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005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包括旋钮壳,轴向开口设置;旋钮盖,与所述旋钮壳的开口活动连接;电路板,设于所述旋钮壳内部并面向所述旋钮盖设置;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包括转动对接头;所述旋钮盖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对接头装配连接的套口;压感部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包括按压头;电源,设于所述旋钮壳内底部。本申请可以通过只转动旋钮盖以使旋转编码器采集转动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一,可以通过按压并转动旋钮盖以使压感部件检测按压信号同时使旋转编码器采集转动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二,还可以通过只按压旋钮盖以使压感部件检测按压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三,三种控制信号可以使无线智能旋钮的适应性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智能旋钮
本技术涉及旋钮
,具体为一种无线智能旋钮。
技术介绍
旋钮控制器已经被各种家用电器广泛使用,而现有的旋钮控制器最多只能产生两种控制信号,例如,用于风扇的开关和风速的调节。但是随着各种电器设备的不断智能化,两种控制信号已经满足不了电器的使用需求,例如,灯具(需要控制它的开关,需要调节它的亮度,还需要调节它的灯色)。因此,如何改进旋钮的具体结构以使其产生三种以上控制信号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产生三种控制信号的无线智能旋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包括旋钮壳,轴向开口设置;旋钮盖,与所述旋钮壳的开口活动连接;电路板,设于所述旋钮壳内部并面向所述旋钮盖设置;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包括转动对接头;所述旋钮盖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对接头装配连接的套口;压感部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包括按压头;电源,设于所述旋钮壳内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壳底部设有用于拆装所述电源的电源拆装孔;所述电源拆装孔配设有底盖。作为优选,所述底盖设有卡钩;所述旋钮壳底部围绕所述电源拆装孔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连接的卡口。作为优选,所述底盖还设有辅助所述底盖转动的拆装槽。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壳包括与所述旋钮盖内周侧套接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设有一圈限位凹槽;所述旋钮盖内周侧设有能够在所述限位凹槽中轴向移动的限位凸起。作为优选,所述旋钮盖内部设有与所述按压头配合使用的限位导轨。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壳还设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指示灯。作为优选,所述旋钮盖包括盖体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旋钮壳装配连接;指握部,用于与手指接触;所述指握部呈多边形。作为优选,所述旋钮盖设有两个或多个转动区域。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壳内底部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轴向安装孔配合连接的电路板安装孔。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无线智能旋钮,可以通过只转动旋钮盖以使旋转编码器采集转动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一,可以通过按压并转动旋钮盖以使压感部件检测按压信号同时使旋转编码器采集转动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二,还可以通过只按压旋钮盖以使压感部件检测按压信号而形成控制信号三,具有三种控制信号可以使无线智能旋钮的适应性更广;且本申请的无线智能旋钮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本申请结构的无线智能旋钮信号检测效果好,使得控制信号形成更为精准,进而使本申请的无线智能旋钮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无线智能旋钮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无线智能旋钮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旋钮壳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旋钮壳套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旋钮壳与底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旋钮壳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电路板与旋转编码器、压感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旋钮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包括旋钮壳1,旋钮盖2,电路板4,旋转编码器5,压感部件6和电源7。如图4所示,旋钮壳1至少轴向一端开口设置,旋钮盖2与所述旋钮壳1的开口活动连接。