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顶部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固定基座之间通过沉孔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第一V形槽,所述盖板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V形槽,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光纤组,所述底板与盖板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基座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基座顶部、固定盖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光纤组位于固定块之间,更加准确的将光纤安装在V形槽内,对光纤组尾部进行固定,避免光纤被拉扯掉,在光纤阵列在安装使用时进行保护,不易受到损坏,增加光纤阵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阵列基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属于光纤通信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用于信息通信的不断发展,光纤阵列作为图像信息传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如今光收发模块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对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于分组件的尺寸和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该光纤阵列安装到机器上时,容易出现安装角度调整不固定等现象造成的串扰(即两根相邻光纤发出的光束之间的散射和反射相互影响),对光纤阵列的性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光纤阵列在使用时若是拉扯光纤,容易导致光纤的断裂,不利于对光纤阵列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阵列基座,更加准确的将光纤安装在V形槽内,对光纤组尾部进行固定,避免光纤被拉扯掉,在光纤阵列在安装使用时进行保护,不易受到损坏,增加光纤阵列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顶部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固定基座之间通过沉孔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开设有第一V形槽,所述盖板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V形槽,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光纤组,所述底板与盖板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基座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基座顶部、固定盖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光纤组位于固定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顶部、固定盖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盖板、固定块均位于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V形槽与第二V形槽相对应,且所述第一V形槽与第二V形槽的数量与光纤组内光纤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高度与底板和盖板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位于底板左侧,所述固定块上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且所述光纤组位于橡胶垫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固定盖,将光纤阵列安装在固定基座与固定盖内,在光纤阵列在安装使用时进行保护,不易受到损坏,增加光纤阵列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盖板,将光纤组内每根光纤放入底板上的每个第一V形槽内,在盖上盖板,将光纤夹固在盖板与底板之间,方便进行安装;3、通过设置固定杆,保证在安装时底板不会移动,便于光纤的放置,同时盖上盖板时更加准确,保证每个第二V形槽与第一V形槽相对应,确保光纤处于第二V形槽与第一V形槽内;4、通过设置固定块,在固定盖与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后,让盖板与底板更加精密,同时固定块相互接触,从而将光纤组夹固,避免拉扯光纤时导致安装后的光纤从V形槽内被拉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纤阵列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光纤阵列基座的固定基座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光纤阵列基座的底板与盖板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光纤阵列基座的固定块截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基座;2、固定盖;3、沉孔螺钉;4、底板;5、盖板;6、第一V形槽;7、第二V形槽;8、光纤组;9、固定孔;10、固定杆;11、固定块;12、安装耳;13、凹槽;14、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包括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设置有固定盖2,所述固定盖2与固定基座1之间通过沉孔螺钉3固定连接,将光纤阵列安装在固定基座1与固定盖2内,在光纤阵列在安装使用时进行保护,不易受到损坏,增加光纤阵列使用寿命,所述固定基座1内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顶部设置有盖板5,所述底板4上均匀开设有第一V形槽6,所述盖板5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V形槽7,所述底板4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光纤组8,将光纤组8内每根光纤放入底板4上的每个第一V形槽6内,在盖上盖板5,将光纤夹固在盖板5与底板4之间,方便进行安装,所述底板4与盖板5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固定基座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设置于固定孔9内,保证在安装时底板4不会移动,便于光纤的放置,同时盖上盖板5时更加准确,保证每个第二V形槽7与第一V形槽6相对应,确保光纤处于第二V形槽7与第一V形槽6相内,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固定盖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光纤组8位于固定块11之间,在固定盖2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后,让盖板5与底板4更加精密,同时固定块11相互接触,从而将光纤组8夹固,避免拉扯光纤时导致安装后的光纤从V形槽内被拉出。更具体而言,所述固定基座1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安装耳12,所述安装耳12上开设有安装孔,便于将光纤阵列安装在仪器内,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固定盖2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3,所述底板4、盖板5、固定块11均位于凹槽13内,所述第一V形槽6与第二V形槽7相对应,且所述第一V形槽6与第二V形槽7的数量与光纤组8内光纤的数量相同,所述固定杆10的高度与底板4和盖板5的高度相同,所述固定块11位于底板4左侧,所述固定块11上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且所述光纤组8位于橡胶垫14内。实施例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V形槽6、第二V形槽7内设置有粘胶,在安装时直接将胶点到第一V形槽6、第二V形槽7内,再放入光纤组8,最后贴合,避免了空胶现象;因为为分体结构,没有结构内应力,在极限环境下避免开裂,寿命及性能更优良。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把底板4放在固定基座1内,将光纤组8内每根光纤放入底板4上的每个第一V形槽6内,使盖板5上固定孔9穿过固定杆10与底板4贴合,将光纤夹固在第二V形槽7与第一V形槽6内,再将固定盖2与固定基座1固定连接后,让盖板5与底板4更加精密,同时固定块11相互接触,从而将光纤组8夹固,在光纤阵列在安装使用时进行保护,不易受到损坏,增加光纤阵列使用寿命。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包括固定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设置有固定盖(2),所述固定盖(2)与固定基座(1)之间通过沉孔螺钉(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基座(1)内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顶部设置有盖板(5),所述底板(4)上均匀开设有第一V形槽(6),所述盖板(5)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V形槽(7),所述底板(4)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光纤组(8),所述底板(4)与盖板(5)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固定基座(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设置于固定孔(9)内,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固定盖(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光纤组(8)位于固定块(1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包括固定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设置有固定盖(2),所述固定盖(2)与固定基座(1)之间通过沉孔螺钉(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基座(1)内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顶部设置有盖板(5),所述底板(4)上均匀开设有第一V形槽(6),所述盖板(5)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V形槽(7),所述底板(4)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光纤组(8),所述底板(4)与盖板(5)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固定基座(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设置于固定孔(9)内,所述固定基座(1)顶部、固定盖(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光纤组(8)位于固定块(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阵列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安装耳(12),所述安装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剑,童静,张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