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257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1
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涉及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呼吸面罩和三通连接管,进气管下端设有进气接头,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气接头,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上端分别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与呼吸面罩相连,进气管上设有辅助气囊,辅助气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设有呈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辅助按压夹上设有常开弹簧,辅助按压夹的钳头部位的两个前夹臂分别设置在排气管两侧,辅助按压夹的钳柄处的两个后夹臂分别设置在辅助气囊两侧,辅助按压夹经连杆与三通连接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利用率高、耗氧量低、可辅助呼吸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利用率高、耗氧量低、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高压氧治疗是将人体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特殊压力环境中呼吸纯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压氧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高压氧治疗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进展,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在国内外愈来愈广泛地被临床应用。实践证明,高压氧治疗对某些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厌氧菌感染性疾病、潜水减压病、空气栓塞症、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皮肤和骨髓移植以及血红蛋白携氧障碍疾病等有显著疗效;对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和多种外伤及其后遗症也有良好疗效。临床患者个体差异较大,部分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由于自主呼吸弱,现有的高压氧舱吸氧装置对自主呼吸弱的患者无法有效进行高压氧治疗,从而造成造成病情延误;且现有的高压氧舱的供氧管路为了降低患者吸气时管路内的负压,氧流量较大,且在患者呼气过程中持续供氧,氧气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利用率高、耗氧量低、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呼吸面罩和三通连接管,进气管下端设有进气接头,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气接头,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上端分别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与呼吸面罩相连,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设有辅助气囊,辅助气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设有呈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辅助按压夹上设有常开弹簧,辅助按压夹的钳头部位的两个前夹臂分别设置在排气管两侧,辅助按压夹的钳柄处的两个后夹臂分别设置在辅助气囊两侧,辅助按压夹经连杆与三通连接管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的辅助气囊为弹性气囊。本技术中所述辅助气囊为无弹性的薄壁软囊。如选用柔软有韧性的软塑料材料制成的柔软气囊。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气管经排气单向阀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相连。患者吸气时,位于排气管内的气体不会倒流、避免复吸。本技术中所述的辅助按压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由前夹臂、后夹臂和铰接腮(相当于钳腮)组成,前夹臂后端、后夹臂前端分别与铰接腮固定连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铰接腮经转轴(铰接)相连。形成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本技术中所述的后夹臂呈板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个板状后夹臂夹紧辅助气囊时,可对辅助气囊充分挤压、排出其内的气体。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挤压闭合段,挤压闭合段内相对的设有两个呈弓形的密封压块,两个密封压块相对侧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夹臂分别与两个密封压块相对的设置在排气管的挤压闭合段的两侧。当两个前夹臂合拢时,分别挤压两个密封压块相对运动、将排气管快速闭合。本技术中所述的挤压闭合段的内径大于排气管其他位置的内径;挤压闭合段(密封压块处)的横截面的内腔面积不小于排气管其他位置的横截面的内腔面积。对排气无阻力,患者呼吸顺畅。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夹臂的后夹臂包括连接臂和按压臂,连接臂和按压臂呈板状,连接臂前端与铰接腮相连,连接臂后端面与按压臂的前端面贴靠,第一夹臂上与第二夹臂的后夹臂相对侧、连接臂后端部与按压臂的前端部上设有将二者连接的合页,第一夹臂上与第二夹臂的后夹臂相背侧、连接臂后端部与按压臂的前端部上设有复位拉簧。本技术中所述的常开弹簧为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间设置压簧。也可以是在转轴上设有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夹臂和后夹臂分开的扭簧。