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78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其包括两个不重叠的操作环A、设置于所述操作环A两侧并与其连接的单股铜芯线A和单股铜芯线B,以及连接两根所述单股铜芯线B的熔丝。以及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其包括支撑单元、缠绕单元和壳体单元。缠绕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侧面,壳体单元固定在支撑单元上并固定缠绕单元。高压熔丝其两端设置有两个操作环A,通过单股铜芯线A和单股铜芯线B连接操作环A,两个单股铜芯线B中间连接有高压熔丝;采用新的装置进行安装高压熔丝,更加快速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熔丝更换
,特别是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由绝缘支座、动静触头、熔丝管三部分组成。静触头安装在绝缘支座两端,熔丝管由内层的消弧管和外层的酚醛纸管或环氧玻璃纤维布管组成。配网实际运行中,因高压跌落保险主要元件损坏导致配变缺相或停运,进而造成用户停电的现象时有发生,通常配网运维人员到达现场时,安装新的高压熔丝过程过于繁琐导致高压熔丝不能及时更换,从而造成送电延时,给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抢修高压熔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快速安装高压熔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其包括,高压熔丝单元,包括两个不重叠的操作环A、设置于所述操作环A两侧并与其连接的单股铜芯线A和单股铜芯线B,以及连接两根所述单股铜芯线B的熔丝。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环A为铜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支撑单元,包括长杆、以及设置与所述长杆内并与其旋转配合的蜗杆;缠绕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侧面,包括设置于所述蜗杆侧面的第一圆柱、与所述第一圆柱固定连接的圆盘、设置于所述圆盘上的第二圆柱,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圆柱之间的第三圆柱;壳体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上半部,包括与所述长杆配合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圆柱上设置有与所述蜗杆配合的涡轮,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一圆柱同轴设置,所述壳体单元与所述第一圆柱配合,所述第三圆柱底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单元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长杆上半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圆柱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蜗杆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蜗杆包括下半杆、与所述下半杆配合的上半杆,以及与所述下半杆底端的连接的旋转手柄,所述下半杆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圆筒,以及与所述圆筒旋转配合的棘爪,所述上半杆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棘爪配合的棘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壳体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圆柱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直径大于所述单股铜芯线A的直径,所述第一孔的轴线与所述圆盘的轴线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圆柱顶端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凸台直径与所述操作环A直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柱配合的限位筒。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单元、缠绕单元和壳体单元均采用绝缘材料。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高压熔丝其两端设置有两个操作环A,通过单股铜芯线A和单股铜芯线B连接操作环A,两个单股铜芯线B中间连接有高压熔丝;采用新的装置进行安装高压熔丝,更加快速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例1中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的高压熔丝。图2为实例1中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实例1中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的支撑单元图。图4为实例1中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的缠绕单元和壳体单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及装置,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包括高压熔丝单元100,包括两个不重叠的操作环A101、设置于所述操作环A101两侧并与其连接的单股铜芯线A102和单股铜芯线B103,以及连接两根所述单股铜芯线B103的熔丝104,所述操作环A101为铜环。操作环A101为铜环,操作环A10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固定熔丝104,在缠绕单股铜芯线A102时,可以保证不会因为受力导致熔丝104断裂,单股铜芯线B103的设置是为了减少熔丝104的使用量,节约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单股铜芯线A102是以缠绕的方式固定于跌落保险上、下端的静触头上。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其包括支撑单元200、缠绕单元300和壳体单元400,缠绕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200侧面,壳体单元400固定在支撑单元200上并固定缠绕单元300。具体的,支撑单元200包括长杆201、以及设置与所述长杆201内并与其旋转配合的蜗杆202,长杆的长度至少大于0.75m,工作人员在带电安装高压熔丝时至少要保证距离大于0.75m。所述长杆201上半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01a,所述第一圆柱301通过所述第一凹槽201a与所述蜗杆202配合,所述蜗杆202包括下半杆202a、与所述下半杆202a配合的上半杆202b,以及与所述下半杆202a底端的连接的旋转手柄202c,所述下半杆202a包括设置于顶部的圆筒202a-1,以及与所述圆筒202a-1旋转配合的棘爪202a-2,所述上半杆202b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棘爪202a-2配合的棘轮202b-1,棘爪202a-2和棘轮202b-1的配合使得下半杆202a可以两个方向旋转,但是上半杆202b的旋转方向只有一个,缠绕单元300一共有两个,一个和上半杆202b配合,一个和下半杆202a配合,现定义下半杆202a顺时针转动时上半杆202b跟随转动,下半杆202a逆时针转动时上半杆202b不跟随转动,所以和下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其特征在于:包括,/n高压熔丝单元(100),包括两个不重叠的操作环A(101)、设置于所述操作环A(101)两侧并与其连接的单股铜芯线A(102)和单股铜芯线B(103),以及连接两根所述单股铜芯线B(103)的熔丝(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熔丝单元(100),包括两个不重叠的操作环A(101)、设置于所述操作环A(101)两侧并与其连接的单股铜芯线A(102)和单股铜芯线B(103),以及连接两根所述单股铜芯线B(103)的熔丝(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环A(101)为铜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200),包括长杆(201)、以及设置与所述长杆(201)内并与其旋转配合的蜗杆(202);
缠绕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200)侧面,包括设置于所述蜗杆(202)侧面的第一圆柱(301)、与所述第一圆柱(301)固定连接的圆盘(302)、设置于所述圆盘(302)上的第二圆柱(303),以及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圆柱(303)之间的第三圆柱(304);
壳体单元(400),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200)上半部,包括与所述长杆(201)配合的第一壳体(401),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401)配合的第二壳体(402);
所述第一圆柱(301)上设置有与所述蜗杆(202)配合的涡轮(301a),所述圆盘(302)与所述第一圆柱(301)同轴设置,所述壳体单元(400)与所述第一圆柱(301)配合,所述第三圆柱(304)底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单元(400)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便安装式应急抢修高压熔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01)上半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01a),所述第一圆柱(301)通过所述第一凹槽(201a)与所述蜗杆(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雷李国华代启东陈林浩张路张明胜李超李先明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