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至少包括内壳体、掀盖、底座、外壳体以及假瓶盖,所述内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铰接有掀盖,所述凸起与掀盖之间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内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内壳体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可拆装的假瓶盖。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向内凹陷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可沿滑槽移动的盖板。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出药口呈半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通过假瓶盖、内外壳体、滑槽以及盖板进行双重伪装,有效的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伪装能力,避免发生儿童误食药品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药瓶的
,具体是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
技术介绍
药瓶是常用的药物盛放工具,是家庭及专业的医疗机构必备的医疗工具之一。在家庭中,儿童拧开瓶盖后,舔食到药品外的糖衣,误将药品认为是糖豆而误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然而现有的药瓶一般并不具有防误食功能,使得家长只能将塑料药瓶放在高处或隐秘处,给家长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款结构简单,具有伪装能力,避免儿童误食的塑料药瓶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至少包括内壳体、掀盖、底座、外壳体以及假瓶盖,所述内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铰接有掀盖,所述凸起与掀盖之间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内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内壳体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可拆装的假瓶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向内凹陷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可沿滑槽移动的盖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药口呈半圆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假瓶盖与凸块之间为螺纹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传统塑料药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将药瓶设置为内外两个壳体,并且在外壳体的顶部设置了假瓶盖,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本技术的伪装能力。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在底座的下表面设置了滑槽以及盖板,更进一步加强了伪装能力,当儿童在外壳体的顶部无法打开,查看底座的时候,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盖板,底部都是密封的,从而使儿童对本技术失去兴趣,从而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通过假瓶盖、内外壳体、滑槽以及盖板进行双重伪装,有效的增强了本技术的伪装能力,避免发生儿童误食药品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所示:100--内壳体;110--凸起;120--出药口;200--掀盖;300--底座;310--滑槽;320--盖板;330--限位板;400--外壳体;500--假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至少包括内壳体100、掀盖200、底座300、外壳体400以及假瓶盖500,所述内壳体100的上方设置有凸起110,所述凸起110上铰接有用于启闭出药口120的掀盖200,所述凸起110与掀盖200之间设置有出药口120,所述内壳体100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00,所述内壳体100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外壳体400,所述外壳体400的顶部设置有凸块410,所述凸块410上设置有可拆装的假瓶盖500,具体的,为了方便将假瓶盖500拧开,所述假瓶盖500与凸块410之间为螺纹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300的下表面向内凹陷有滑槽310,所述滑槽310上设置有可沿滑槽310移动的盖板320,所述滑槽3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310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板330,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伪装能力,当儿童在外壳体400的顶部无法打开,查看底座300的时候,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盖板320,底部都是密封的,从而使儿童对本技术失去兴趣,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实际使用时,当本技术被儿童发现后,儿童通常会旋拧假瓶盖500,当发现假瓶盖500旋拧后,顶部无法打开后,一般会放弃从本技术中寻找药片,倘若儿童并未放弃从本技术中找寻到药片,儿童通常会将本技术翻转,之后发现可以移动的盖板320,然而盖板320移动后,并未发现可以将药片倒出的出药口120,从而通过双重伪装,避免儿童从本技术中误食药品,提升了安全性为了提升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所述出药口120呈半圆形,使用时,药片会顺着出药口120一片片的倒出来,避免一次倒出大量的药片的情况发生,方便使用者取用。综上,本技术在传统塑料药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将药瓶设置为内外两个壳体,并且在外壳体400的顶部设置了假瓶盖500,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本技术的伪装能力。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在底座500的下表面设置了滑槽310以及盖板320,更进一步加强了伪装能力,当儿童在外壳体400的顶部无法打开,查看底座500的时候,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盖板320,底部都是密封的,从而使儿童对本技术失去兴趣,有效的增强了本技术的伪装能力,避免发生儿童误食药品的现象发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内壳体(100)、掀盖(200)、底座(300)、外壳体(400)以及假瓶盖(500),所述内壳体(100)的上方设置有凸起(110),所述凸起(110)上铰接有掀盖(200),所述凸起(110)与掀盖(200)之间设置有出药口(120),所述内壳体(100)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00),所述内壳体(100)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外壳体(400),所述外壳体(400)的顶部设置有凸块(410),所述凸块(410)上设置有可拆装的假瓶盖(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内壳体(100)、掀盖(200)、底座(300)、外壳体(400)以及假瓶盖(500),所述内壳体(100)的上方设置有凸起(110),所述凸起(110)上铰接有掀盖(200),所述凸起(110)与掀盖(200)之间设置有出药口(120),所述内壳体(100)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00),所述内壳体(100)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外壳体(400),所述外壳体(400)的顶部设置有凸块(410),所述凸块(410)上设置有可拆装的假瓶盖(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食塑料药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勇,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