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体、第一板槽、第二板槽和壳槽;床体顶端前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板槽,且第一板槽的右侧开设有杆槽,第一板槽内置有桌板,且桌板的表面固定有把手,杆槽的内部插接有杆壳,且杆壳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丝杆,且丝杆的末端固定有卡块,杆壳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床体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板槽,且第二板槽内置有按摩板,按摩板底端的四角均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末端与第二板槽内部的底端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床体内部设置按摩板、桌板和放置壳多组机构,利于解决被护理人员正常生活中的不便问题,也便于护理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
技术介绍
目前,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达,传统的护理床明显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智能化的护理床造价又太贵,只需要满足人们正常的使用即可,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通过在床体内部设置按摩板、桌板和放置壳多组机构,利于解决被护理人员正常生活中的不便问题,也便于护理人员的使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第一板槽、第二板槽和壳槽;床体顶端前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板槽,且第一板槽的右侧开设有杆槽,第一板槽内置有桌板,且桌板的表面固定有把手,杆槽的内部插接有杆壳,且杆壳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丝杆,且丝杆的末端固定有卡块,杆壳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床体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板槽,且第二板槽内置有按摩板,按摩板底端的四角均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末端与第二板槽内部的底端相固定,按摩板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子;床体背侧的左侧开设有壳槽,且壳槽的内壁设置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推杆末端与放置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放置壳的顶端开设有杯槽,且杯槽开设有多组。优选的,桌板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卡槽,卡块插接于卡槽的内部。优选的,壳槽内部的底端固定有轮架,且轮架的内壁安装有滚轮,放置壳位于滚轮的顶部。优选的,桌板的内部末端固定有限位板。优选的,床体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床体前侧的左端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推杆电机和振子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床体内部设置按摩板、桌板和放置壳多组机构,利于解决被护理人员正常生活中的不便问题,也便于护理人员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按摩板,由于内科病人长期不能下床,按摩板对病人腿部产生振动按摩,避免肌肉萎缩,起到护理病人腿部的功能。3、本技术通过放置壳顶端开设有杯槽,利于将水杯进行放置,由设置在床边,利于病人自行拿取使用。4、本技术通过床体内部设置有桌板,且桌板可以收入床体的内部,利于病人家属吃饭时进行使用,且不占据病房的整体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床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第二板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杆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的桌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电源线;3、控制面板;4、第一板槽;5、桌板;6、把手;7、第二板槽;8、杆槽;9、杆壳;10、壳槽;11、轮架;12、滚轮;13、放置壳;14、推杆电机;15、卡槽;16、杯槽;17、限位板;18、按摩板;19、弹簧;20、振子;21、支撑架;22、螺纹槽;23、丝杆;24、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1、第一板槽4、第二板槽7和壳槽10;床体1顶端前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板槽4,且第一板槽4的右侧开设有杆槽8,第一板槽4内置有桌板5,且桌板5的表面固定有把手6,杆槽8的内部插接有杆壳9,且杆壳9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22,螺纹槽22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22相匹配的丝杆23,且丝杆23的末端固定有卡块24,杆壳9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21;床体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板槽7,且第二板槽7内置有按摩板18,按摩板18底端的四角均固定有弹簧19,且弹簧19的末端与第二板槽7内部的底端相固定,按摩板18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子20;床体1背侧的左侧开设有壳槽10,且壳槽10的内壁设置有推杆电机14,推杆电机14的推杆末端与放置壳13的侧壁固定连接,放置壳13的顶端开设有杯槽16,且杯槽16开设有多组。其中,桌板5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5,卡块24插接于卡槽15的内部。其中,壳槽10内部的底端固定有轮架11,且轮架11的内壁安装有滚轮12,放置壳13位于滚轮12的顶部。其中,桌板5的内部末端固定有限位板17。其中,床体1的右侧设置有电源线2,床体1前侧的左端设置有控制面板3,且控制面板3与推杆电机3和振子20为电性连接。本技术使用时:电源线2接通电源,首先在需要使用桌板5时,由把手6将桌板5拉出第一板槽4外,将杆壳9抽出杆槽8的外部,旋转丝杆23,丝杆23位于杆壳9内的螺纹槽22内旋转,改变杆壳9的长度,将丝杆23顶部的卡块24插入桌板5底端开设的卡槽15内,使杆壳9对桌板5进行支撑,病人家属可以进行食物的放置,利于降低使用空间,病人长期不运动,腿部肌肉退化,控制面板3启动振子20,振子20带动按摩板18位于第二板槽7内发生振动,对病人腿部进行振动按摩,避免病人腿部肌肉萎缩,需要喝水时,控制面板3启动推杆电机14,此时放置壳13将被推出壳槽10的外部,放置壳13内的杯槽16可以放置水杯,利于病人自行拿取,设计简单,较为实用。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第一板槽(4)、第二板槽(7)和壳槽(10);/n床体(1)顶端前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板槽(4),且第一板槽(4)的右侧开设有杆槽(8),第一板槽(4)内置有桌板(5),且桌板(5)的表面固定有把手(6),杆槽(8)的内部插接有杆壳(9),且杆壳(9)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22),螺纹槽(22)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22)相匹配的丝杆(23),且丝杆(23)的末端固定有卡块(24),杆壳(9)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21);/n床体(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板槽(7),且第二板槽(7)内置有按摩板(18),按摩板(18)底端的四角均固定有弹簧(19),且弹簧(19)的末端与第二板槽(7)内部的底端相固定,按摩板(18)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子(20);/n床体(1)背侧的左侧开设有壳槽(10),且壳槽(10)的内壁设置有推杆电机(14),推杆电机(14)的推杆末端与放置壳(13)的侧壁固定连接,放置壳(13)的顶端开设有杯槽(16),且杯槽(16)开设有多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第一板槽(4)、第二板槽(7)和壳槽(10);
床体(1)顶端前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板槽(4),且第一板槽(4)的右侧开设有杆槽(8),第一板槽(4)内置有桌板(5),且桌板(5)的表面固定有把手(6),杆槽(8)的内部插接有杆壳(9),且杆壳(9)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22),螺纹槽(22)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22)相匹配的丝杆(23),且丝杆(23)的末端固定有卡块(24),杆壳(9)的末端固定有支撑架(21);
床体(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板槽(7),且第二板槽(7)内置有按摩板(18),按摩板(18)底端的四角均固定有弹簧(19),且弹簧(19)的末端与第二板槽(7)内部的底端相固定,按摩板(18)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子(20);
床体(1)背侧的左侧开设有壳槽(10),且壳槽(10)的内壁设置有推杆电机(14),推杆电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芳,王玉蓉,金道芝,
申请(专利权)人:杨荣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