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88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包括有清洁机器人本体,该清洁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电池仓,电池仓的底部具有一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向外排出的导流通道;通过在清洁机器人的电池仓的底部设有导流通道,当用户的一些误操作将水倒到电池仓中之后,利用导流通道可将进入电池仓内的水快速自动排出,避免积聚在电池仓中而造成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其它电器元件短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延长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逐步进入智能化、机器化的时代,应运而生的清洁机器人能够将人们从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减轻人们在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方面的工作负担,缓解人们在进行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过程中的劳累程度。清洁机器人上均设置有电池仓,以用于放置电池,为清洁机器人的运转提供电力供应,由于电池仓的开口朝上,清洁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往水箱加水等操作,容易使外部的水进入电池仓中,而电池仓没有排水设计,使得水积聚在电池仓中,造成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其它电器元件短路的情况,并导致清洁机器人出现各种故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机器人电池仓容易积聚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包括有清洁机器人本体,该清洁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电池仓,电池仓的底部具有一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向外排出的导流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洁机器人本体包括有下壳和上壳,该下壳内设置有托盘和中空的防水壳,该托盘的底部一体向下延伸出有导流管,导流通道位于导流管中,防水壳位于托盘的上方,并与托盘围构形成下腔;该上壳固定在下壳上,且上壳的底部与防水壳固定,上壳具有一上腔,该上腔与下腔组合形成前述电池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腔为方形结构,该下腔为倒锥台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盘的底部一体向下延伸出有两前述导流管,两导流管间隔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内形成有污水腔,该污水腔位于上腔的外围,该下壳内形成有清水腔,该清水腔位于下腔的外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壳的顶部周缘与上腔的底部周缘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清洁机器人的电池仓的底部设有导流通道,当用户的一些误操作将水倒到电池仓中之后,利用导流通道可将进入电池仓内的水快速自动排出,避免积聚在电池仓中而造成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其它电器元件短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延长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导流通道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导流通道另一角度的截面图;图4是图2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识说明:10、清洁机器人本体101、电池仓11、上壳111、清水腔12、下壳121、污水腔20、防水壳30、托盘40、导流管401、导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设置于清洁机器人本体10的内部,包括有防水壳20、托盘30和导流管40。该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电池仓101,该电池仓101可用于放置机器人用的电池,该电池仓101的底部具有一用于将电池仓101内的水向外排出的导流通道401,该清洁机器人本体10包括有上壳11和下壳12,该上壳11固定在下壳12上,该上壳11和下壳12通过卡合的放置固定在一起,使得上壳11不容易从下壳12的上方掉下来,该上壳11内形成有污水腔121,该污水腔121位于上腔的外围,该下壳12内形成有清水腔111,该清水腔111位于下腔的外围。该防水壳20设置在下壳12的中间,该防水壳20固定在上壳11的底部,该防水壳20的顶部周缘与上腔的底部周缘固定连接,该防水壳20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型结构。该托盘30也设置在下壳12的中间,前述电池仓101通过上壳11、防水壳20和托盘30共同围构而成,其中上壳11中间围构成电池仓101的上腔,该上腔为方形结构,该托盘30位于防水壳20的下方,并与托盘30围构形成下腔,由于防水壳20为倒锥台结构,所以该电池仓101的下端呈倒锥台结构。该导流管40从托盘30的底部向下延伸,该导流管40与托盘30一体成型,前述导流通道401位于导流管40中,该导流管40用于将托盘30中的积水排到清洁机器人外面,在本实施例中,该导流管40的数量为两根,两导流管40间隔设置。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到电池仓101中,当用户不小心将水倒入到电池仓101中时,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防水壳20的内侧壁向下流到托盘30上,接着,水流从导流管中的导流通道401流到外界,防止电池仓内积聚大量的水,而造成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其它电器元件短路的情况,延长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清洁机器人的电池仓的底部设有导流通道,当用户的一些误操作将水倒到电池仓中之后,利用导流通道可将进入电池仓内的水快速自动排出,避免积聚在电池仓中而造成清洁机器人内部的其它电器元件短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延长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包括有清洁机器人本体,该清洁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电池仓的底部具有一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向外排出的导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包括有清洁机器人本体,该清洁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电池仓,其特征在于:电池仓的底部具有一用于将电池仓内的水向外排出的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之电池仓防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本体包括有下壳和上壳,该下壳内设置有托盘和中空的防水壳,该托盘的底部一体向下延伸出有导流管,导流通道位于导流管中,防水壳位于托盘的上方,并与托盘围构形成下腔;该上壳固定在下壳上,且上壳的底部与防水壳固定,上壳具有一上腔,该上腔与下腔组合形成前述电池仓。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远
申请(专利权)人:禧涤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