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58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包括探头,所述探头的颈部上设有吸引头,所述吸引头的尾部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导管接口通过柔性的塑料质地的导管连接整个消毒灭菌结构组合,所述该组合由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部的消毒水箱和设置在背板下部的电热箱组成,所述电热箱上设有负压泵,所述导管接口的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泵的接入口上,所述消毒水箱下表面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消毒水箱通过电磁阀和导管连接电热箱的上部接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对颅脑术中的对超声探头附近的具有感染风险的血液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超声机器的快速发展,现在做手术也越来越需要超声仪器的帮助,在颅脑术中,超声监测能够探查肿瘤边界以及是否切除干净、决定手术入路,术中可观察瘤体是否存在残留,进行术中评价并防止二次手术、总结其对临床经验价值和基于学术研究结果均表明,颅脑术中应用超声能缩短手术时间、指导手术进程、评价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创伤。但当医护人员使用超声仪器为颅脑术中患者进行手术时,对于感染病毒的一类患者,如艾滋病患者、乙肝患者等等,由于患者的血液具有病毒,当血液与超声仪器的探头相接触时,若不及时对患者血液进行处理,会导致患者之间造成病毒交叉感染等现象的发生,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包括探头,所述探头的颈部上设有吸引头,所述吸引头的尾部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导管接口通过柔性的塑料质地的导管连接整个消毒灭菌结构组合,所述该组合由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部的消毒水箱和设置在背板下部的电热箱组成,所述电热箱上设有负压泵,所述导管接口的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泵的接入口上,所述消毒水箱下表面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消毒水箱通过电磁阀和导管连接电热箱的上部接入口。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头的前端设有筛孔吸引结构,所述吸引头的上侧设有启动按钮,所述吸引头的下侧设有弹性塑料质地的半封闭式的卡扣。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四角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背板为耐热塑料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水箱为非透明的塑料箱体,所述箱体上方设有箱盖,所述消毒水箱有一条或两条有机玻璃材质的透明视窗。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泵的出口连接电热箱箱体内部,所述电热箱内壁上设有加热盘管,所述电热箱底部设有常闭的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和处理器,所述电源分别输出连接处理器、加热盘管、负压泵和电磁阀,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盘管、负压泵和电磁阀。进一步的,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所述设备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导管连接好设备各部分,利用卡扣将吸引头固定在探头的颈部;二、在术中利用探头检测头颅病情时,当出现出血情况时,持续按下启动按钮,处理器工作,启动负压泵,吸引头将探头附近的血液及时吸走,并通过导管送至电热箱;三、电磁阀和步骤二同时间打开,保持开放状态使得消毒水箱内的消毒水留下后关闭,同时加热盘管工作,加热电热箱配合消毒水进行血液的消毒处理。四、流程结束后将处理过的血液和消毒水混合物从排水口放出,再空开启动按钮利用消毒水清理电热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实时且及时的处理带有感染风险的血液,大大降低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整体设备操作简单,且整体设计和探头组合一体,无需额外的人工消耗,且减少了无菌套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成本;此外,本设计会将有感染风险的血液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并使用利用消毒水和电热原理实现快速消毒,相比传统方法更加合理,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引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消毒结构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消毒结构组合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吸引头;11、启动按钮;12、筛孔吸引结构;13、卡扣;14、导管接口;100、电源;2、导管;200、处理器;3、背板;31、螺纹孔;4、消毒水箱;41、电磁阀;5、电热箱;51、负压泵;52、加热盘管;53、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包括探头10,探头10的颈部上设有吸引头1,吸引头1的尾部设有导管接口14,导管接口14通过柔性的塑料质地的导管2连接整个消毒灭菌结构组合,该组合由背板3和设置在背板3上部的消毒水箱4和设置在背板3下部的电热箱5组成,电热箱5上设有负压泵51,导管接口14的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泵51的接入口上,消毒水箱4下表面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41消毒水箱4通过电磁阀41和导管2连接电热箱5的上部接入口。吸引头1的前端设有筛孔吸引结构12,吸引头1的上侧设有启动按钮11,吸引头1的下侧设有弹性塑料质地的半封闭式的卡扣13。背板3的四角上均设有螺纹孔31,背板3为耐热塑料材质,背板3带着消毒水箱4和电热箱5等设备固定在病人头部位置,且本设计可作为一项固定设备整合进入颅内手术的超声探测的操作中去。消毒水箱4为非透明的塑料箱体,箱体上方设有箱盖,消毒水箱4有一条或两条有机玻璃材质的透明视窗。非透明的塑料箱体避免消毒水见光分解,透明视窗可用于观察消毒的存量。负压泵51的出口连接电热箱5箱体内部,电热箱5内壁上设有加热盘管52,电热箱5底部设有常闭的排水口53,排水口用于排除处理后的水。设备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100和处理器200,电源100分别输出连接处理器200、加热盘管52、负压泵51和电磁阀41,处理器20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盘管52、负压泵51和电磁阀41。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设备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导管2连接好设备各部分,利用卡扣13将吸引头1固定在探头10的颈部;二、在术中利用探头10检测头颅病情时,当出现出血情况时,持续按下启动按钮11,处理器200工作,启动负压泵51,吸引头1将探头10附近的血液及时吸走,并通过导管送至电热箱5;三、电磁阀41和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包括探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0)的颈部上设有吸引头(1),所述吸引头(1)的尾部设有导管接口(14),所述导管接口(14)通过柔性的塑料质地的导管(2)连接整个消毒灭菌结构组合,所述该组合由背板(3)和设置在背板(3)上部的消毒水箱(4)和设置在背板(3)下部的电热箱(5)组成,所述电热箱(5)上设有负压泵(51),所述导管接口(14)的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泵(51)的接入口上,所述消毒水箱(4)下表面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41)所述消毒水箱(4)通过电磁阀(41)和导管(2)连接电热箱(5)的上部接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包括探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0)的颈部上设有吸引头(1),所述吸引头(1)的尾部设有导管接口(14),所述导管接口(14)通过柔性的塑料质地的导管(2)连接整个消毒灭菌结构组合,所述该组合由背板(3)和设置在背板(3)上部的消毒水箱(4)和设置在背板(3)下部的电热箱(5)组成,所述电热箱(5)上设有负压泵(51),所述导管接口(14)的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泵(51)的接入口上,所述消毒水箱(4)下表面出水口处设有电磁阀(41)所述消毒水箱(4)通过电磁阀(41)和导管(2)连接电热箱(5)的上部接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1)的前端设有筛孔吸引结构(12),所述吸引头(1)的上侧设有启动按钮(11),所述吸引头(1)的下侧设有弹性塑料质地的半封闭式的卡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的四角上均设有螺纹孔(31),所述背板(3)为耐热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术中超声防交叉感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水箱(4)为非透明的塑料箱体,所述箱体上方设有箱盖,所述消毒水箱(4)有一条或两条有机玻璃材质的透明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梅王玉海何黎民沈秋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