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66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流道组件和下模;所述的流道组件位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相连接;所述的流道组件包括若干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之间;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均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凹陷在所述的流道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通过多个流道板进行原料的输送,实现不同尺寸规格的产品可以进行流道的配合和修改,满足生产需求,同时降低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模具被广泛运用,而为了提高注塑效率,模具中的模芯都是采用镶件结构进行装配,使得一套模具可以生产多个产品,而模具的注塑流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流道承载着原料到型腔内的距离,因此注塑时需要保证注塑的压力和原料在流道中的流淌速度,流道过短会造成原料快速进入型腔而不易冷却,产品容易应力集中且出现推挤的现象,而流道过长又会造成原料过早冷却,甚至在流道中堵塞,影响生产,而多个镶件的模具所生产的产品也不尽相同,因此流道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修改,违背了多镶件模具的高效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利用多个模板组成模具流道,实现不同镶件模具适应不同的流道,同时多层流道板的组合可以实现原料在模具中的流速控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控制冷却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流道组件和下模;所述的流道组件位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相连接;所述的流道组件包括若干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之间;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均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凹陷在所述的流道板上。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贯穿所述的流道板,位于所述的流道板的四周。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孔设置不少于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流道板的四角上。进一步的,每一条所述的流道均设置有注塑口,所述的注塑口贯通所述的流道板,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的流道板。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沿所述的下模向上延伸,与所述的流道板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通过多个流道板进行原料的输送,实现不同尺寸规格的产品可以进行流道的配合和修改,满足生产需求,同时降低模具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其中:1.上模、2.流道组件、3.下模、4.流道板、5.定位孔、6.注塑口、7.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流道组件2和下模3;所述的流道组件2位于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3之间,与所述的上模1和下模3相连接;所述的流道组件2包括若干流道板4,所述的流道板4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上模1与下模3之间;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4上均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凹陷在所述的流道板4上。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4上设置定位孔5,所述的定位孔5贯穿所述的流道板4,位于所述的流道板4的四周。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孔5设置不少于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流道板4的四角上。进一步的,每一条所述的流道均设置有注塑口6,所述的注塑口6贯通所述的流道板4,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的流道板4。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3上设置有定位销7,所述的定位销7沿所述的下模3向上延伸,与所述的流道板4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流道组件和下模;所述的流道组件位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相连接;所述的流道组件包括若干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之间;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均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凹陷在所述的流道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流道组件和下模;所述的流道组件位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与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相连接;所述的流道组件包括若干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依次分布在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之间;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均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的注塑流道凹陷在所述的流道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的流道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贯穿所述的流道板,位于所述的流道板的四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绘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瑞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