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45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行星轮,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行星轮处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螺丝,安装板上开设有供锁紧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轴承,行星轮套在轴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星轮固定稳定牢靠,不易偏心,且安装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逃生背包领域,更具体的说设计一种逃生背包中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用地的紧张致使高层楼房越来越多,在高楼层发生火灾等灾难危情时,人们撤离事故现场的方式十分有限,而且危险系数很高,在此背景下,诞生了高楼层缓降逃生设备。如申请号为20181033723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缓降器及具有该缓降器的逃生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间转动固定有绳卷筒和转轴,所述绳卷筒套设在所述转轴周向外侧,所述绳卷筒上设有内齿圈,所述绳卷筒周向内壁向周向内侧延伸以形成有待接触凸起,一个安装板内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轴线与转轴轴线平行设置,且第一齿轮轴上固定有行星轮,所述转轴上套设固定有摩擦块保持架及与行星轮相配合的太阳轮,所述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所述摩擦块保持架周向外缘设有开口朝向周向外侧的缺口,所述摩擦块设置于所述缺口内。其行星轮是通过第一齿轮轴安装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其并未公开具体安装结构,而如何将行星轮能够安装稳定及安装方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轮固定稳定牢靠,不易偏心,且安装方便快速的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行星轮,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行星轮处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螺丝,安装板上开设有供锁紧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轴承,行星轮套在轴承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对应通孔处设置有沉槽,所述固定柱一端伸入沉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位,第一轴承安装位一侧设置有外挡环,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设置有第一C形卡环,所述行星轮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安装位,第二轴承安装位一侧设置有内挡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设置有第二C形卡环,所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位于第一轴承安装位和第二轴承安装位处。进一步的所述外挡环和内挡环分别位于轴承轴向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外挡环与固定柱一体铸造成型,所述内挡环与行星轮一体铸造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紧螺丝将固定柱牢牢的固定在安装板上,利用轴承使行星轮顺利的转动,行星轮转动时摩擦阻力小,且固定柱固定牢靠,行星轮始终能够与转轴轴线保持平行转动稳定;外挡环和内挡环的设置可方便对轴承进行安装定位,轴承触碰到外挡环和内挡环后即可安装第一C形卡环和第二C形卡环,安装更加快速,对安装工人的技术要求低,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缓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无安装板);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缓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行星轮安装结构的爆炸视图。附图标记:1、太阳轮;2、行星轮;28、第二环槽;3、安装板;34、通孔;35、沉槽;4、锁紧螺丝;5、固定柱;59、第一环槽;6、轴承;7、外挡环;8、第二C形卡环;9、第一C形卡环;10、内挡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一种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3和行星轮2,所述安装板3上对应行星轮2处设置有固定柱5,固定柱5一端与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锁紧螺丝4,安装板3上开设有供锁紧螺丝4穿过的通孔34,所述固定柱5上套设有轴承6,行星轮2套在轴承6上。固定柱5内具有螺孔,固定柱5通过锁紧螺丝4牢牢地固定在安装板3上,防止固定柱5发生倾斜,行星轮2与固定柱5之间通过轴承6连接,行星轮2转动时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安装板3上对应通孔34处设置有沉槽35,所述固定柱5一端伸入沉槽35内,由于固定柱5仅单边进行固定,另一端实际为悬空状态,在安装板3上增设沉槽35,沉槽35的尺寸与固定柱5的直径相当,即固定柱5能够顺利放入沉槽35内,放入后固定柱5的外壁恰好紧贴沉槽35的内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柱5伸入沉槽35的一端为圆柱状,固定柱5的端面为垂直于轴线的平面,那么在经过锁紧螺丝4固定后,固定柱5的一个端面与安装板3紧贴,同时固定柱5的外壁将与沉槽35的内壁紧贴,增加固定柱5与安装板3的接触面及固定面,使固定柱5更加稳定,行星轮2能够始终与太阳轮1保持轴线平行。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固定柱5上设置有第一轴承6安装位,第一轴承6安装位一侧设置有外挡环7,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环槽59,第一环槽59内设置有第一C形卡环9,所述行星轮2上设置有第二轴承6安装位,第二轴承6安装位一侧设置有内挡环10,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环槽28,第二环槽28内设置有第二C形卡环8,所述轴承6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位于第一轴承6安装位和第二轴承6安装位处。在安装时,首先以轴承6与固定柱5进行组装为例,将轴承6套入固定柱5上,并向内压装至轴承6的内圈抵触到外挡环7,此时轴承6即完全处于第一轴承6安装位内,而后即可快速的将第一C形卡环9卡入第一环槽59,在轴向两侧均将轴承6的内圈进行固定;同理在轴承6与行星轮2组装时,将行星轮2套入轴承6上,并向内压装至轴承6的外圈抵触到内挡环10,此时轴承6完全处于第二轴承6安装位内,而后即可快速的将第二C形卡环8卡入第二环槽28,完成行星轮2、轴承6和固定柱5的组装过程,完成后,将整体通过锁紧螺丝4固定在安装板3上即可。第一C形卡环9和第二C形卡环8在分别卡入第一环槽59和第二环槽28后部分伸出第一环槽59和第二环槽28。本实施例中采用内挡环10和外挡环7进行限定轴承6的安装位置,可在安装时采用机械快速的压装,无需采用额外的距离控制机构,如利用气压对轴承6和固定柱5组装时,将轴承6固定在夹具上,并将固定柱5一端部分插入轴承6内,而后利用气缸挤压固定柱5,使其不断插入轴承6内,直至不再移动,此时即轴承6到达预定为止,安装更加快速,对轴承6的安装位置控制更加准确,在轴承6的内径与固定柱5的外径尺寸相当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行星轮处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螺丝,安装板上开设有供锁紧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轴承,行星轮套在轴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行星轮处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螺丝,安装板上开设有供锁紧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轴承,行星轮套在轴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对应通孔处设置有沉槽,所述固定柱一端伸入沉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降装置的行星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位,第一轴承安装位一侧设置有外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家安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