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11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产床本体,所述产床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转动安装有拉杆,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的顶端均延伸至盒体外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的方式来解决产妇双腿因长时间搁置而出现的发麻问题,使得产妇不会因为腿麻问题而对分娩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
技术介绍
产床就是妇产科医院用来生孩子的一个辅助设备,它比正常的睡床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支架,将要怀孕分娩的妇女的双腿架起来,利于孩子的顺利出生,其具备坐卧两用,可做自然分娩、剖腹产、妇科检查等手术,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326372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床体和床腿,床体上设置有可收缩基座,基座上设置有脚蹬,床体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周的床体上设置有液体收集槽,所述液体收集槽下部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有液体收集器,采用这种结构的产床,可以将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无害化收集,同时可以根据产妇的情况随时调整产床的角度和结构,方便医生的使用,保证产妇的安全和卫生。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产妇在分娩时,双腿需要搭在搁腿架上,但双腿长时间搭在搁腿架上很容易导致腿麻,严重的腿麻会导致产妇有强烈的不适感,从而会影响分娩,因此,提出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产床本体,所述产床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转动安装有拉杆,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两个滑杆的顶端均延伸至盒体外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所述拉杆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搁腿架。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转动通孔,两个转动杆分别与对应的转动通孔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滑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空心管内滑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盒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30N/m至100N/m。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孔,两个滑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孔,两个拉杆均与第三滑孔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双轴电机、转动杆、转盘、转动块、拉杆、底板和搁腿架相配合,双轴电机通过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拉杆不断拉动底板上下震动,底板带动搁腿架上下震动,从而实现了对产妇双腿的防麻功能。本技术通过振动的方式来解决产妇双腿因长时间搁置而出现的发麻问题,使得产妇不会因为腿麻问题而对分娩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产床本体;2、固定支架;3、盒体;4、双轴电机;5、转动杆;6、转盘;7、转动块;8、拉杆;9、空心管;10、滑杆;11、底板;12、搁腿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产床本体1,产床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盒体3,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4,双轴电机4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两个转动杆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盘6,转盘6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7,转动块7上转动安装有拉杆8,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空心管9,空心管9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0,两个滑杆10的顶端均延伸至盒体3外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11,拉杆8的顶部与底板11的底部转动连接,底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搁腿架12;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支撑块上开设有转动通孔,两个转动杆5分别与对应的转动通孔转动连接,空心管9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孔,第一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滑杆10固定连接,空心管9内滑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滑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盒体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30N/m至100N/m,盒体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孔,两个滑杆10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孔滑动连接,盒体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孔,两个拉杆8均与第三滑孔滑动连接,通过双轴电机4、转动杆5、转盘6、转动块7、拉杆8、底板11和搁腿架12相配合,双轴电机4通过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转盘6转动,转盘6带动转动块7转动,转动块7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拉杆8不断拉动底板11上下震动,底板11带动搁腿架12上下震动,从而实现了对产妇双腿的防麻功能,本技术通过振动的方式来解决产妇双腿因长时间搁置而出现的发麻问题,使得产妇不会因为腿麻问题而对分娩产生影响。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双轴电机4,双轴电机4通过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转盘6转动,转盘6带动转动块7转动,转动块7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拉杆8不断拉动底板11上下震动,底板11在震动时带动滑杆10在空心管9内滑动,从而使得整个搁腿架12可以保持平衡,而弹簧则可以对搁腿架12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与此同时,底板11带动搁腿架12上下震动,从而实现了对产妇双腿的防麻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产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床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盒体(3),所述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两个转动杆(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上转动安装有拉杆(8),所述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空心管(9),所述空心管(9)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0),两个滑杆(10)的顶端均延伸至盒体(3)外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11),所述拉杆(8)的顶部与底板(1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搁腿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包括产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床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盒体(3),所述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两个转动杆(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上转动安装有拉杆(8),所述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空心管(9),所述空心管(9)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0),两个滑杆(10)的顶端均延伸至盒体(3)外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板(11),所述拉杆(8)的顶部与底板(1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搁腿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用的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转动通孔,两个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