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214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该探伤定位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车轮踏面探伤装置的探伤架;以及可发射检测光线的位置检测件,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识别车轮的待识别位置。定位时,位置检测件发射的检测光线可以直接检测到车轮的待识别位置,完成探伤架的轴向二次定位。随后探伤架贴靠车轮踏面,实现探伤架上探伤结构与车轮踏面的准确定位,简化车轮踏面的定位步骤,易于操作人员操作,同时,还能减小定位误差,保证探伤架定位准确,提高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探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轮踏面探头架的定位方式一般采用间接定位或脉冲定位方式。脉冲定位方式为:以踏面为接触面定位,主要包含轴向和周向两个维度。具体为,轴向定位通过预设伺服电机的固定脉冲的方式实现定位,即根据待检测轮对与踏面探头架的之间的距离,预先设置驱动踏面探头架运动的伺服电机的固定脉冲数量,完成踏面探头架轴向定位;周向定位通过踏面探头架上部两侧的接近传感器实现定位。周向定位是为了调整探头架与车轮踏面的贴合度。两个传感器同时亮,说明贴合位置准确。但是,此种定位方式属于理论定位,因存在设备安装误差、相对位置误差、传感器定位误差等客观原因,容易造成踏面探头架定位起始点与待检测车轮相对位置的轴向定位误差偏大,影响了探伤结果的准确性。间接定位方式则通过传感器计算轮辋平台伸出量、伺服电机计算轮辋探头架伸量,然后将轮辋探头架安装在轮辋平台上,两者的矢量和即为设备中心线与实车轮对中心线的偏差。再将此偏差反馈给踏面探头架,使其定位到正确位置的方式。此种定位方式复杂,容易产生误差。无论是间接定位的定位方式,还是通过脉冲定位的定位方式,二者都无法克服因设备安装误差、相对位置误差、传感器定位误差等客观原因,而产生的定位误差,影响车轮踏面探伤架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因客观存在的误差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化定位方式、减小定位误差的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探伤定位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车轮踏面探伤装置的探伤架;以及可发射检测光线的位置检测件,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识别车轮的待识别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所述位置检测件,并可运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探伤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主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主体表面的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安装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探伤架,所述第二安装主体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伤定位结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并可调节所述位置检测件在所述第一支架的角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具有调节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调节孔,并可沿所述调节孔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为弧形孔或曲线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第二支架还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调节孔移动时绕所述转动件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所述调节件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调节孔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三安装主体,所述第三安装主体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所述第三安装主体可移动安装所述调节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固定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第二固定主体,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安装所述位置检测件,所述第二固定主体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二固定主体的边缘与所述调节件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主体与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异侧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主体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边缘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相互错开。一种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包括探伤架、设置于所述探伤架中的多个探伤结构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所述探伤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探伤架的侧面,用于识别待识别位置,以将所述探伤架定位于车轮踏面。一种探伤定位结构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探伤架与车轮之间的轴向距离,并根据所述轴向距离控制所述探伤架沿轴向方向移动,完成所述探伤架的轴向初定位;控制探伤架贴靠于所述车轮踏面,调整所述探伤结构与所述车轮踏面的距离,当多个所述探伤结构到踏面距离相等后,进一步控制探伤架贴靠车轮踏面,完成所述探伤架的周向定位;当所述探伤架轴向初定位与周向定位完成后,对所述探伤架进行精确定位;所述探伤架精确定位完成后,控制所述探伤架沿径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轮踏面移动;当所述探伤结构贴靠于所述车轮踏面后,所述探伤架停止移动,完成所述车轮踏面的定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伤架进行精确定位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所述探伤架带动探伤定位结构沿径向方向朝向远离所述车轮踏面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控制所述探伤架沿轴向方向移动,当所述探伤定位结构移出车轮侧面后,所述探伤架停止移动;控制所述探伤架沿与上述相反的轴向方向移动,当所述探伤定位结构移回所述车轮侧面后,所述探伤架停止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伤定位结构移回所述车轮侧面的步骤包括:控制位置检测件发射检测光线;当检测光线投射于车轮的待识别位置后,所述位置检测件可接收所述车轮待识别位置反射的检测光线,并控制所述探伤架停止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轮踏面探伤装置、探伤定位结构及其定位方法,位置检测件通过支撑组件设置于探伤架,定位时,位置检测件发射的检测光线可以直接检测到车轮的待识别位置,完成探伤架的轴向二次定位。随后探伤架贴靠车轮踏面,实现探伤架上探伤结构与车轮踏面的准确定位,有效的解决目前探头架因客观存在的误差而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简化车轮踏面的定位步骤,易于操作人员操作,使得定位过程简单,同时,还能减小定位误差,保证探伤架定位准确,提高定位精度,保证了探伤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探伤定位结构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探伤定位结构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图3为具有图1所示的探伤定位结构的车轮踏面探伤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车轮踏面探伤装置位于车轮周侧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车轮踏面探伤装置中位置检测件发射检测射线到待识别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虚线为检测光线;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探伤定位结构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图6所示的定位方法中探伤架进行精确定位的流程图。其中:100-探伤定位结构;110-支撑组件;111-第一支架;1111-第一安装主体;1112-第二安装主体;1113-第三安装主体;112-第二支架;1121-第一固定主体;1122-第二固定主体;120-位置检测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组件,安装于车轮踏面探伤装置的探伤架;以及/n可发射检测光线的位置检测件,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识别车轮的待识别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安装于车轮踏面探伤装置的探伤架;以及
可发射检测光线的位置检测件,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识别车轮的待识别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所述位置检测件,并可运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探伤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主体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主体表面的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安装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探伤架,所述第二安装主体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定位结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并可调节所述位置检测件在所述第一支架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具有调节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调节孔,并可沿所述调节孔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弧形孔或曲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第二支架还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调节孔移动时绕所述转动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所述调节件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调节孔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三安装主体,所述第三安装主体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所述第三安装主体可移动安装所述调节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固定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主体的第二固定主体,所述第一固定主体安装所述位置检测件,所述第二固定主体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亮张闪张旭亮崔攀吴杰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