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内部螺装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板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两组所述辅助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该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通过第一液压缸、放置板、滚珠轴承、连接轴、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连接板和限位柱的配合作用,可以使测量设备进行上下的移动,通过上支柱、下支柱、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管、第三螺纹杆和固定球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使装置更稳定,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架
,具体为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地质测量的任务是测量地质图,因此也叫地质制图或者叫地质填图,也就是用一定比例尺和各种花纹符号,把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反映在平面图上,地质测量工作是收集工作区内所有的地质资料和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对矿山的地质进行测量时,经常需要对土壤的水分含量进行测量,土壤水分含量关系着矿山地质的稳定性,通常需要防护架对测量设备进行支撑保护,现有的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结构复杂,工作人员在使测量设备进行工作时需要控制三组动力电机,操作比较繁琐,工作效率比较低,实用性较低。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21610057.3中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测量装置,该矿山地质测量装置通过一号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作用,使土壤湿度计和钻杆进行移动,又通过二号电机和三号电机使土壤湿度计再次进行移动,使土壤湿度计与土壤接触,对土壤湿度进行测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缺陷:装置设置有三组动力电机,使土壤湿度计进行移动时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内操作三组动力电机,操作比较繁琐,工作效率比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解决了装置设置有三组动力电机,使土壤湿度计进行移动时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内操作三组动力电机,操作比较繁琐,工作效率比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内部螺装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板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两组所述辅助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板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下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顶侧壁固定连接有测量设备,限位柱下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顶部内壁的左侧和顶部内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圈,所述移动圈外侧壁与限位柱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圈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头,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柱,所述上支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三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柱,所述下支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球。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内侧壁与第一螺纹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圈的材质设置为缓冲材料。优选的,所述滚珠轴承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与第一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穿过第二螺纹管顶端并且螺装至第二螺纹管顶端内部,第三螺纹杆顶端穿过第二螺纹管底端并且螺装至第二螺纹管底端内部,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与第三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转动凸块,所述转动凸块外表面粘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固定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刺头组,所述刺头组的外表面涂设有防腐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通过第一液压缸、放置板、滚珠轴承、连接轴、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管、连接板和限位柱的配合作用,可以使测量设备进行上下的移动,通过上支柱、下支柱、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管、第三螺纹杆和固定球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使装置更稳定,提高了实用性。2、该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通过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管和第三螺纹杆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装置的边角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以使装置更稳定,通过支板和辅助板的配合作用,可以对第一液压缸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液压缸、移动圈和移动头的配合作用,可以对测量设备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螺纹杆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柱部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第一螺纹管;3、第一螺纹杆;4、支板;5、辅助板;6、第一液压缸;7、放置板;8、放置槽;9、滚珠轴承;10、连接板;11、限位柱;12、第一限位槽;13、测量设备;14、第二限位槽;15、第二液压缸;16、移动圈;17、移动头;18、上支柱;19、第二螺纹杆;20、第三螺纹杆;21、第二螺纹管;22、下支柱;23、固定球;24、保护圈;25、连接轴;26、转动凸块;27、刺头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2,第一螺纹管2内部螺装有第一螺纹杆3,支撑板1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板4,支板4内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两组辅助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9,第一螺纹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限位柱11下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第一限位槽12内顶侧壁固定连接有测量设备13,限位柱11下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14顶部内壁的左侧和顶部内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第二液压缸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圈16,移动圈16外侧壁与限位柱11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圈16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头17,支撑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柱18,上支柱18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第二螺纹杆19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杆20,第二螺纹杆19和第三螺纹杆20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管21,第三螺纹杆20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柱22,下支柱2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球23。具体的,为了削弱第一螺纹管2对支撑板1的震动力,支撑板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圈24,保护圈24内侧壁与第一螺纹管2外侧壁固定连接,保护圈24的材质设置为缓冲材料,第一螺纹杆3在第一螺纹管2内部进行移动和转动时会有一定的震动,缓冲材料的保护圈24可以对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的,为了辅助第一螺纹杆3进行转动,使第一螺纹杆3可以在第一螺纹管2内部进行上下的移动,滚珠轴承9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底端与第一螺纹杆3顶端固定连接。具体的,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2),所述第一螺纹管(2)内部螺装有第一螺纹杆(3),支撑板(1)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板(4),所述支板(4)内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两组所述辅助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6),所述第一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9),所述第一螺纹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下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所述第一限位槽(12)内顶侧壁固定连接有测量设备(13),限位柱(11)下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所述第二限位槽(14)顶部内壁的左侧和顶部内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二液压缸(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圈(16),所述移动圈(16)外侧壁与限位柱(11)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圈(16)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头(17),所述支撑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柱(18),所述上支柱(18)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所述第二螺纹杆(19)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杆(20),第二螺纹杆(19)和第三螺纹杆(20)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管(21),所述第三螺纹杆(20)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柱(22),所述下支柱(2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球(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测量专用安全防护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支撑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2),所述第一螺纹管(2)内部螺装有第一螺纹杆(3),支撑板(1)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板(4),所述支板(4)内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两组所述辅助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6),所述第一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9),所述第一螺纹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下表面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所述第一限位槽(12)内顶侧壁固定连接有测量设备(13),限位柱(11)下表面四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所述第二限位槽(14)顶部内壁的左侧和顶部内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二液压缸(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圈(16),所述移动圈(16)外侧壁与限位柱(11)内侧壁紧密接触,移动圈(16)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头(17),所述支撑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柱(18),所述上支柱(18)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所述第二螺纹杆(19)下方设置有第三螺纹杆(20),第二螺纹杆(19)和第三螺纹杆(20)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管(21),所述第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睿,简震,崔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