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70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包括针管,针管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输液孔,针管的上端连接有针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输液针头分为针管和针头两部分,采用卡扣或者螺纹的方式将二者连接,安装牢固且安装方便,便于针头进入人体内。针头的材质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为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氯化钠晶体、葡萄糖晶体遇水会逐渐溶解,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在针头拔出时呈软化状态,护士在拔针时溶解或者软化的针头不会划伤自身或病人,降低了危险性,也降低了血液传播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输液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针用于连接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进行静脉输注药液和输血。当前护士的职业暴露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尤其是在给病人输液或注射结束之后拔出针头并插入针头套的时候,护士们动作娴熟,速度较快,非常容易误伤自己的手指造成职业暴露,容易划伤自身或病人,若病人带有体液传播的病毒那就更加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本专利技术将输液针头分为针管和针头两部分,采用卡扣或者螺纹的方式将二者连接,安装牢固且安装方便,便于针头进入人体内。同时,针头的材质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为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氯化钠晶体、葡萄糖晶体遇水会逐渐溶解,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在针头拔出时呈软化状态,护士在拔针时溶解或者软化的针头不会划伤自身或病人,降低了危险性,也降低了血液传播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输液孔,针管的上端连接有针头,针头的顶端呈尖状,针头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所述针头的底端连接有相连通的卡圈,卡圈和第一输液孔的顶端密封配合,针管的顶端和针头的底端相接触。所述针头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输液孔,针头的顶端侧壁开有斜口。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为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为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孔的顶端内壁开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卡圈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凸起,凸起和卡槽限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孔的顶端内壁开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卡圈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密封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将输液针头分为针管和针头两部分,采用卡扣或者螺纹的方式将二者连接,安装牢固且安装方便,便于针头进入人体内。同时,针头的材质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为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氯化钠晶体、葡萄糖晶体遇水会逐渐溶解,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在针头拔出时呈软化状态,护士在拔针时溶解或者软化的针头不会划伤自身或病人,降低了危险性,也降低了血液传播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如图1、2和3所示,包括针管1,针管1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输液孔11,第一输液孔11的顶端内壁开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卡槽121。如图2和3所示,针管1的上端连接有针头2,针头2的顶端呈尖状,针头2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为新型塑料或新型纳米材料。针头2的底端连接有相连通的卡圈21,卡圈21和第一输液孔11的顶端密封配合,针管1的顶端和针头2的底端相接触。卡圈2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凸起221,凸起221和卡槽121限位配合。针头2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输液孔23,针头2的顶端侧壁开有斜口24,便于进入人体内。实施例2: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4和5所示,第一输液孔11的顶端内壁开设的是内螺纹122,卡圈21的侧壁设置的是外螺纹222,内螺纹122和外螺纹222密封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在注射输液之前针头2尖锐,由于针头2材质的特殊性,针头2进入人体血管或者肌肉后迅速溶解或者软化,护士在拔针时溶解或者软化的针头2不会划伤自身或病人,降低了危险性,也降低了血液传播的可能性。同时,在注射前,针管1和针头2采用螺纹和卡扣的连接方式,安装牢固且安装方便,便于针头2进入人体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输液孔(11),针管(1)的上端连接有针头(2),针头(2)的顶端呈尖状,针头(2)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n所述针头(2)的底端连接有相连通的卡圈(21),卡圈(21)和第一输液孔(11)的顶端密封配合,针管(1)的顶端和针头(2)的底端相接触;/n所述针头(2)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输液孔(23),针头(2)的顶端侧壁开有斜口(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输液孔(11),针管(1)的上端连接有针头(2),针头(2)的顶端呈尖状,针头(2)为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的材料或者遇水变软、烘干变硬的材料;
所述针头(2)的底端连接有相连通的卡圈(21),卡圈(21)和第一输液孔(11)的顶端密封配合,针管(1)的顶端和针头(2)的底端相接触;
所述针头(2)的内壁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输液孔(23),针头(2)的顶端侧壁开有斜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为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氯化钠晶体或者葡萄糖晶体可迅速溶解于水、血液、组织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注射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晨阳袁鉴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江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