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包括座架,所述座架的下端连接有夹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座架与升降柱的配合,能够调节其午睡枕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通过设置多个开槽的限位片和限位纽能够调节多种不同的高度,并且进行加固,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睡眠姿势的需求,更加适应趴睡的用户,同时为提高其舒适性,提高睡眠的卫生,通过在与脸部接触的支撑面板上套接带有枕芯的枕套,同时也提升午睡的舒适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午睡舒适体验,保障其充分的睡眠和合理的睡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
本技术枕头的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但是目前随着工作节奏的提升,很多职业工作人员的睡眠时间往往不够,所以便需要利用中午午餐后的时间进行午睡来补充睡眠,午睡由于缺乏床铺,一般是在办公桌趴着进行的,其由于每一位人员身高的差异,导致其睡眠姿态很难舒适,从而影响午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包括座架,所述座架的下端连接有夹片,所述座架的一侧嵌接固定有限位片,所述座架的上端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一端通过弹性片摆动连接有限位纽,所述升降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支撑面板,所述支撑架的上的卡槽与支撑面板上的卡条连接,从而可以固定支撑面板与座架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座架呈圆柱塔状结构,所述座架为中空结构,内壁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卡条,所述座架的内口径与升降柱的直径一致,为间隙配合,能够自由的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片为内嵌式矩形片,所述限位片上平行分布有多个与限位纽配合的开槽,限位纽卡接在对应的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为一个圆柱状中空的柱体,所述升降柱的四周分布有多个内凹状的滑槽,所述升降柱的一端通过切削工序产生多个能够拨动的弹性片,其弹性片上下对称分布多个,并且具有一定回复弹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纽为一个嵌接在弹性片中部的纽扣,其厚度大于升降柱和座架的间隙,所述限位纽小于限位片的开槽,能够进行相互卡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呈三角形状结构,其与支撑面板连接的那面与水平面呈约30-60度角,所述支撑架的一面有卡槽与支撑面板上卡条相连接,从而来固定支撑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上面有卡条,可以和支撑架上的卡槽连接,以此来实现支撑面板与座架的连接与分离,所述支撑面板套接的为填充记忆棉或其他材质枕芯的枕套,所述枕套直接套接在支撑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夹片可以用防滑面料包裹后与座架连接,使得午睡枕整体在桌面上面不随意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装置通过设置座架与升降柱的配合,能够调节其午睡枕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2.该技术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开槽的限位片和限位纽能够调节多种不同的高度,并且进行加固,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睡眠姿势的需求;3.该技术装置通过设置通过支撑面板与支撑架相连接,更加适应趴睡的用户,同时为提高其舒适性,提高睡眠的卫生,通过在与脸部接触的支撑面板上套接带有枕芯的枕套,同时也提升午睡的舒适性;4.该技术装置通过设置夹片可以用防滑面料包裹后与座架连接,使得午睡枕整体在桌面上面不随意滑动;5.该技术装置通过使用座架、限位片、限位纽、弹性片、滑槽、升降柱、支撑架、支撑面板、夹片、卡槽和卡条均为塑料或其他轻便且有回弹性的材质,这些材质便于直接水洗,清洗更加方便,同时这些装置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完成,生产速度快,生产工序简单,生产合格率高,生产成本低。6.该技术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午睡舒适体验,保障其充分的睡眠和合理的睡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枕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架;2、限位片;3、限位纽;4、弹性片;5、滑槽;6、升降柱;7、支撑架;8、支撑面板;9、夹片;10、枕套;11、枕芯;12、卡槽;13、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包括座架1,所述座架1的下端连接有夹片9,所述座架1的一侧嵌接固定有限位片2,所述座架1的上端通过滑槽5滑动连接有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通过弹性片4摆动连接有限位纽3,所述升降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2,所述支撑架7的一端通过卡槽12与卡条13连接和支撑面板8固定。其中,所述座架1呈圆柱塔状结构,所述座架1为中空结构,内壁设置有与滑槽5对应的卡条,所述座架1的内口径与升降柱6的直径一致,为间隙配合,能够自由的上下滑动,通过设置座架1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便于升降柱6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其中,所述限位片2为内嵌式矩形片,所述限位片2上平行分布有多个与限位纽3配合的开槽,限位纽3卡接在对应的凹槽内,通过设置限位片2能够进行多级调节高度,从而满足大部分身高的用户的使用。其中,所述升降柱6为一个圆柱状中空的柱体,所述升降柱6的四周分布有多个内凹状的滑槽5,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通过切削工序产生多个能够拨动的弹性片4,其弹性片4上下对称分布多个,并且具有一定恢复弹性,通过设置升降柱6能够进行多级调整高度,从而满足多数用户的选择。其中,所述限位纽3为一个嵌接在弹性片4中部的纽扣,其厚度大于升降柱6和座架1的间隙,所述限位纽3小于限位片2的开槽,能够进行相互卡接,通过设置限位纽3对升降柱6的高度进行限位,从而实现限位后的固定。其中,所述支撑架7呈三角形状结构,带有卡槽12的那面与水平面呈约30-60度角,所述支撑架7的一面有卡槽12与支撑面板8上面的卡条13连接实现支撑面板8与支撑架7的固定,能够满足与趴睡用户的理想睡眠姿势,通过设置带有枕芯11的枕套10与支撑面板8的套接,提高其舒适度。其中,所述支撑面板8为光滑面板,一面有卡条13与支撑架7上面的卡槽12连接或者分离,所述支撑面板8为填充记忆棉或者其他材质的枕芯11的枕套10,所述支撑面板8通过卡条13与卡槽12连接固定在支撑架7上,支撑面板8与水平面呈约30-60度是根据人体工程力学中适合趴睡的结构,从而保障用户肩颈的舒适,提高睡眠体验。其中,所述夹片9可以用防滑面料包裹后与座架1连接,使得午睡枕整体在桌面上面不随意滑动,提高其使用场合和固定稳定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使用步骤:用户在需要进行午睡之前,握持支撑面板8将卡条13对准卡槽12缓缓镶入,直至到卡槽底部为止,将支撑面板8上套入枕套10,用户按压限位纽3使的弹性片4内凹,从而控制升降柱6沿着滑槽5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直到弹性片4重新卡接到限位片2中完成固定,用防滑面料将夹片9包裹后塞入座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包括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的下端连接有夹片(9),所述座架(1)的一侧嵌接固定有限位片(2),所述座架(1)的上端通过滑槽(5)滑动连接有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通过弹性片(4)摆动连接有限位纽(3),所述升降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面板(8),所述支撑架(7)的上的卡槽(12)与相配套支撑面板(8)上的卡条(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包括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的下端连接有夹片(9),所述座架(1)的一侧嵌接固定有限位片(2),所述座架(1)的上端通过滑槽(5)滑动连接有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通过弹性片(4)摆动连接有限位纽(3),所述升降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面板(8),所述支撑架(7)的上的卡槽(12)与相配套支撑面板(8)上的卡条(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呈圆柱塔状结构,所述座架(1)为中空结构,内壁设置有与滑槽(5)对应的卡条,所述座架(1)的内口径与升降柱(6)的直径一致,为间隙配合,能够自由的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2)为内嵌式矩形片,所述限位片(2)上平行分布有多个与限位纽(3)配合的开槽,限位纽(3)卡接在对应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便携式午睡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6)为一个圆柱状中空的柱体,所述升降柱(6)的四周分布有多个内凹状的滑槽(5),所述升降柱(6)的一端通过切削工序产生多个能够拨动的弹性片(4),其弹性片(4)上下对称分布多个,并且具有一定回复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冬,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