具体为,所述旋钮壳1包括与所述旋钮盖2内周侧套接的套接部,旋钮盖2套装在套接部上并能够沿套接部进行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所述套接部设有一圈限位凹槽13,所述旋钮盖2内周侧设有能够在所述限位凹槽13中轴向移动的限位凸起23,限位凹槽13设有一定的轴向宽度,以使限位凸起23能够在限位凹槽13中轴向移动。限位凹槽13和限位凸起23的设置,一方面可防止旋钮盖2从旋钮壳1上脱落,另一方面可限定旋钮盖2在自然状态下相对套接部的轴向位置。旋钮盖2外周侧设有增摩条纹,用于增加手指与旋钮盖2的接触力度,便于用户转动旋钮盖2。所述旋钮盖2包括用于与所述旋钮壳1装配连接的盖体连接部,和用于与手指接触指握部。指握部除了可以是圆形外,还可以是多边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甚至可以是异形,该结构的指握部可有效提高旋钮的使用手感。另外,在旋钮壳1上可以设置指示图案或指示结构,例如指示箭头、凹点等,便于用户了解旋钮的转动程度、旋转的位置,从而提高旋钮的使用效果。电路板4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部并面向所述旋钮盖2设置。所述旋钮壳1内底部设有支撑凸起14,所述支撑凸起14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电路板4设有与所述轴向安装孔配合连接的电路板安装孔。电路板安装孔通过螺丝与轴向安装孔装配连接以使电路板4稳定。旋转编码器5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转动对接头51,所述旋钮盖2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对接头51装配连接的套口21。转动对接头51与套口21周向限位连接,当旋钮盖2转动时,会带动转动对接头51相对转动,此时,旋转编码器5会采集转动对接头51的转动信号,并将转动信号发送给电路板4。压感部件6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按压头61。压感部件6可以是无自锁按钮;或者,压感部件6可以是还包括弹簧和压感传感器。本申请对压感部件6的数量及排布方式不做限制,可以是采用两个压感部件6并对称设置在电路板4上。当按压旋钮盖2时,压感部件6会检测到按压信号,并将按压信号发送给电路板4。另外,所述旋钮盖2内部设有与所述按压头61配合使用的限位导轨22。限位导轨22呈环状,在旋钮盖2进行按压旋转时,压感部件6位置是不动的,旋钮盖2相对按压头61进行旋转滑动,限位导轨22的设置可减小旋钮盖2相对按压头61旋转的影响,可避免按压头61随势发生扭转。此时,电路板4会同时接收到旋转编码器5采集到的转动信号和压感部件6检测到的按压信号。电源7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底部,用于给电路板4、旋转编码器5、压感部件6进行供电。电源7可以是纽扣电池,也可以是可充电锂电池。另外,旋钮壳1底部设有用于拆装所述电源7的电源拆装孔11,所述电源拆装孔11配设有底盖3。所述底盖3设有卡钩31,所述旋钮壳1底部围绕所述电源拆装孔11设有与所述卡钩31配合连接的卡口12。所述底盖3还设有辅助所述底盖3转动的拆装槽32。拆装槽32可以呈长条形。底盖3拆卸时,使用工具插入拆装槽32中,然后转动工具以使底盖3转动,底盖3的卡钩31会对应从卡口12的窄端转动至卡口12的宽端,从而与卡口12分开,实现底盖3与旋钮壳1的拆卸。底盖3拆卸时,将底盖3的卡钩31插入卡口12的宽端,然后使用工具插入拆装槽32并转动工具以使底盖3转动,底盖3的卡钩31会对应从卡口12的宽端转动至卡口12的窄端,实现底盖3与旋钮壳1的安装。当然,底盖3与旋钮壳1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拆装,例如螺钉。如有需求,旋钮壳1底部也可以不设置底盖3,即封闭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钮壳(1),轴向开口设置;/n旋钮盖(2),与所述旋钮壳(1)的开口活动连接;/n电路板(4),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部并面向所述旋钮盖(2)设置;/n旋转编码器(5),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转动对接头(51);所述旋钮盖(2)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对接头(51)装配连接的套口(21);/n压感部件(6),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按压头(61);/n电源(7),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钮壳(1),轴向开口设置;
旋钮盖(2),与所述旋钮壳(1)的开口活动连接;
电路板(4),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部并面向所述旋钮盖(2)设置;
旋转编码器(5),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转动对接头(51);所述旋钮盖(2)内部设有与所述转动对接头(51)装配连接的套口(21);
压感部件(6),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包括按压头(61);
电源(7),设于所述旋钮壳(1)内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壳(1)底部设有用于拆装所述电源(7)的电源拆装孔(11);
所述电源拆装孔(11)配设有底盖(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3)设有卡钩(31);所述旋钮壳(1)底部围绕所述电源拆装孔(11)设有与所述卡钩(31)配合连接的卡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3)还设有辅助所述底盖(3)转动的拆装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达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