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51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混料机构中保温外壳套设于搅拌内壳的外部,保温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的加热腔内设有蛇形折弯排布且两端分别与同侧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相连的加热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内壳的上部设有加水增湿配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物料进行增湿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能够通过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加热腔内的加热管实现物料加热搅拌,同时能够通过搅拌内壳上部的加水增湿配管实现物料的增湿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
技术介绍
双轴搅拌机利用两根呈对称状的螺旋轴的同步旋转,在输送干灰等粉状物料的同时加水搅拌,均匀加湿干灰粉状物料,最终达到使加湿物料不冒干灰又不会渗出水滴的目的,从而便于加湿灰装车运输或转入其它输送设备。目前,双轴搅拌机主要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矿山等行业粉煤灰或类似物料加湿装车的场合。目前的双轴搅拌机在常温作业能够实现较好的搅拌输送效果,然而在高寒地区常规的双轴搅拌机并不能很好地进行作业,加水进行防灰和增湿物料的同时,也会导致双轴搅拌机在停机状态搅拌机内部加湿物料凝固,使得双轴搅拌机无法顺利再次启动进行作业,另外目前双轴搅拌机的加水增湿配管并不能实现有序或按需进行水量调节的效果,进而难以对搅拌机内加湿物料的加湿效果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双轴搅拌机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的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混料机构中保温外壳套设于搅拌内壳的外部,保温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的加热腔内设有蛇形折弯排布且两端分别与同侧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相连的加热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内壳的上部设有加水增湿配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物料进行增湿搅拌。进一步优选,所述加热源为水蒸汽、导热油或热水。进一步优选,所述加水增湿配管中多组加水支管与搅拌轴轴向平行设置于搅拌内壳上部,加水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手动阀与加水总管连接,该加水总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手动阀,加水支管的底部设有喷嘴,该喷嘴采用不锈钢雾化锥喷嘴且喷嘴布置在搅拌内壳的内部上方,沿搅拌轴方向轴向均匀排列,用于在搅拌内壳内部物料上方形成多排水帘以利于物料的加湿搅拌。进一步优选,所述搅拌内壳包括U型槽及设置于U型槽顶部的盖板,该U型槽的后端底部设有出料口,U型槽前端的盖板上设有进料口,U型槽的内部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该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有呈螺旋状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U型槽两端侧板上的轴孔后与固定于底座上的轴承座铰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固定于底座上的对啮合传动齿轮实现连接,主动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减速机固定于底座上且该减速机与电机输出端连接传动。进一步优选,所述U型槽的前端底部设有清灰口,用于在停机状态下实现对搅拌内壳内部物料的清理,该清灰口上连接有密封端盖,所述U型槽后端的顶盖上设有检修口,用于方便检修人员进入搅拌内壳内进行维修,该检修口上连接有密封端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双轴搅拌机通过平行设置于搅拌罐体内部且带有叶片的搅拌轴相对转动,对干灰等粉状物料进行搅拌输送,同时通过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加热腔内的加热管实现物料加热搅拌,通过搅拌内壳上部的加水增湿配管实现物料的增湿搅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保温外壳,3-搅拌内壳,4-蒸汽进口,5-蒸汽出口,6-加热管,7-出料口,8-进料口,9-主动轴,10-从动轴,11-搅拌叶片,12-轴承座,13-对啮合传动齿轮,14-联轴器,15-减速机,16-电机,17-清灰口,18-检修口,19-加水支管,20-手动阀,21-加水总管,22-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混料机构中保温外壳2套设于搅拌内壳3的外部,保温外壳2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蒸汽进口4和蒸汽出口5,保温外壳2和搅拌内壳3之间的加热腔内设有蛇形折弯排布且两端分别与同侧蒸汽进口4和蒸汽出口5相连的加热管6,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3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内壳3的上部设有加水增湿配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3内物料进行增湿搅拌;所述搅拌内壳3包括U型槽及设置于U型槽顶部的盖板,该U型槽的后端底部设有出料口7,U型槽前端的盖板上设有进料口8,U型槽的内部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主动轴9和从动轴10,该主动轴9和从动轴10上分别设有呈螺旋状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11,主动轴9和从动轴10的两端分别贯穿U型槽两端侧板上的轴孔后与固定于底座1上的轴承座12铰接,主动轴9和从动轴10的动力输入端通过固定于底座1上的对啮合传动齿轮13实现连接,主动轴9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14与减速机15的输出轴连接传动,减速机14固定于底座1上且该减速机14与电机16输出端连接传动;所述U型槽的前端底部设有清灰口17,用于在停机状态下实现对搅拌内壳3内部物料的清理,该清灰口17上连接有密封端盖,所述U型槽后端的顶盖上设有检修口18,用于方便检修人员进入搅拌内壳3内进行维修,该检修口18上连接有密封端盖。本技术所述加水增湿配管中多组加水支管19与搅拌轴轴向平行设置于搅拌内壳3上部,加水支管19的一端分别通过手动阀20与加水总管21连接,该加水总管21上设有电磁阀22和手动阀,加水支管19的底部设有喷嘴,该喷嘴采用不锈钢雾化锥喷嘴且喷嘴布置在搅拌内壳3的内部上方,沿搅拌轴方向轴向均匀排列,用于在搅拌内壳3内部物料上方形成多排水帘以利于物料的加湿搅拌。本技术双轴搅拌机通过平行设置于搅拌罐体内部且带有叶片的搅拌轴相对转动,对干灰等粉状物料进行搅拌输送,同时通过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加热腔内的加热管实现物料加热搅拌,通过搅拌内壳上部的加水增湿配管实现物料的增湿搅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混料机构中保温外壳套设于搅拌内壳的外部,保温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的加热腔内设有蛇形折弯排布且两端分别与同侧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相连的加热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内壳的上部设有加水增湿配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物料进行增湿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混料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混料机构中保温外壳套设于搅拌内壳的外部,保温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设置的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保温外壳和搅拌内壳之间的加热腔内设有蛇形折弯排布且两端分别与同侧加热源进口和加热源出口相连的加热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搅拌,搅拌内壳的上部设有加水增湿配管,用于实现对搅拌内壳内物料进行增湿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为水蒸汽、导热油或热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保温双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增湿配管中多组加水支管与搅拌轴轴向平行设置于搅拌内壳上部,加水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手动阀与加水总管连接,该加水总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手动阀,加水支管的底部设有喷嘴,该喷嘴采用不锈钢雾化锥喷嘴且喷嘴布置在搅拌内壳的内部上方,沿搅拌轴方向轴向均匀排列,用于在搅拌内壳内部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丹王松张徳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金特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