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108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涉及妇产科护理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护理床,所述护理床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护理床之间设置有水平摆动装置,所述护理床上表面外围设置有护栏,所述护理床沿长度方向的护栏内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之间安装有排泄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水平摆动装置可带动护理床在底座上自动水平摆动,避免了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晃动,大大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妇睡眠效果;护理床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起到了护理床水平摆动时的缓冲作用;防护板上设有排泄物装置,有利于收集新生儿的排泄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二胎,新生儿刚出生,初次离开母体面对这个不熟悉的环境会经常哭闹,同时会出现白天和黑夜颠倒的现象,晚上不睡觉,医护人员为了给新生儿足够的安全感,也为了方便母乳喂养会让产妇与新生儿睡在同一个病房,但新生儿的哭闹严重影响到产妇休息,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一般需要使用到护理床来辅助儿童进行睡眠,然而现有的护理床一般都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晃动,而且现有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不方便收集排泄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护理床,所述护理床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护理床之间设置有水平摆动装置,所述护理床上表面外围设置有护栏,所述护理床沿长度方向的护栏内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之间安装有排泄物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护理床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底座与所述护理床通过滑轮和滑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摆动装置包括固定盒、电机、转盘、滑柱、固定块、滑槽和连接杆,所述固定盒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护理床的一侧,所述固定盒内安装有电机,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偏心处设置有滑柱,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柱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护理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护理床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排泄物装置包括右套板、左套板、横板、隔离膜、吸收棉芯、保护边和防水层,所述右套板和左套板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板的两端,所述横板的上表面粘贴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吸收棉芯,所述吸收棉芯上侧设隔离膜,所述吸收棉芯与所述隔离膜的外侧设有保护边,所述隔离膜上设有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护理床侧壁设有出生信息卡槽。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水平摆动装置可带动护理床在底座上自动水平摆动,避免了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晃动,大大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妇睡眠效果;护理床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起到了护理床水平摆动时的缓冲作用;防护板上设有排泄物装置,有利于收集新生儿的排泄物;底座底部设有可制动万向轮,方便将整个装置移动;护理床上设置有出生信息卡槽,方便值班医生对新生儿进行监护;底座与所述护理床通过滑轮和滑轨连接,有利于护理床水平摆动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有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水平摆动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护理床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泄物装置示意图。1-底座;2-护理床;3-支架;4-水平摆动装置;41-固定盒;42-电机;43-转盘;44-滑柱;45-固定块;46-滑槽;47-连接杆;5-护栏;6-防护板;7-排泄物装置;71-右套板;72-左套板;73-横板;74-隔离膜;75-吸收棉芯;76-保护边;8-滑轮;9-滑轨;10-弹簧;11-出生信息卡槽;12-可制动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护理床2,所述护理床2与所述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所述护理床2之间设置有水平摆动装置4,所述护理床2上表面外围设置有护栏5,所述护理床2沿长度方向的护栏5内侧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之间安装有排泄物装置7。其中,所述护理床2底部安装有滑轮8,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滑轨9,所述底座1与所述护理床2通过滑轮8和滑轨9连接。其中,所述水平摆动装置4包括固定盒41、电机42、转盘43、滑柱44、固定块45、滑槽46和连接杆47,所述固定盒4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3靠近所述护理床2的一侧,所述固定盒41内安装有电机42,所电机4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盒41固定连接转盘43,所述转盘43偏心处设置有滑柱44,所述固定块45上开设有滑槽46,所述滑柱44与所述滑槽4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45与所述护理床2通过连接杆47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护理床2与所述支架3之间还设有弹簧10。其中,所述排泄物装置7包括右套板71、左套板72、横板73、隔离膜74、吸收棉芯75、保护边76和防水层77,所述右套板71和左套板72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板73的两端,所述横板73的上表面粘贴有防水层77,所述防水层77上侧中间位置设有吸收棉芯75,所述吸收棉芯75上侧设隔离膜74,所述吸收棉芯75与所述隔离膜74的外侧设有保护边76,所述隔离膜74上设有通孔。其中,所述护理床2侧壁设有出生信息卡槽11。其中,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12。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水平摆动装置4可带动护理床2在底座1上自动水平摆动,避免了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晃动,大大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妇睡眠效果;护理床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起到了护理床2水平摆动时的缓冲作用;防护板6上设有排泄物装置7,有利于收集新生儿的排泄物;底座1底部设有可制动万向轮12,方便将整个装置移动;护理床上设置有出生信息卡槽11,方便值班医生对新生儿进行监护;底座与所述护理床通过滑轮和滑轨连接,有利于护理床2水平摆动的灵活性。使用时,将新生儿放置在护理床2上,护栏5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启动电机42,电机42带动转盘43转动,转盘43带动滑柱44转动,滑柱44带动固定块45左右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47与护理床2左右移动,弹簧10起到缓冲作用,使水平摆动更平缓,婴儿更舒适,将右套板71和左套板72挂套在防护板6上,横板73与床面接触,婴儿尿道与肛门置于隔离膜74上,排尿后将排泄物装置拆卸下来,换上新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护理床(2),所述护理床(2)与所述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所述护理床(2)之间设置有水平摆动装置(4),所述护理床(2)上表面外围设置有护栏(5),所述护理床(2)沿长度方向的护栏(5)内侧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之间安装有排泄物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护理床(2),所述护理床(2)与所述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底座(1)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所述护理床(2)之间设置有水平摆动装置(4),所述护理床(2)上表面外围设置有护栏(5),所述护理床(2)沿长度方向的护栏(5)内侧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之间安装有排泄物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2)底部安装有滑轮(8),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滑轨(9),所述底座(1)与所述护理床(2)通过滑轮(8)和滑轨(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摆动装置(4)包括固定盒(41)、电机(42)、转盘(43)、滑柱(44)、固定块(45)、滑槽(46)和连接杆(47),所述固定盒(4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3)靠近所述护理床(2)的一侧,所述固定盒(41)内安装有电机(42),所电机(4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盒(41)固定连接转盘(43),所述转盘(43)偏心处设置有滑柱(44),所述固定块(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娟王幸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