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76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2
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包括模块外框,燃烧部件,换热部件,排风部件以及冷凝换热部件,所述模块外框内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燃烧部件,换热部件设置在燃烧部件的上方,所述排风部件以及冷凝换热部件设置于模块外框的顶部外侧,排风部件分别与冷凝换热部件和内腔连通,所述燃烧部件与换热部件之间形成燃烧室,燃烧室的外周安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该结构的保温层能够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使更多的热量与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减少燃烧部件对燃气的用量和减少热污染,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
本技术涉及燃烧模块炉领域,具体是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
技术介绍
模块炉用于给酒店、洗浴中心、游泳池和商住小区等大型场合供暖而被日渐广泛应用,现有的模块炉虽然较传统的锅炉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能效偏低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其作用是通过保温层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包括模块外框,燃烧部件,换热部件,排风部件以及冷凝换热部件,所述模块外框内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燃烧部件,换热部件设置在燃烧部件的上方,所述排风部件以及冷凝换热部件设置于模块外框的顶部外侧,排风部件分别与冷凝换热部件和内腔连通,所述燃烧部件与换热部件之间形成燃烧室,燃烧室的外周安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该结构的保温层能够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使更多的热量与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减少燃烧部件对燃气的用量和减少热污染,节能环保。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燃烧部件与换热部件之间设有至少四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多块支撑板之间构成燃烧室,排风部件与燃烧室连通,保温层安装在支撑板的内端面或外端面。所述燃烧室的外侧设有模块外框和外框底板,外框底板安装在模块外框的底部,外框底板与燃烧部件之间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对流通道,所述模块外框上开设有连通对流通道的下进气口。所述模块外框由前板,后板以及两侧板组合形成,前板、后板以及两侧板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前板、后板以及两侧板与支撑板之间构成散热层,所述前板,后板以及两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上设有若干个连通散热层的散热通孔。所述外框底板的内端面安装有保温层。所述燃烧部件包括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火排形成的火排组件以及设置于火排组件中部的一体点火针,所述火排包括底座以及面盖,所述面盖盖接于底座上,面盖上设有引火孔,相邻的面盖之间的引火孔相互对齐。所述换热部件安装在燃烧室的顶部,换热部件包括若干条端部相邻连通的换热水管,换热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火排排列方向一致。所述排风部件包括排风电机以及蜗壳,所述排风电机与蜗壳内的风轮传动连接,蜗壳的进风端与燃烧室连通,排风端与冷凝换热部件连通,排风电机与蜗壳之间还设有散热风叶。所述冷凝换热部件包括若干个可通冷水的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呈连续折弯形状;所述冷凝水管相对于排风部件的排风方向垂直设置,冷凝换热部件的出风口方向与冷凝水管的设置方向重合。所述冷凝换热部件包括壳体,壳体内相对排风部件排风端的一侧安装有迎风挡板,迎风挡板与壳体之间构成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该结构的保温层能够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使更多的热量与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减少燃烧部件对燃气的用量和减少热污染,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正视)。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正视)。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包括模块外框1,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所述模块外框1内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设置在燃烧部件2的上方,所述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设置于模块外框1的顶部外侧,排风部件4分别与冷凝换热部件5和内腔连通,所述燃烧部件2与换热部件3之间形成燃烧室6,燃烧室6的外周安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7,该结构的保温层能够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使更多的热量与换热部件进行热交换,提升了热交换效率,减少燃烧部件对燃气的用量和减少热污染,节能环保。所述燃烧部件2与换热部件3之间设有至少四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8,多块支撑板8之间构成燃烧室6,排风部件4与燃烧室6连通,保温层7安装在支撑板8的内端面或外端面,换热部件2与支撑板8可拆卸连接,为保温层提供支撑,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所述燃烧室6的外侧设有模块外框1和外框底板9,外框底板9安装在模块外框1的底部,外框底板9与燃烧部件2之间设有与燃烧室6连通的对流通道10,所述模块外框1上开设有连通对流通道的下进气口11,能够为燃烧部件2提供新的空气,使燃气燃烧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减少废气的产生。所述模块外框1由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组合形成,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7,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与支撑板8之间构成散热层16,所述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的顶部分别设有折弯部17,折弯部17上设有若干个连通散热层16的散热通孔171,能够通过散热通道降低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使燃气燃烧后减少氮氧化合物的产生,使燃烧内模块实用更加环保。所述外框底板9的内端面安装有保温层7,能够进一步减少燃烧室内热量向四周散失,提高保温效果。所述燃烧部件2包括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火排21形成的火排组件以及设置于火排组件中部的一体点火针22,所述火排21包括底座211以及面盖212,所述面盖212盖接于底座211上,面盖212上设有引火孔2121,相邻的面盖212之间的引火孔2121相互对齐。所述火排21的数量为二十二个或者二十五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述换热部件3安装在燃烧室6的顶部,换热部件3包括若干条端部相邻连通的换热水管31,换热水管3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火排21排列方向一致,能够增加换热水管3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排风部件4包括排风电机41以及蜗壳42,所述排风电机41与蜗壳42内的风轮43传动连接,蜗壳42的进风端421与燃烧室6连通,排风端422与冷凝换热部件5连通,排风电机41与蜗壳42之间还设有散热风叶44,排风电机41在带动风轮43转动的同时也带动散热风叶44转动,散热风叶44产生的气流吹向排风电机41,从而为排风电机41降温,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冷凝换热部件5包括若干个可通冷水的冷凝水管51,所述冷凝水管51呈连续折弯形状;提高了冷凝水管51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所述冷凝水管51相对于排风部件4的排风方向垂直设置,冷凝换热部件5的出风口52方向与冷凝水管51的设置方向重合,使高温烟气在冷凝换热部件5内发生转向,从而增加了换热时间,使预热效果更好。所述冷凝换热部件5包括壳体53,壳体53内相对排风部件4排风端422的一侧安装有迎风挡板54,迎风挡板54与壳体53之间构成隔热层55,由于高温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包括模块外框(1),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所述模块外框(1)内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设置在燃烧部件(2)的上方,所述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设置于模块外框(1)的顶部外侧,排风部件(4)分别与冷凝换热部件(5)和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部件(2)与换热部件(3)之间形成燃烧室(6),模块外框(1)上安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包括模块外框(1),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所述模块外框(1)内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燃烧部件(2),换热部件(3)设置在燃烧部件(2)的上方,所述排风部件(4)以及冷凝换热部件(5)设置于模块外框(1)的顶部外侧,排风部件(4)分别与冷凝换热部件(5)和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与换热部件(3)之间形成燃烧室(6),模块外框(1)上安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与换热部件(3)之间设有至少四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8),多块支撑板(8)之间构成燃烧室(6),排风部件(4)与燃烧室(6)连通,保温层(7)安装在支撑板(8)的内端面或外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6)的外侧设有模块外框(1)和外框底板(9),外框底板(9)安装在模块外框(1)的底部,外框底板(9)与燃烧部件(2)之间设有与燃烧室(6)连通的对流通道(10),所述模块外框(1)上开设有连通对流通道的下进气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外框(1)由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组合形成,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7),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与支撑板(8)之间构成散热层(16),所述前板(13)、后板(14)以及两侧板(15)的顶部分别设有折弯部(17),折弯部(17)上设有若干个连通散热层(16)的散热通孔(17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设有保温结构的燃烧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普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