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及其与插座的插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991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上的信号提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检测识别电路;壳体的前端固定有绝缘保护座,该绝缘保护座上设有用于顶开插座安全防护门并伸入插座插孔中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于第一插头中固定有第一天线,第一天线与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提示模组与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与插座的插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巧妙,检测方便,无需自检,省时省力,能通过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协力顶开安全防护门,使得第一天线能更加靠近插座中的带电体,保证测量准确性,亦适用于没有安全防护门的插座,易于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及其与插座的插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零火线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及其与插座的插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插座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其中,两孔插座的零火线接线易混淆,由于正常开关是控制火线,如果接线错误,关上开关只是断了零线,火线依然通电,则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同时,有的电器对零火线的接入有要求不能接反,若接反会达不到某些功能,甚至对电器产生危害;因此在插座安装完成、重要电器件使用前以及维修作业时,往往需要对国标两孔插座进行检测。目前,非接触式可检测电压的装置都是单插头的,新3C强制认证颁布以后,新的国标插座都带有安全保护门,为了安全,在使用时需要同时对两孔内的安全保护门施力才能打开该安全保护门;因此市面上的单插头测电压装置无法插入新国标插座的插孔中,难以检测到有效的电压信号,需要借助一种专用的工具,打开插座安全保护门才能检测到电压,此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另外,使用测电压装置检测插座时,使用现有的单插头测电压装置,需要轮流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分别测试插座两孔零火线感应信号的状态,人为对比指示状态效果来区分插座的零火线;检测效率低,再加上应用于新国标插座时,单插头测电压装置需要借助专用工具才得以打开安全保护门,无疑操作的繁琐程度进一步增加;其次,为维修人员配置的检测装置必须带有自检功能,增加成本,否则,由于单插头测电压装置自身的故障在插入火线孔中而没有响应的提醒,使作业人员误以为此孔接的是零线,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及其与插座的插接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上的信号提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检测识别电路;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有绝缘保护座,该绝缘保护座上设有用于顶开插座安全防护门并伸入插座插孔中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于所述第一插头中固定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天线连接到该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中固定有第二天线;所述检测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提示模组包括火线状态指示灯和零线状态指示灯;所述火线状态指示灯、零线状态指示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火线状态指示灯内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零线状态指示灯内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火线状态指示灯、零线状态指示灯内分别还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该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为红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为绿光发光二极管。所述信号提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通过NPN型三极管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该NPN型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且其集电极、基极分别与所述蜂鸣器、微控制单元的第五输出端连接。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与插座的插接结构,所述插座包括设置在该插座外壳上的火线端插孔、零线端插孔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火线端插孔、零线端插孔设置的接火线导电体、接零线导电体;对应所述火线端插孔、零线端插孔还设有安全防护门;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共同顶开该安全防护门并分别插置于所述火线端插孔、零线端插孔中;所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的首端分别贴近所述接火线导电体、接零线导电体。于绝缘保护座上对应所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间设有深度限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检测方便,无需自检,能通过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协力顶开安全防护门,使得第一天线能更加靠近插座中的带电体,保证测量准确性,且无需借助本装置外的其他工具,针对新国标插座的检测流程简便,省时省力;另外,针对没有安全防护门的插座,本装置同样能适用,能满足广大客户的使用需求,易于普及;再者,通过第二天线的设置,配合第一天线可同时检测到插座火线端、零线端的测量数据,提高检测效率。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识别电路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与插座的插接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与插座插接状态的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该壳体1上的信号提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壳体1内的检测识别电路;所述壳体1的前端固定有绝缘保护座3,该绝缘保护座3上设有用于顶开插座安全防护门并伸入插座插孔中的第一插头31、第二插头32;于所述第一插头31中固定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该第一插头31、第二插头32是相互独立的,根据安全防护门的打开原理,设置有该第二插头32,使得在检测时,能通过第一插头31、第二插头32协力顶开安全防护门,使得第一天线能更加靠近插座中的带电体,保证测量准确性,且无需借助本装置外的其他工具,针对新国标插座的检测流程简便,省时省力;另外,针对没有安全防护门的插座,由于插座本来就具有两个插孔,本装置同样能适用,能满足广大客户的使用需求,易于普及。所述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2;所述第一天线连接到该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第一天线探测到电压信号输送到该第一模数转换器,通过第一模数转换器将第一天线探测到的电压信号实施模数转换,再输送至微控制单元2;微控制单元2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控制信号提示模组作出相应的反馈。所述第二插头32中固定有第二天线;所述检测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2;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具体地,通过第二天线的设置,配合第一天线可同时检测到插座火线端、零线端的测量数据,一是在检测插座是否存在异常时,无需像常规的只有单插头的测电压装置,至少进行两次测量才能获得火线端和零线端信号;二是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同时测量,即使使用者疏忽大意,在没有给本装置上电或是本系统的供电电源发生故障等情况下直接用于测量,本装置只是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通过信号提示模组给使用者反馈;不会因没有反馈而给使用者带来例如此插座开线开路等误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上的信号提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检测识别电路;/n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有绝缘保护座,该绝缘保护座上设有用于顶开插座安全防护门并伸入插座插孔中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n于所述第一插头中固定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上的信号提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检测识别电路;
所述壳体的前端固定有绝缘保护座,该绝缘保护座上设有用于顶开插座安全防护门并伸入插座插孔中的第一插头、第二插头;
于所述第一插头中固定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识别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连接到该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提示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中固定有第二天线;
所述检测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天线连接至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提示模组包括火线状态指示灯和零线状态指示灯;
所述火线状态指示灯、零线状态指示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状态指示灯内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零线状态指示灯内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坤廖勇龙基智卢永松谢添富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