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06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其中,一种RFID标签,包括基层、天线、芯片、胶层、以及标签纸,所述天线和芯片均位于基层上,所述胶层位于芯片远离基层的一侧,所述标签纸位于胶层远离芯片的一侧,且通过不干胶与胶层粘接,所述标签纸设置有多片标签单元,且多片述标签单元之间通过不干胶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张标签纸,使得RFID标签可以多次循环利用,降低的RFID标签的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标签
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RFID标签。
技术介绍
电子RFID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与传统识别技术(二维码、条形码等)相比,RFID技术具有标示唯一、信息容量大、读取快捷方便、多RFID标签读取、可进行数据加密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物品跟踪、航空行李分拣、工厂装配流水线、汽车防盗、电子票证、动物管理、商品防伪等领域。RFID系统包括读写器、RFID标签,一个完整RFID标签包括RFID标签天线和RFID标签芯片及将它们模塑的外部树脂,RFID标签芯片具有发送接收部、控制部和存储器。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固有的识别代码(唯一ID),读写器对RFID标签的唯一ID的读出,借助RFID标签用天线通过无线通信(无线信息交换)进行,该无线信息交换有电波方式和电磁感应方式。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存储的信息量很大;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或红外在材料介质的表面读取信息。由于目前的RFID标签由于难以回收,多数均是只使用一次,应用成本占了很大部分的份量,所以RFID标签并没有在全部行业普及开。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RFID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旨在解决同一RFID标签难以重复利用、导致应用成本比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标签,包括基层、天线、芯片、胶层、以及标签纸,所述天线和芯片均位于基层上,所述胶层位于芯片远离基层的一侧,所述标签纸位于胶层远离芯片的一侧,且通过不干胶与胶层粘接,所述标签纸设置有多片标签单元,且多片所述标签单元之间通过不干胶粘接。进一步的,多片标签单元设置成相同尺寸或不同尺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RFID标签通过标签纸贴在物品表面,芯片上的内容可打印在标签纸上。物品在一个管理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将RFID标签撕下,最外层的标签单元会留在物品上,而RFID标签被回收进行下一次利用。对芯片上的内容进行删除并重新输入新的RFID标签信息,再通过标签纸的另一个标签单元即可将RFID标签继续贴在另一物品上,实现同一RFID标签的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基层;2、天线;3、芯片;4、胶层;5、标签纸;51、标签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RFID标签,包括基层1、天线2、芯片3、胶层4、以及标签纸5。天线2和芯片3均粘接在基层1朝向胶层4的表面,基层1为树脂材料,芯片3和天线2焊接。胶层4位于芯片3远离基层1的一侧,且与天线2以及芯片3粘接在一起。标签纸5位于胶层4远离芯片3的一侧,且通过不干胶与胶层4粘接。标签纸5设置有多片标签单元51,且多片标签单元51之间通过不干胶粘接。多片标签单元51可设置成相同尺寸,也可以设置或不同尺寸。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在RFID标签使用前,将物品的信息贮存在芯片3内。在使用时,RFID标签通过标签纸5贴在物品表面,芯片3上的内容可打印在标签纸5上。芯片3内的内容通过天线2与读写器进行内容交换,芯片3贮存的内容通过天线2与读写器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读写器将内芯的贮存的信息读取出来。物品在一个管理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将RFID标签撕下,最外层的标签单元51会留在物品上,而RFID标签被回收进行下一次利用。对芯片3上的内容进行删除并重新输入新的RFID标签信息,再通过标签纸5的另一个标签单元51即可将RFID标签继续贴在另一物品上,实现同一RFID标签的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的问题。可根据物品的形状,设计相应的尺寸的标签纸5。进一步提高RFID标签的回收的便捷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天线(2)、芯片(3)、胶层(4)、以及标签纸(5),所述天线(2)和芯片(3)均位于基层(1)上,所述胶层(4)位于芯片(3)远离基层(1)的一侧,所述标签纸(5)位于胶层(4)远离芯片(3)的一侧,且通过不干胶与胶层(4)粘接,所述标签纸(5)设置有多片标签单元(51),且多片所述标签单元(51)之间通过不干胶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天线(2)、芯片(3)、胶层(4)、以及标签纸(5),所述天线(2)和芯片(3)均位于基层(1)上,所述胶层(4)位于芯片(3)远离基层(1)的一侧,所述标签纸(5)位于胶层(4)远离芯片(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如筱林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佳联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