,所述第二抵靠凸块与所述第一抵靠凸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一抵紧面上,所述第一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二抵紧面上;头枕套,其包裹于所述头枕主体以及转动侧翼块上,所述头枕套边缘设置于所述转动侧翼块与所述抵紧块之间且被所述第一抵靠凸块以及第二抵靠凸块夹紧。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中,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端部设置有卡合钩,所述转动侧翼块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合孔,所述卡合孔内设置有卡合板,所述卡合块活动插设于所述卡合孔内,所述卡合钩与所述卡合板活动卡接。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中,所述转动侧翼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块,所述弹性块一端向靠近所述抵紧块方向伸出且抵靠于头枕套上。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中,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插设于所述转动孔内且与所述转动孔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中第一抵靠凸块与第二抵靠凸块交错设置,能够将头枕套的侧边紧紧压紧于转动侧翼块与抵紧块之间,当转动侧翼块转动时,第一抵靠凸块和第二抵靠凸块能够提供足够的拉力,防止头枕套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的内部结构视图;图3是头枕主体、转动侧翼块与抵紧块的爆炸视图。图4是图3中头枕主体、转动侧翼块与抵紧块的爆炸视图的另一方位视图。图中,头枕主体1、连接块2、转动侧翼块3、转动轴4、卡合槽5、第一抵紧面6、第一抵靠凸块7、抵紧块8、第二抵紧面9、第二抵靠凸块10、头枕套11、卡合块12、卡合钩13、卡合孔14、卡合板15、弹性块16、转动孔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包括:头枕主体1,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转动侧翼块3,其设置有转动轴4,转动轴4活动插设于连接块2内,转动侧翼块3上设置有卡合槽5,卡合槽5内设置有第一抵紧面6,第一抵紧面6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抵靠凸块7;抵紧块8,其与转动侧翼块3可拆装连接,抵紧块8上设置有第二抵紧面9,第二抵紧面9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抵靠凸块10,第二抵靠凸块10与第一抵靠凸块7间隔设置,第二抵靠凸块10抵靠于第一抵紧面6上,第一抵靠凸块7抵靠于第二抵紧面9上;头枕套11,其包裹于头枕主体1以及转动侧翼块3上,头枕套11边缘设置于转动侧翼块3与抵紧块8之间且被第一抵靠凸块7以及第二抵靠凸块10夹紧。转动侧翼块3与头枕主体1转动连接,头枕套11包裹于头枕主体1以及转动侧翼块3上,当转动侧翼块3转动时能够带动头枕套11的两侧翼对应变形,头枕套11的侧边缘是设置于转动侧翼块3与抵紧块8之间的,第一抵靠凸块7与第二抵靠凸块10分别抵靠于头枕套11的一个侧面,因为第二抵靠凸块10与第一抵靠凸块7间隔设置,第二抵靠凸块10抵靠于第一抵紧面6上,第一抵靠凸块7抵靠于第二抵紧面9上,所以这样就能够使得头枕套11的边缘被拉紧,当头枕套11被转动侧翼块3带动发生形变时,第一抵靠凸块7以及第二抵靠凸块10能够为头枕套11提供拉力,防止头枕套11受到的形变力过大而导致其与头枕主体1以及转动侧翼块3分离的情况。抵紧块8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合块12,卡合块12端部设置有卡合钩13,转动侧翼块3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合孔14,卡合孔14内设置有卡合板15,卡合块12活动插设于卡合孔14内,卡合钩13与卡合板15活动卡接。抵紧块8与转动侧翼块3可拆装连接,当卡合钩13与卡合板15卡接时,抵紧块8与转动侧翼块3处于装配状态,此时能够将头枕套11夹紧,当卡合钩13与卡合板15脱离卡合板15时,抵紧块8与转动侧翼块3处于分离状态,第一抵靠凸块7和第二第二抵靠凸块10就能够相互分离,进而第一抵靠凸块7与第二抵靠凸块10无法为头枕套11提供拉力,此时就能够将头枕套11取出,便于更换头枕套11。转动侧翼块3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块16,弹性块16一端向靠近抵紧块8方向伸出。连接块2上开设有转动孔17,转动轴4插设于转动孔17内且与转动孔17过盈配合,转动轴4与转动孔17过盈配合,在转动侧翼块3没有受到太大的力的作用时,转动侧翼块3与头枕主体1之间的角度能够保持稳定,进而为乘客头部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当需要调节转动侧翼块3的角度时,对转动侧翼块3施加一个转动力,当这个转动力超过转动轴4与转动孔17之间的摩擦力时,转动侧翼块3就能够被带动转动,进而实现调节转动侧翼块3角度的目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枕主体,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n转动侧翼块,其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活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转动侧翼块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内设置有第一抵紧面,所述第一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抵靠凸块;/n抵紧块,其与所述转动侧翼块可拆装连接,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第二抵紧面,所述第二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抵靠凸块,所述第二抵靠凸块与所述第一抵靠凸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一抵紧面上,所述第一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二抵紧面上;/n头枕套,其包裹于所述头枕主体以及转动侧翼块上,所述头枕套边缘设置于所述转动侧翼块与所述抵紧块之间且被所述第一抵靠凸块以及第二抵靠凸块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头枕压面套防拉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主体,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
转动侧翼块,其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活动插设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转动侧翼块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内设置有第一抵紧面,所述第一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抵靠凸块;
抵紧块,其与所述转动侧翼块可拆装连接,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第二抵紧面,所述第二抵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抵靠凸块,所述第二抵靠凸块与所述第一抵靠凸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一抵紧面上,所述第一抵靠凸块抵靠于所述第二抵紧面上;
头枕套,其包裹于所述头枕主体以及转动侧翼块上,所述头枕套边缘设置于所述转动侧翼块与所述抵紧块之间且被所述第一抵靠凸块以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