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11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包括侧挡板、集便板、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侧挡板呈“U”型槽状外套于第二便斗盖下部外侧;集便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二便斗盖结合形成便液收集结构,在所述集便板上开设有便液收集孔;所述第一便斗盖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挡板上端内侧并沿所述“U”型槽开口方向形成凸出的盖帽,所述第一便斗盖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的上部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便斗拆卸式结构安装在大便斗上,可以快速装卸,便于安装使用以及拆卸清洗,方便卧床病人使用穿戴,具有良好的防漏水漏液的效果;水气一体结构的喷嘴结构便于小便斗的清洁和暖风吹干,可以有效保证便具的干爽清洁,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
技术介绍
现代医疗护理中为了保证病人的康复效果,对一些重症病人往往需要进行卧床护理,在一些护理床中往往针对行动不便的卧床病人设计有排泄物收集结构,有利于方便收集卧床病人的大小便排泄物,降低该类病人的护理难度,保证病人的卧床环境,增加卧床病人卧床的舒适度。现有的护理床便斗结构设计不甚合理,容易弄脏护理床褥,缺少防异味结构,容易发生异味溢出,影响房间空气环境,护理体验差,另外结构组合不够灵活,操作不够简便快捷,增加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底部设有安装结构,安装于护理床上,用于卧床病人的小便护理,包括侧挡板、集便板、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所述侧挡板呈“U”型槽状,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部外侧;所述集便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二便斗盖结合形成便液收集结构,在所述集便板上开设有便液收集孔;所述第一便斗盖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挡板上端内侧并沿所述“U”型槽开口方向形成凸出的盖帽,所述第一便斗盖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的上部外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便斗盖下段两侧边缘为面状边缘,所述面状边缘下部沿开口方向向外凸出形成弧面支撑。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状边缘下段开口开度由上往下逐渐增加。更进一步地,所述侧挡板和第一便斗盖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所述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边缘分别设有软胶层。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为卡扣。更进一步地,小便斗还包括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水嘴和水管路,设置在所述小便斗内侧的喷水嘴通过所述水管路连接供水水路或供水箱;通过喷水嘴喷水清洁小便斗内侧。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还包括暖气管路,所述暖气管路连通于所述喷水嘴,使所述喷水嘴形成水气一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喷水控制或吹暖气控制,进行小便斗的清洁和吹干。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嘴的设置位置优选为设置在所述侧挡板、第一便斗盖或第二便斗盖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底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侧挡板或集便板的下端面。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的护理床,所述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拆卸安装在所述护理床中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小便斗拆卸式结构安装在大便斗上,可以快速装卸,便于安装使用以及拆卸清洗,可旋转的第一便斗盖结构可以方便卧床病人的使用穿戴,同时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的软胶边缘材质层能有效提高穿戴舒适度,并具有良好的防漏水漏液的效果;水气一体结构的喷嘴结构便于小便斗的清洁和暖风吹干,可以有效保证便具的干爽清洁,贴合人体的弧面设计具有良好的触感,护理体验效果好;护理操作简单便捷,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小便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实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应用实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喷嘴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小便斗1、侧挡板11、面状边缘111、弧面支撑112、集便板12、便液收集孔121、第一便斗盖13、第二便斗盖14、卡扣15、软胶层16、定位凸起17、大便斗2、卡接凸起21、弧形段221、污桶3、喷水嘴41、水管路42、暖气管路43、挡板结构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参见附图1,所述小便斗1包括侧挡板11、集便板12、第一便斗盖13和第二便斗盖14;所述侧挡板11呈“U”型槽状,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14下部外侧;所述集便板12固定于所述第二便斗盖14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二便斗盖14结合形成便液收集结构,在所述集便板12上开设有便液收集孔121,所述第一便斗盖13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挡板11上端内侧并沿所述“U”型槽开口方向形成凸出的盖帽,所述第一便斗盖13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14的上部外侧。所述第二便斗盖14下段两侧边缘为面状边缘111,所述面状边缘111下部沿开口方向向外凸出形成弧面支撑112。所述第二便斗盖14下段两侧边缘为面状边缘111,所述面状边缘111下部沿开口方向向外凸出形成弧面支撑112,且所述面状边缘111下段开口由上往下逐渐变大,以使小便斗1的弧面支撑112契合卧床病人卧躺时的臀部曲线。参见附图1的应用实例中,本实施例的小便斗安装在具有大便斗2的护理床上,结合大便斗2使用,利用护理床的大便斗2及大便斗2下方的污桶结构收集便液。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小便斗1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大便斗2卡接,参见附图,所述侧挡板11下端两边设有卡扣15,所述大便斗2与其连接的一端两边设有匹配的卡接凸起21,通过卡扣15和卡接凸起21的配合卡接将所述小便斗1卡接固定在所述大便斗2的一端。参见附图,所述小便斗下端设有定位凸起17,相应地,本实例中的大便斗对应位置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小便斗卡接时定位凸起17同时插入大便斗上的定位孔,增加小便斗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固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定位凸起17可以设置在所述侧挡板11下端,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集便板12下端。小便斗1安装在护理床上卧床病人使用时,便液在所述第二便斗盖14的导流作用下向侧挡板11下端的集便板12汇集,并通过集便板12的便液收集孔121排出,通过简单的收集管路与污桶3连接即可以实现便液的收集,同时,所述第一便斗盖13、第二便斗盖14和侧挡板11的遮挡作用也可以防止小便时的便液飞溅,弄脏护理床垫。小便斗的第一便斗盖13的转动结构设置的作用在于卧床病人使用时,由于第一便斗盖13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便于穿戴其进行穿戴。同时,拆装式的安装固定结构也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拆装、清洗等操作。侧挡板11和第一便斗盖13采用硬质塑料制作,避免发生过大的形变,保证小便斗基本的集便和防溅效果,同时为了增加小便斗1的使用舒适度,所述第一便斗盖13和第二便斗盖14边缘分别设有软胶层16,且将其边缘制作成圆弧型的边缘,保证小便斗对卧床病人的触感柔和,同时能使小便斗更好地贴合,避免使用时漏水漏液。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中小便斗还包括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水嘴41、水管路42和暖气管路43,设置在所述小便斗1内侧的喷水嘴41通过所述水管路42连接供水水路或供水箱;通过喷水嘴41喷水清洁小便斗内侧;所述暖气管路43也连通于所述喷水嘴41,需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底部设有安装结构,安装于护理床上,用于卧床病人的小便护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挡板、集便板、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所述侧挡板呈“U”型槽状,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部外侧;所述集便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二便斗盖结合形成便液收集结构,在所述集便板上开设有便液收集孔;所述第一便斗盖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挡板上端内侧并沿所述“U”型槽开口方向形成凸出的盖帽,所述第一便斗盖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的上部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底部设有安装结构,安装于护理床上,用于卧床病人的小便护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挡板、集便板、第一便斗盖和第二便斗盖;所述侧挡板呈“U”型槽状,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部外侧;所述集便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端内侧与所述第二便斗盖结合形成便液收集结构,在所述集便板上开设有便液收集孔;所述第一便斗盖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挡板上端内侧并沿所述“U”型槽开口方向形成凸出的盖帽,所述第一便斗盖外套于所述第二便斗盖的上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便斗盖下段两侧边缘为面状边缘,所述面状边缘下部沿开口方向向外凸出形成弧面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边缘下段开口开度由上往下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护理床用小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成李呈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贝思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