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14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包括防雷器模组、底座与管理单元模组,所述防雷器模组及所述管理单元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管理单元模组设置在所述防雷器模组后端,所述防雷器模组包括多个防雷器本体,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所述插头适于插入所述插口中,以使所述防雷器本体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该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安装与更换方便,且能够在防雷器出现损坏后,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防雷器的是一种用来保护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种保护电器。现有防雷器一般是一对一进行保护,即一个防雷器对应保护一个电器,在使用时,直接将需保护电器与防雷器连接,再将防雷器安装于电箱内。当遭遇雷击时,该防雷器立即短路,将突波引导至接地线,避免突波破坏电器。但是,防雷器短路之后,会失去再次防雷击的能力,需要拆换防雷器后才能继续供电,而现有的防雷器结构复杂,更换不便;而且用户也很难察觉是由于雷击造成的断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安装与更换方便,且能够在防雷器出现损坏后,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包括防雷器模组、底座与管理单元模组,所述防雷器模组及所述管理单元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管理单元模组设置在所述防雷器模组后端,所述防雷器模组包括多个防雷器本体,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所述插头适于插入所述插口中,以使所述防雷器本体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形成有第一凸起部,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块适配的第一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形成有第二凸起部,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凸起部侧面形成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块适配的第二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器本体一端前端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防雷器本体后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适配的第一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单元模组前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适配的第二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防雷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的后端形成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块适配的第三限位槽。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在防雷器本体下端设置插头,并在底座上设置与防雷器本体适配的插口,以使得防雷器本体能够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底座上,安装方便,同时配合设置的管理单元模组,能够实时获知防雷器本体的情况,以方便使用者在防雷器本体出现损坏时及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去除防雷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管理模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管理防雷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管理防雷器本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0、防雷器模组;11、防雷器本体;111、插头;112、第一凸起部;1121、第一卡块;113、第二凸起部;1131、第二卡块;114、第一限位槽;115、第一限位块;20、底座;21、第一底座;22、第二底座;221、插口;222、第一卡槽;2221、第一安装槽;223、第二卡槽;2231、第二安装槽;224、第三限位块;30、管理模组单元;31、第二限位槽;32、第三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包括防雷器模组10、底座20与管理单元模组,防雷器模组10及管理单元模组安装于底座20上,且管理单元模组设置在防雷器模组10后端,防雷器模组10包括多个防雷器本体11,防雷器本体11下端设置有插头111,底座20上设置有与插头111适配的插口221,插口221与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插头111适于插入插口221中,以使防雷器本体11与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使用时,将防雷器本体11下端的插头111对准插口221插入,以使防雷器本体11与管理单元模组电连接,以方便管理单元模组实时获知防雷器本体11的情况,当防雷器本体11出现损坏时,管理单元模组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更换。本申请通过在防雷器本体11下端设置插头111,并在底座20上设置与防雷器本体11适配的插口221,以使得防雷器本体11能够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底座20上,安装方便,同时配合设置的管理单元模组,能够实时获知防雷器本体11的情况,以方便使用者在防雷器本体11出现损坏时及时更换。具体地,防雷器本体11下端形成有第一凸起部112,底座2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12适配的第一安装槽2221,第一凸起部112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块1121,第一安装槽2221的槽壁形成有与第一卡块1121适配的第一卡槽222。在使用时,将第一凸起部112装入第一安装槽2221,以使得防雷器本体11与底座20卡扣配合,提高防雷器本体11的稳定性,避免防雷器本体11从底座20上掉下,同时,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12侧面的第一卡块1121能够与第一卡槽222配合,以方便第一凸起部112装入第一安装槽2221后,为第一凸起部112进行校准,避免防雷装置本体装歪,影响其他防雷器本体11的安装。此外,为进一步提高防雷器本体11与底座20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以及牢固性,防雷器本体11下端形成有第二凸起部113,底座20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凸起部113适配的第二安装槽2231,第二凸起部113侧面形成有第二卡块1131,第二安装槽2231的槽壁形成有与第二卡块1131适配的第二卡槽223。在使用时,将第二凸起部113装入第二安装槽2231,以使得防雷器本体11与底座20卡扣配合,提高防雷器本体11的稳定性,避免防雷器本体11从底座20上掉下,同时,形成于第二凸起部113侧面的第二卡块1131能够与第二卡槽223配合,以方便第二凸起部113装入第二安装槽2231后,为第二凸起部113进行校准,避免防雷装置本体装歪。通过设置的第一凸起部112与第二凸起部113以及第一安装槽2221与第二安装槽2231,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雷器本体11与底座20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以及牢固性。此外,防雷器本体11一端前端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14,防雷器本体11后端形成有与第一限位槽114适配的第一限位块115,在将多个防雷器本体11装入底座20时,设置在相邻防雷器本体11上的第一限位块115能够嵌入另一防雷器本体11上的第一限位槽114中,以方便多个防雷器本体11之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器模组、底座与管理单元模组,所述防雷器模组及所述管理单元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管理单元模组设置在所述防雷器模组后端,所述防雷器模组包括多个防雷器本体,相邻所述防雷器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所述插头适于插入所述插口中,以使所述防雷器本体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器模组、底座与管理单元模组,所述防雷器模组及所述管理单元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管理单元模组设置在所述防雷器模组后端,所述防雷器模组包括多个防雷器本体,相邻所述防雷器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设置有插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所述插头适于插入所述插口中,以使所述防雷器本体与所述管理单元模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器本体下端形成有第一凸起部,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块适配的第一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器与管理单元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拓牌倍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