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4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所述抗体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SEQ ID NO.3所示的CDR3以及SEQ ID NO.5所示的CDR1、SEQ ID NO.6所示的CDR2、SEQ ID NO.7所示的CDR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体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世界卫生组织将感染此病毒引起的肺炎称为COVID-19。此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该病毒能迅速适应人体环境,感染后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播能力,同时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报道,甚至在多种动物体内也检测到病毒核酸。这些因素使得对该病毒的防控变的非常复杂,而且目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及疫苗上市。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大小约30kb,与SARS-CoV相似性为79%,与蝙蝠体内分离的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相似性最高约88%。SARS-CoV-2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特征,病毒包膜上有典型的棘突,形似日冕。核衣壳为螺旋对称型,主要结构蛋白是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NP),NP全长420个氨基酸。NP在病毒结构蛋白中含量最多,在宿主感染早期大量表达,且免疫原性较强,能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应答。因此,NP可作为SARS-CoV-2感染血清学诊断的主要靶标抗原。由于特异性治疗药物及有效疫苗尚未研发成功,早期诊断成为防控疫情重要的措施,早期核酸诊断及临床诊断为确诊重要依据。虽然核酸诊断速度快,受采样的质量的影响大,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在病程晚期核酸检测也呈阴性,单凭核酸检测很容易出现漏诊。血清学诊断是检测病原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长,免疫反应稳定,且免疫反应随着病程进展呈动态变化趋势。因此,血清学诊断同样也是早期诊断和感染现状评价的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例如分离的、重组的或合成的抗体、或其片段或衍生物)来提供对于这些和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抗体分子可为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任何种类(例如IgG、IgE、IgM、IgD或IgA)或亚类。可根据所推荐的抗体分子功能选择抗体的恒定区结构域(如果存在)。例如,恒定区结构域可为人IgA、IgD、IgE、IgG或IgM结构域。尤其可使用人IgG恒定区结构域,特别是IgG1、IgG2、IgG3和IgG4。抗体片段包括例如,例如Fab、F(ab)2、Fab’、F(ab’)2、F(ab’)3、F(v)、Fd、dAb、双抗体、小型抗体、纳米抗体片段、单个可变结构域(例如VH或VL结构域)的片段,或仅含重链或轻链结构域的片段。本专利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抗体,包括其片段和衍生物,可为单克隆的、多克隆的、鼠类的、嵌合的、灵长类化的、人源化的或全人源抗体。本专利技术的抗体可为多聚、异二聚、半二聚(hemidimeric)、单价、二价、四价、双特异性的,并且可包括单链抗体;及这些的衍生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抗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抗体指全人源抗体。全人源抗体含具有源自人免疫球蛋白的序列(例如,得自人免疫球蛋白编码序列)的抗体多肽或免疫球蛋白可变结构域。本文中将术语“人”应用于抗体或片段(例如可变结构域)时,不含已通过将人恒定区序列移植到抗体多肽(即,用人恒定区替换非人恒定区)或通过将人V区构架序列移植到来自非人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可变结构域(即用人构架区替换V结构域的非人构架区)而“人源化”的来自另一个物种(例如小鼠)的抗体。本专利技术的抗体含合成抗体或使用重组DNA技术产生的重组抗体,例如由噬菌体表达的抗体。还应解释为包括已通过合成编码抗体的DNA分子或确定抗体的氨基酸序列产生的抗体,所述DNA分子表达抗体蛋白、其中DNA或氨基酸序列已使用本领域可用且众所周知的合成DNA或氨基酸序列技术获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结合蛋白(例如抗体):其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并且含一个以上的如下CDR重链(H)序列或由一个以上的如下CDR重链(H)序列构成,所述序列选自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或抗体含选自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中的至少2个CDR,或由选自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中的至少2个CDR构成。在更进一步实施方案中,结合蛋白或抗体含所有3个如下CDRH序列或由所有3个如下CDRH序列构成,所述序列是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结合蛋白(例如抗体):其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并且含一个以上的如下CDR轻链(L)序列或由一个以上的如下CDR轻链(L)序列构成,所述序列选自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或抗体含选自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中的至少2个CDR,或由选自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中的至少2个CDR构成。在更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或抗体含所有3个如下CDRL序列或由所有3个如下CDRL序列构成,所述序列是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结合蛋白(例如抗体):其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并且含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或由CDR-L1(SEQIDNO.5)、CDR-L2(SEQIDNO.6)和CDR-L3(SEQIDNO.7)构成,并且其中所述结合蛋白进一步含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或由CDR-H1(SEQIDNO.1)、CDR-H2(SEQIDNO.2)和CDR-H3(SEQIDNO.3)构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例如抗体),其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或抗体含SEQIDNO.4的VH序列,或由SEQIDNO.8的VH序列构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例如抗体),其中所述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或抗体含SEQIDNO.8的VL序列,或由SEQIDNO.8的VL序列构成。在某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其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SEQ ID NO.3所示的CDR3。/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其包含SEQIDNO.1所示的CDR1、SEQIDNO.2所示的CDR2、SEQIDNO.3所示的CDR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蛋白,其包含SEQIDNO.4所示的重链可变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蛋白,还包含SEQIDNO.5所示的CDR1、SEQIDNO.6所示的CDR2、SEQIDNO.7所示的CDR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蛋白,其包含SEQIDNO.8所示的轻链可变区。


5.分离的、重组的或合成的DNA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蛋白;优选地,其包含SEQIDNO.17和18所示的序列。


6.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DNA分子。


7.宿主细胞,其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


8.用于产生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的方法,其包括在适合于宿主细胞产生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的结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7所述的宿主细胞。


9.一种组合物或试剂盒,其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蛋白;优选地,所述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高行素郑滨洋孟繁岳王文娟郭喜玲梁祁朱凤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