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发有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14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包括外壳和后视镜,所述后视镜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后视镜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靠近进气口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固定连接还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所述空腔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和出液口。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通过汽车行驶时制造的风压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与两个分层板产生温差电,当气流进入空腔中,将会先被加热而后被降温,在热气流与冷端接触会液化成水的原理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水分转移到空腔内,实现在启动开关时,清刷后视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而由于后视镜一直处于室外,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或者较大风沙的天气下使用时,后视镜的镜面上会产生污渍,而需要对后视镜进行清理,在停车时清理后视镜较为方便,而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后视镜一旦产生污渍,驾驶员很少能够进行停车擦拭,这样将影响行车安全,并且在实际清理后视镜过程中常常由于无法取水导致擦拭不干净的情况出现,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车过程中后视镜上粘连的污渍难以清理,并且由于在取水困难的状态下后视镜无法擦拭干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包括外壳和后视镜,所述后视镜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后视镜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外壳远离后视镜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靠近进气口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固定连接还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所述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均与空腔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空腔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采用材质不同的金属材料,所述出气口位于空腔一侧上部,所述出液口位于空腔另一侧的下部,所述出气口与凹槽侧壁连通并且连接处竖直方向均布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口密封连接有压力阀,出液口与空腔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液口的直角转角侧壁贯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在出液口内的部分密封固定连接有电磁滑块,所述电磁滑块电连接有与车载系统电连接的开关,所述后视镜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相抵有磁条,所述磁条的两端通过T型滑块结构与凹槽的上下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磁条与电磁滑块所带磁性同极相斥。在上述的汽车用自动清理的后视镜中,所述空腔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出液口位于锥形结构的底部,所述叶轮采用离心叶轮结构,所述空腔的上下两个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永磁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车辆开动后,迎风面产生的气流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线圈转动,而线圈的上下两侧设置永磁体,使得线圈转动时将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流;2、空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并且两者与线圈电连接,使得由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感应电流输出至两个分层网中,设置第一分层网和第二分层网采用材质不同的金属材料,因此在两者连接时根据珀耳帖效应,将会在两端分别进行吸热和放热;3、设置靠近进气口的第一分层网为放热端,而靠近第二分层网为吸热端,使得当外界空气在汽车行驶时产生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进气口后,进行先加热再降温的效果,而这样空气在撞击第二分层网时会实现热空气与冷端接触产生液化的现象,实现将空气中的水分分离;4、在空腔底部设置出液口并通过单向阀密封连接,使得源源不断产生的液化水将通过单向阀进入出液口处被密封,在启动外界开关的情况下,电磁滑块一方面将位于出液口内的水喷出,另一方面将在磁斥力的作用下推动磁条清刷后视镜表面,起到自动清理镜面的效果;5、由于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是变化的,因此,对空腔内的气压会随速度变化而变化,设置当速度达到一定限度后,空腔内气压将超过压力阀释放气压,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设置出气口与外界通过多个出气孔连接,使得高压气体在喷出时形成多个气流对镜面表面吹拂,将有效的除去在镜面上附着力较小的灰尘,提高清理后视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2后视镜、3叶轮、4传动轴、5进气口、6第一分层网、7第二分层网、8出气口、9压力阀、10出液口、11推杆、12电磁滑块、13磁条、14线圈、15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包括外壳1和后视镜2,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后视镜2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外壳1远离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5,进气口5连通设有空腔,空腔侧壁靠近进气口5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固定连接有叶轮3,叶轮3上固定连接还有线圈14,线圈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均与空腔侧壁密封连接,空腔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和出液口10。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采用材质不同的金属材料,出气口8位于空腔一侧上部,出液口10位于空腔另一侧的下部,出气口8与凹槽侧壁连通并且连接处竖直方向均布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口8密封连接有压力阀9,当车速变化时,空腔内气压发生变化,当车速足够快时,将使得进入空腔的气体通过压力阀9排出,出液口10与空腔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在迎风面一直具有气压,使得单向阀始终处于开启,即进入空腔的水将通过单向阀进入出液口10。出液口10的直角转角侧壁贯穿设有推杆11,推杆11在出液口10内的部分密封固定连接有电磁滑块12,电磁滑块12电连接有与车载系统电连接的开关,并且电磁滑块12采用磁致伸缩材料,在开关通电后,电磁滑块12自身产生伸长作用,将推动出液口10内的水向外排出,后视镜2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相抵有磁条13,磁条13的两端通过T型滑块结构与凹槽的上下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磁条13与电磁滑块12所带磁性同极相斥,在电磁滑块12伸长时,将同时推动磁条13向另一侧滑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镜面的清刷效果,空腔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出液口10位于锥形结构的底部,叶轮3采用离心叶轮结构,空腔的上下两个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永磁体。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汽车处于行驶状态,由于气压作用,空气会顺着进气口5进入空腔,并且在撞击叶轮3时推动叶轮3发生旋转,而叶轮3在于传动轴4固定连接中带动传动轴4和线圈14旋转,线圈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永磁体15,使得线圈14在绕自身旋转时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通过线圈14与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形成温差电电路,在珀尔贴效应的原理下,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时,其中一结点处吸热,而另一结点处放热,即设置靠近进气口5的第一分层网6为放热端,远离进气口5的第二分层网7为吸热端,则空气在进入空腔后,将分别进行加热和降温的效果,因此在通过第一分层网6后,在通过第二分层网7时产生热气流与冷端的大量接触而使气体产生液化现象;使得第二分层网上产生大量水分,实现将空气中的水分分离,而由于空腔内本身具有一个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包括外壳(1)和后视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后视镜(2)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外壳(1)远离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连通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靠近进气口(5)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固定连接有叶轮(3),所述叶轮(3)上固定连接还有线圈(14),所述线圈(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所述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均与空腔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空腔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和出液口(10);/n所述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采用材质不同的金属材料,所述出气口(8)位于空腔一侧上部,所述出液口(10)位于空腔另一侧的下部,所述出气口(8)与凹槽侧壁连通并且连接处竖直方向均布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口(8)密封连接有压力阀(9),出液口(10)与空腔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n所述出液口(10)的直角转角侧壁贯穿设有推杆(11),所述推杆(11)在出液口(10)内的部分密封固定连接有电磁滑块(12),所述电磁滑块(12)电连接有与车载系统电连接的开关,所述后视镜(2)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相抵有磁条(13),所述磁条(13)的两端通过T型滑块结构与凹槽的上下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磁条(13)与电磁滑块(12)所带磁性同极相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方便清理的后视镜,包括外壳(1)和后视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后视镜(2)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外壳(1)远离后视镜(2)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连通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侧壁靠近进气口(5)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固定连接有叶轮(3),所述叶轮(3)上固定连接还有线圈(14),所述线圈(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所述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均与空腔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空腔远离进气口(5)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8)和出液口(10);
所述第一分层网(6)和第二分层网(7)采用材质不同的金属材料,所述出气口(8)位于空腔一侧上部,所述出液口(10)位于空腔另一侧的下部,所述出气口(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发有
申请(专利权)人:郭发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