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声接收器电机以及声接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32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30
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声接收器电机以及声接收器。线圈轴包括:线圈支承部件,其具有在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电枢通路;第一凸缘,其在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一端从线圈支承部件延伸;第二凸缘,其在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二端从线圈支承部件延伸,线圈支承部件在第一和第二凸缘之间支承线圈;肩部,其设置在第一凸缘的一侧,第一凸缘位于肩部与线圈支承部件之间;第一电端子,其一部分嵌入肩部且另一部分在电枢通路的一侧从肩部延伸;第二电端子,其一部分嵌入肩部且另一部分在电枢通路的另一侧从肩部延伸,第一和第二电端子电隔离;凹部,其形成在第一凸缘中第一电端子与第二电端子之间的位置处,使得线圈的线从肩部到达线圈支承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声接收器电机以及声接收器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声接收器电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和声接收器电机以及声接收器。
技术介绍
诸如助听器、耳机、个人音频头戴式耳机的很多听力设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声接收器。这样的声接收器总体上包括壳体或外壳,所述外壳包含振膜,该振膜将所述外壳的内部划分成前腔容积和后腔容积。位于后腔容积中的电机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具有用于设置电枢(簧片)的通路。所述电枢具有固定于轭铁的静止端和可移动地设置在由轭铁支承的磁体之间的另一端。驱动杆或连杆(link)将电枢联接至振膜。在工作中,施加于线圈的电信号使电枢在磁体之间振动。振动的电枢使得振膜移动,导致从外壳的前腔容积中的孔发出声音。在一些声接收器中,线圈包括围绕线轴缠绕的绝缘线,所述线轴具有供电枢延伸的通路。但是,围绕线圈轴缠绕线圈并且将线圈的线连接至端子非常费力并且成本较高。制造声接收器的所有这些限制严重影响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必须克服这些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被设计为克服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些技术限制。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该线圈轴包括线圈支承部件,该线圈支承部件具有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电枢通路;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一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其中,所述线圈支承部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支承线圈;肩部,该肩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肩部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之间;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一侧的第一电端子,该第一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一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另一侧的第二电端子,该第二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二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所述第二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端子电隔离;以及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中所述第一电端子与所述第二电端子之间的位置处,使得所述线圈的线从所述肩部到达所述线圈支承部件。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第一凸缘的靠近所述第二电端子的端部包括切除部,所述切除部被配置成为所述线圈提供通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肩部包括壁部,所述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成角度地延伸,其中,所述壁部和所述凹部为所述线圈的线提供通路。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所述线圈支承部件、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肩部形成单个部件。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的部分相对于所述肩部突出。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方面,所述第一电端子和所述第二电端子的嵌入所述肩部的部分具有锚定构造。本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声接收器电机,该声接收器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多个方面的线圈轴;线圈,所述线圈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缠绕在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承部件上,其中,所述线圈的一端穿过所述凹部并通过所述肩部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端子,并且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端子;电枢,所述电枢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线圈轴所提供的电枢通路;轭铁,所述轭铁保持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分隔开特定间隙,其中,所述电枢的不可移动部分被固定至所述轭铁,并且所述电枢的可移动部分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间隙中。本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声接收器,该生接收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声接收器电机;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将所述外壳分隔成后腔容积和包括音孔的前腔容积的振膜,其中,所述声接收器电机被设置在所述后腔容积中;以及将所述振膜与所述电枢的所述可移动部分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有点将变得明显:图1例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线圈轴的一侧的立体图。图2例示了图1的线圈轴的另一侧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图1的线圈轴的侧视图。图4例示了所述线圈轴的电端子的构造的立体图和所述电端子的放大图。图5例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线圈轴的声接收器电机的横截面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出于简单和清楚的目的而示出图中的要素。将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表达具有与在他们相对应的探究学习方面相一致的普通含义,除非在本文中阐述了特定含义。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可以具体实现为很多不同的形式,在附图中示出并在本文中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要理解,本公开应被视为本技术的原理的示例,并且并不旨在将本技术的宽泛方面限制为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阐述了多个特定细节以便于提供本技术的更加全面的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可以在不受限于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技术。另一方面,以框图形式而不是详细地示出了公知结构和装置,以便于避免使本技术模糊。图1例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线圈轴的一侧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轴100包括线圈支承部件101(在稍后的图3和图4中也示为101)、第一凸缘102、第二凸缘103、肩部104以及两个电端子105a和105b。在之后的阶段中,该线圈轴100将与电枢(此处未示出)组装以形成声接收器电机。如图1所示,线圈支承部件101限定了这样的尺寸,即,该尺寸能够支承要围绕线圈支承部件缠绕的线圈106。此外,线圈支承部件101还限定了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沿着线圈轴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该内部空间在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分别具有孔,使得该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线圈支承部件101被设置在线圈轴100的第一凸缘102与第二凸缘103之间。线圈轴100的第一凸缘102在线圈支承部件101的第一端处从线圈支承部件横向延伸,并且该线圈轴的第二凸缘103在线圈支承部件101的第二端处从线圈支承部件横向延伸。第一凸缘102与第二凸缘103中的每一方都具有与线圈支承部件101的孔基本对准的孔,并且第一和第二凸缘与线圈支承部件一起形成电枢通路107的一部分。在组装工序中,线圈轴100与电枢按照使得电枢通路107允许电枢通过的方式组装在一起。肩部104经由第一凸缘102附接至线圈支承部件101。如图所示,肩部104包括沿着线圈轴100的长度方向从肩部104的主体平行地向外延伸的两个臂部。这两个臂部隔着电枢通路107彼此相对。也就是说,第一电端子105a位于电枢通路107的一侧,而第二电端子105b位于电枢通路107的另一侧。第一电端子105a的一部分被嵌入肩部中,并且更具体地,嵌入肩部的相应一个臂部中,并且从该嵌入部分向外延伸。类似地,第二电端子105b的一部分被嵌入肩部中,更具体地,嵌入肩部的相应的另一个臂部中,并且从该嵌入部分向外延伸。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彼此电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其特征在于,该线圈轴包括:/n线圈支承部件,该线圈支承部件具有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电枢通路;/n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一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n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其中,所述线圈支承部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支承线圈;/n肩部,该肩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肩部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之间;/n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一侧的第一电端子,该第一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一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n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另一侧的第二电端子,该第二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二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所述第二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端子电隔离;以及/n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上所述第一电端子与所述第二电端子之间的位置处,使得所述线圈的线从所述肩部到达所述线圈支承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声接收器的线圈轴,其特征在于,该线圈轴包括:
线圈支承部件,该线圈支承部件具有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电枢通路;
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一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
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在所述线圈支承部件的所述第二端处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延伸,其中,所述线圈支承部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支承线圈;
肩部,该肩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肩部与所述线圈支承部件之间;
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一侧的第一电端子,该第一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一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
位于所述电枢通路的另一侧的第二电端子,该第二电端子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肩部,并且所述第二电端子的另一部分从所述肩部延伸,所述第二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端子电隔离;以及
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凸缘上所述第一电端子与所述第二电端子之间的位置处,使得所述线圈的线从所述肩部到达所述线圈支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的靠近所述第二电端子的端部包括切除部,所述切除部被配置成为所述线圈的线提供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包括壁部,所述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成角度地延伸,其中,所述壁部和所述凹部为所述线圈的线提供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楼氏IPC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马来西亚;M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