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佩芸专利>正文

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64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包括有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侧面的滑轮机构,及安装于箱体上方的提手杆,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一与滑轮机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相邻,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邻接边处设有与滑轮机构相连接的合页装置,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有一滑轮架,及一个以上的、排列于滑轮架内的小滑轮,所述提手杆包括有插入于箱体内进行升降的第一杆体,及与第一杆体形成转动连接的第二杆体;该可爬楼梯的行李箱成本低廉,转向灵活,携带方便,且底部不易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
本技术属于行李箱
,具体涉及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分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2010年后亦出现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作360度的旋转外,在平地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而在上楼时,现有的行李箱出现了专用于上楼的滑轮搭配设计,如安装定向三轮的设计,这种设计存在着左右转向受到限制,行李箱外部耐磨材料影响外观的缺点,还有如履带式设计,这种设计存在着履带价格昂贵、外观受到影响、内置充电装置不能带上飞机、底部容易受到磨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转向灵活,携带方便,且底部不易磨损的可爬楼梯的行李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包括有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侧面的滑轮机构,及安装于箱体上方的提手杆,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一与滑轮机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相邻,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邻接边处设有与滑轮机构相连接的合页装置,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有一滑轮架,及一个以上的、排列于滑轮架内的小滑轮,所述提手杆包括有插入于箱体内进行升降的第一杆体,及与第一杆体形成转动连接的第二杆体。>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对应第二槽体的外边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滑轮架上设有一与限位槽相对接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一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卡入在滑动槽内滑动,在限位滑块滑至限位槽中时,滑轮架卡住,不会从第二槽体中脱离,但限位滑块滑出限位槽中时,限位架活动,可从第二槽体中脱离。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架与小滑轮之间贯穿有一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贯穿固定在滑轮架的内侧边处。更进一步的,所述小滑轮设有两列或两列以上、且相邻列的小滑轮之间呈错位式设置,通过错位式结构,在同一列上下相邻的两个小滑轮之间的缝隙,经由另一相邻列的错位设计的小滑轮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无缝滑动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内深度大于第二槽体的槽内深度,该深度差的设计可便于滑轮机构突出于箱体外。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槽体的槽内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槽体的槽内深度,滑轮架在第二槽体内时,会突出于箱体外,对箱体外壳进行保护,在第一槽体内时,会收纳于箱体内,提升整体美观度,并保护小滑轮,避免出现碰撞。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连接处设有一转动装置,通过该转动装置实现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可便于在箱体爬楼时握住提手杆。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有一转动架,及一沿横向依此贯穿转动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转动轴,常规的转动设计,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同效果的转动结构来实现。更进一步的,所述提手杆位于箱体的侧面、且与滑轮机构处于同一侧面,提手杆与滑轮机构设计在同一侧可便于最大的节约箱体空间,同时便于两者在爬楼时进行配合,便于拖动,但也可采用相反侧的设计结构来达到近似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在爬楼时提手杆会进行弯折,便于提拉用力,符合人体工程学;2.通过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配合设计,可在滑轮机构使用时突出于箱体外,收纳时收回至箱体内,整体美观实用;3.通过滑轮架与小滑轮的配合设计,解决了现今履带式行李箱成本较高,不便携带的问题;4.整体适用性较强,转向更为灵活,底部不易磨损,市场前景较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爬楼梯的行李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爬楼梯的行李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爬楼梯的行李箱的滑轮机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可爬楼梯的行李箱的滑轮机构收纳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2所示,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包括有箱体1,及安装于箱体1侧面的滑轮机构2,及安装于箱体1上方的提手杆3,所述箱体1侧面设有一与滑轮机构2宽度相适配的第一槽体11及第二槽体12,所述第一槽体11与第二槽体12相邻,所述第一槽体11与第二槽体12的邻接边处设有与滑轮机构2相连接的合页装置13,所述滑轮机构2包括有一滑轮架21,及一个以上的、排列于滑轮架21内的小滑轮22,所述提手杆3包括有插入于箱体1内进行升降的第一杆体31,及与第一杆体31形成转动连接的第二杆体32。参阅图3-4所示,所述箱体1底部对应第二槽体12的外边处设有一限位槽14,所述滑轮架21上设有一与限位槽14相对接的滑动槽23,所述滑动槽23内设有一限位滑块24,限位滑块24卡入在滑动槽23内滑动,在限位滑块24滑至限位槽14中时,滑轮架21卡住,不会从第二槽体12中脱离,但限位滑块24滑出限位槽14中时,限位架活动,可从第二槽体12中脱离,所述滑轮架21与小滑轮22之间贯穿有一转轴25连接,转轴25的两端贯穿固定在滑轮架21的内侧边处,所述小滑轮22设有两列或两列以上、且相邻列的小滑轮22之间呈错位式设置,通过错位式结构,在同一列上下相邻的两个小滑轮22之间的缝隙,经由另一相邻列的错位设计的小滑轮22进行补充,从而实现无缝滑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滑块24对应滑动槽23内设有一弹簧26进行连接,弹簧26的一端抵在滑轮架21内,另一端抵在限位滑块24中,从而便于限位滑块24自动滑入至限位槽14实现固定限位。参阅图1所示,所述第一槽体11的槽内深度大于第二槽体12的槽内深度,该深度差的设计可便于滑轮机构2突出于箱体1外,所述滑轮架2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槽体11的槽内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槽体12的槽内深度,滑轮架21在第二槽体12内时,会突出于箱体1外,对箱体1外壳进行保护,在第一槽体11内时,会收纳于箱体1内,提升整体美观度,并保护小滑轮22,避免出现碰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1远离第二槽体12的内侧边处呈弧面设置,便于滑轮架21转动时卡入至第一滑槽内。参阅图1-2所示,所述第一杆体31与第二杆体32的连接处设有一转动装置4,通过该转动装置4实现第二杆体32与第一杆体31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可便于在箱体1爬楼时握住提手杆3,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有一转动架41,及一沿横向依此贯穿转动架41、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的转动轴42,常规的转动设计,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同效果的转动结构来实现,所述提手杆3位于箱体1的侧面、且与滑轮机构2处于同一侧面,提手杆3与滑轮机构2设计在同一侧可便于最大的节约箱体1空间,同时便于两者在爬楼时进行配合,便于拖动,但也可采用相反侧的设计结构来达到近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包括有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侧面的滑轮机构,及安装于箱体上方的提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一与滑轮机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相邻,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邻接边处设有与滑轮机构相连接的合页装置,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有一滑轮架,及一个以上的、排列于滑轮架内的小滑轮,所述提手杆包括有插入于箱体内进行升降的第一杆体,及与第一杆体形成转动连接的第二杆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包括有箱体,及安装于箱体侧面的滑轮机构,及安装于箱体上方的提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一与滑轮机构宽度相适配的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相邻,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邻接边处设有与滑轮机构相连接的合页装置,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有一滑轮架,及一个以上的、排列于滑轮架内的小滑轮,所述提手杆包括有插入于箱体内进行升降的第一杆体,及与第一杆体形成转动连接的第二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对应第二槽体的外边处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滑轮架上设有一与限位槽相对接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一限位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爬楼梯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与小滑轮之间贯穿有一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爬楼梯的行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佩芸陈旭龙陈少鹏林艳谭洁莹
申请(专利权)人:佘佩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