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包括被褥本体、水管、阀门、降温水容器和回流水容器,所述被褥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被褥本体内设置有所述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并通过所述阀门与所述降温水容器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并与所述回流水容器连通,所述回流水容器的容积不小于所述降温水容器的容积,所述阀门的开度大小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根据环境温度,定量控制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进而使人体处于舒适温度环境,当工作于发烧物理降温模式时,可有效调节人体温度,使患者的体温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
本技术属于床上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
技术介绍
现有防暑降温床上用品主要为水床垫、凉席等无温控装置的产品,不能有效根据环境温度进行相应舒适性调节。对于生病发烧常采用对患者头部粘贴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从而不能通过调节躯干部份的换热实现高效柔性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能够通过根据环境温度,调节降温被褥的温度,实现舒适性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包括被褥本体、水管、阀门、降温水容器和回流水容器,所述被褥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被褥本体内设置有所述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并通过所述阀门与所述降温水容器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并与所述回流水容器连通,所述回流水容器的容积不小于所述降温水容器的容积,所述阀门的开度大小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包括来流管段和回流管段,所述来流管段和所述回流管段呈之字形设置在所述被褥本体内,且所述来流管段和所述回流管段并列设置,所述来流管段的一端通过阀门与所述降温水容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流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水容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来流管段和所述回流管段为一体成型的软管。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水容器与所述降温水容器通过支架连接,且所述降温水容器位于所述被褥本体所在平面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被褥本体内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另一侧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水管位于所述隔热层和所述导热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降温水容器的外壁套设有用于隔热套。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手动阀门。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可控电控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一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给降温水容器中灌满冷水,将阀门调整到某一开度,降温水流过水管,流动过程中与人体换热之后流入回流水容器内,使用者可根据环境温度及自身体感随时调整阀门的开度来调节降温水在水管中流量以及流速,进而控制降温效果;回流水容器的容积不小于降温水容器的容积,确保降温水容器中的降温水能够完全流入回流水容器。可见,本技术能够通过根据环境温度,定量控制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进而使人体处于舒适温度环境,当工作于发烧物理降温模式时,可有效调节人体温度,使患者的体温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地,水管包括来流管段和回流管段,来流管段和回流管段中的降温水流向相反,增强被褥内部温度场的均匀性,挺高了舒适感。进一步地,来流管段和回流管段为一体成型的软管,便于安装固定。进一步地,回流水容器与降温水容器通过支架连接,方便移动与收纳,且降温水容器位于被褥本体所在平面的上方,这样的设计,采用降温水自身重力作为驱动压力,不用配备驱动泵且无噪音。进一步地,被褥本体内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另一侧设置有导热层,水管位于隔热层和导热层之间,这样的设计好处是,在被褥本体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布置导热系数高的传热材料,用于将使用者的温度更好的传递给降温水,在被褥本体与使用者不接触的一侧布置导热系数低的隔热材料,能够避免室内温度传递给降温水而影响对使用者的降温效果。进一步地,降温水容器的外壁套设有用于隔热套,避免室内高温传递给降温水而影响对使用者的降温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被褥内降温水管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框图。图中:1-被褥本体;2-回流水容器;3-测控装置;4-支架;5-阀门;6-降温水容器;7-来流管段;8-回流管段;9-隔热层;10-导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包括被褥本体1、水管、回流水容器2、支架4、阀门5和降温水容器6,被褥本体1为一整张矩形织物,该矩形织物中部对折形成两层,也就是说被褥本体1为中空结构,被褥本体1内固定装有一根水管,具体的,如图2所示,水管包括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呈之字形设置在被褥本体1内,或者呈Z字形设置在被褥本体1内,且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并列设置,来流管段7的一端伸出被褥本体1,并通过阀门5与降温水容器6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段8的一端连通,回流管段8的另一端伸出被褥本体1,并与回流水容器2连通;且回流水容器2的容积不小于降温水容器6的容积,阀门5的开度大小可调节,阀门5为手动调节的阀门。本技术中的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为一体成型的软管,也就是说水管由一整根软管弯曲构成,该软管中部有180°弯曲,弯曲部分将软管分为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两管段并列接触固定成为U形管,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被褥本体1的同一端,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中的降温水流向相反。如图1所示,回流水容器2与降温水容器6通过支架4连接,且降温水容器6位于被褥本体1所在平面的上方,也就是说,降温水容器6的垂直高度超过被褥本体1所在位置,这样,降温水流动的驱动压力为重力,不需要其他驱动装置。降温水容器6的外壁套设有用于隔热套,具体的,降温水容器6为一个水袋,水袋分为嵌套的两层:内层为储水袋,外层为隔热袋,储水袋与隔热袋可分离,隔热袋由导热系数低的隔热材料制成,该水袋被安装在支架4的顶部,水袋一端有一进水口用于灌入降温水,水袋另一端与被褥本体1中的水管入口通过阀门5连接。回流水容器2为一个位于支架底部的水袋,水袋有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进水口与被褥本体1中的水管的出水口连接,该回流水袋的容积不小于上述降温水容器的容积。如图3所示,在被褥本体1内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9,另一侧设置有导热层10,水管位于隔热层9和导热层10之间。也就是说,在被褥本体1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布置有导热系数高的传热材料,用于将使用者的温度传递给降温水,在被褥本体1与使用者不接触的一侧布置有导热系数低的隔热材料,避免室内温度传递给降温水而影响对使用者的降温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给降温水容器6中灌满冷水,将阀门5调整到某一开度,降温水在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褥本体(1)、水管、阀门(5)、降温水容器(6)和回流水容器(2),所述被褥本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被褥本体(1)内设置有所述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1),并通过所述阀门(5)与所述降温水容器(6)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1),并与所述回流水容器(2)连通,所述回流水容器(2)的容积不小于所述降温水容器(6)的容积,所述阀门(5)的开度大小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褥本体(1)、水管、阀门(5)、降温水容器(6)和回流水容器(2),所述被褥本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被褥本体(1)内设置有所述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1),并通过所述阀门(5)与所述降温水容器(6)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被褥本体(1),并与所述回流水容器(2)连通,所述回流水容器(2)的容积不小于所述降温水容器(6)的容积,所述阀门(5)的开度大小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物理降温一体化被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来流管段(7)和回流管段(8),所述来流管段(7)和所述回流管段(8)呈之字形设置在所述被褥本体(1)内,且所述来流管段(7)和所述回流管段(8)并列设置,所述来流管段(7)的一端通过阀门(5)与所述降温水容器(6)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流管段(8)的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段(8)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水容器(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泊,郭婷,周建,周延,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