本技术在使用时,进气接头和排气接头分别与高压氧舱的供氧管路和排气管路相连,患者戴上呼吸面罩进行高压氧治疗,当患者自主呼吸弱、无法正常吸氧时,医护人员在患者吸气时按压后夹臂,两个后夹臂合拢过程中挤压辅助气囊、两个前夹臂将排气管夹扁闭合,使呼吸面罩内的供氧压力增大,辅助患者吸气;当患者呼气时,松开后夹臂,在常开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前夹臂和两个后夹臂分开复位,排气管正常排气,辅助气囊内进入氧气并缓冲。尤其辅助气囊为无弹性的薄壁软囊时,辅助气囊可作为氧气缓冲囊,在患者吸气时辅助气囊收缩、提供氧气,在患者呼气的过程中辅助气囊内进入氧气暂存,避免氧气的浪费。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利用率高、耗氧量低、可辅助呼吸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辅助按压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挤压闭合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包括进气管15、排气管7、呼吸面罩1和三通连接管2,进气管15下端设有进气接头16,排气管7下端设有排气接头8,进气管15和排气管7的上端分别经弯头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从图1中可以看出排气管7经排气单向阀3、弯头与三通连接管2的第二端相连。患者吸气时,位于排气管7内的气体不会倒流、避免复吸。三通连接管2的第三端与呼吸面罩1相连,进气管15上设有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辅助气囊10,辅助气囊10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14和出气单向阀9;设有呈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辅助按压夹的两个铰接臂间上设有常开弹簧17,如图1所示,常开弹簧17为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夹臂间设置压簧。辅助按压夹的钳头部位的两个前夹臂6分别设置在排气管7两侧,辅助按压夹的钳柄处的两个后夹臂分别设置在辅助气囊10两侧,辅助按压夹经连杆4与三通连接管2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辅助按压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由前夹臂、后夹臂和铰接腮(相当于钳子的钳腮)组成,前夹臂后端、后夹臂前端分别与铰接腮固定连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交叉后在铰接腮处经转轴18铰接相连、形成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所述的后夹臂呈板状;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个板状后夹臂夹紧辅助气囊时,可对辅助气囊充分挤压、排出其内的气体。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气囊为无弹性的薄壁软囊;如选用柔软有韧性的软塑料材料制成的柔软气囊。所述的排气管上设有挤压闭合段5,挤压闭合段5内相对的设有两个呈弓形的密封压块19,两个密封压块19相对侧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夹臂6分别与两个密封压块19相对的设置在排气管的挤压闭合段5的两侧。当两个前夹臂合拢时,分别挤压两个密封压块19相对运动、将排气管快速闭合。所述的挤压闭合段的内径大于排气管其他位置的内径;挤压闭合段(密封压块处)的横截面的内腔面积不小于排气管其他位置的横截面的内腔面积;对排气无阻力,患者呼吸顺畅。所述的第一夹臂的后夹臂包括连接臂13和按压臂11,连接臂13和按压臂11呈板状,连接臂13前端与铰接腮相连,连接臂13后端面与按压臂11的前端面贴靠,第一夹臂上与第二夹臂的后夹臂相对侧、连接臂13后端部与按压臂11的前端部上设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呼吸面罩和三通连接管,进气管下端设有进气接头,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气接头,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上端分别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与呼吸面罩相连,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设有辅助气囊,辅助气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设有呈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辅助按压夹上设有常开弹簧,辅助按压夹的钳头部位的两个前夹臂分别设置在排气管两侧,辅助按压夹的钳柄处的两个后夹臂分别设置在辅助气囊两侧,辅助按压夹经连杆与三通连接管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呼吸面罩和三通连接管,进气管下端设有进气接头,排气管下端设有排气接头,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上端分别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与呼吸面罩相连,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设有辅助气囊,辅助气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设有呈钳子状的辅助按压夹,辅助按压夹上设有常开弹簧,辅助按压夹的钳头部位的两个前夹臂分别设置在排气管两侧,辅助按压夹的钳柄处的两个后夹臂分别设置在辅助气囊两侧,辅助按压夹经连杆与三通连接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气囊为弹性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囊为无弹性的薄壁软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经排气单向阀与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呼吸的高压氧舱输氧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按压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由前夹臂、后夹臂和铰接腮组成,前夹臂后端、后夹臂前端分别与铰接腮固定连接,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锐杜兰平李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