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20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 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 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将卫星信号在终端进行边缘计算后,通过4G网络打包传给云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卫星原始观测数据感知终端,用于提供区域内卫星定位信息、干扰功率、载波相位等原始观测量的实时感知。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卫星导航信息观测中,设备体积巨大,成本高昂,无法实现数据的高速有效回传。这种方式为分析区域内的干扰,校验当地的卫星定位信息带来很大困难;且得到的卫星数据不具备实时性,不能快速的适应地域内信息产生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卫星原始信息感知终端,能够实时将卫星信号在终端进行边缘计算后,通过4G网络打包传给云端;多台设备可进行灵活组网,实现区域内卫星数据的实时感知,在云端通过数据的分析,可有效剔除差异化数据,提高区域内功率感知与定位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在秒级范围内满足数据接收、处理与转发;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支持IP地址,SIM卡注册信息的设置;同时具备较大的电池容量,和低电量指示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扰功率感知模块包括截止滤波器DFC1575、声表滤波器TA1621A、TA1575、HDF1602A、滤波器TA1575LL、第一功分器GP2S1+U38、第二功分器GP2S1+U36、放大器SPF-5043Z、限幅器SMP1330-005L和检波器AD8362,集成电路U1的引脚1、引脚2、引脚4、引脚5接地,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电感L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1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感L17的第二端接地,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2依次与电容C20、电容C21和电感L3串联连接后与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2连接,电容C21和电感L3的连接端与电容C25连接后接地,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8依次与电容C22和电容C23串联连接后与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2相连,电容C22和电容C23的连接端与电容C26连接后接地,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5与电容C24连接后与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2相连;信号通过第一功分器GP2S1+U38分离为两路,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7与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后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3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8的第二端与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2连接,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1与电容C19连接后与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2连接,第二功分器GP2S1+U36将信号进行分离,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9与电容C48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5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9的第二端与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P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45的第二端和电阻R4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7与电容C49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LONAS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另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9与电容C29连接后与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2相连,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3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4和电容C3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7、电容C28、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8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31的第二端与电阻R4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9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U11的引脚5连接,集成电路U11的引脚4接地,集成电路U11的引脚1与电容C6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4相连,集成电路U11的引脚3与电容C8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5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1和引脚12连接后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0、电容C52和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3分别与电容C5、电容C4、电容C1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电容C4、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5V电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的GP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7,集成电路U7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7的引脚1为GP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7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为GP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为GP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5、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的GLONAS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8,集成电路U8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8的引脚1为GLONAS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8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为GLONAS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8的引脚22为GLONASS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 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 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功率感知模块包括截止滤波器DFC1575、声表滤波器TA1621A、TA1575、HDF1602A、滤波器TA1575LL、第一功分器GP2S1+U38、第二功分器GP2S1+U36、放大器SPF-5043Z、限幅器SMP1330-005L和检波器AD8362,集成电路U1的引脚1、引脚2、引脚4、引脚5接地,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电感L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1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感L17的第二端接地,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2依次与电容C20、电容C21和电感L3串联连接后与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2连接,电容C21和电感L3的连接端与电容C25连接后接地,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8依次与电容C22和电容C23串联连接后与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2相连,电容C22和电容C23的连接端与电容C26连接后接地,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5与电容C24连接后与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2相连;
信号通过第一功分器GP2S1+U38分离为两路,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7与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后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3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8的第二端与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2连接,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1与电容C19连接后与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2连接,第二功分器GP2S1+U36将信号进行分离,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9与电容C48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5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9的第二端与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P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45的第二端和电阻R4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7与电容C49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LONAS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另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9与电容C29连接后与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2相连,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3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4和电容C3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7、电容C28、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8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31的第二端与电阻R4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9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U11的引脚5连接,集成电路U11的引脚4接地,集成电路U11的引脚1与电容C6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4相连,集成电路U11的引脚3与电容C8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5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1和引脚12连接后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0、电容C52和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3分别与电容C5、电容C4、电容C1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电容C4、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5V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的GP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7,集成电路U7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7的引脚1为GP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7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为GP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为GP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5、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GPS&GL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业任侃侃边立娴杨帅韩国胜史剑锋王彦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晶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