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3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流体计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包括底座和泵套,底座上开有通槽,通槽上活动设有活动座,活动座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定位柱相连接,活动座相对通槽的一端上相应开设有定位通孔以供定位柱穿过,底座相对通槽的另一侧开有弧形滑孔,活动座相对通槽的另一端上相应设有用于穿过弧形滑孔锁定活动座的紧固件,通槽远离定位座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座以定位柱为支点在弧形滑孔上摆动,从而改变泵套相对阀芯的夹角,调节机构包括有千分尺以及在弧形滑孔外缘刻有刻度,使得夹角调节准确,由于使用的使手动调节的方式,不存在缺少电源时而无法调节角度额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控角度注液泵
本技术涉及控制流体计量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
技术介绍
注液泵广泛应用在电解液、酸、碱、胶水、试剂等行业。注液泵液体流量的大小与泵套相对于阀芯的夹角有关,夹角角度越大,流量越大。现有技术中,要调节泵套相对阀芯的夹角时,采取的方案是将泵套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可供连接板绕着转动的销轴,再通过直线电机驱动连接板,进而带动泵套绕着销轴转动,从而实现泵套相对阀芯夹角的调节。这种调节机构,存在两点缺陷:一、在直线电机启动或者电机长期运转后,直线电机会产生振动,导致夹角调节不准确;二、使用直线电机进行调节,对注液泵的使用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需提供电源,当缺少电源时,无法调节泵套摆动的角度,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泵套摆动角度调节精度高并且不受使用场地限制、使用方便的注液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角度精准调节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场地限制的注液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包括底座和泵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有通槽,通槽上活动设有活动座,泵套固定安装在活动座上,活动座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定位柱相连接,定位柱位于底座相对通槽的一侧,活动座相对通槽的一端上相应开设有定位通孔以供定位柱穿过,底座相对通槽的另一侧开有弧形滑孔,活动座相对通槽的另一端上相应设有用于穿过弧形滑孔锁定活动座的紧固件,通槽远离定位座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座以定位柱为支点在弧形滑孔上摆动的调节机构。所述紧固件包括带帽螺栓和调节套,带帽螺栓穿过活动座并通过垫片锁紧在活动座的表面上,调节套开有与带帽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弧形滑孔朝底座的底部方向并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顶制调节套的凸台,凸台与底座的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调节套的腔室。所述弧形滑孔的顶端外缘上刻有刻度。所述调节机构为固定座、千分尺和连接头,千分尺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固定套筒、穿设在固定套筒内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并套设在固定套筒外端面的微分筒,连接杆通过所述的连接头与活动座连接。所述活动座上开有与泵套固定连接的凹槽,泵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体。所述泵套内套设有活塞体和阀芯,活塞体的外侧两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活塞体内设有阀腔,阀芯安装在阀腔内。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活塞体和泵套连接设有用于驱动阀芯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且另一端开有注液缺口。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连接件,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安装在联轴器上的关节轴承以及穿设在关节轴承内的阀芯连接轴,阀芯连接轴的另一端与阀芯连接。所述联轴器的上方设有防护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座以定位柱为支点在弧形滑孔上摆动,从而改变泵套相对阀芯的夹角,调节机构包括有千分尺以及在弧形滑孔外缘刻有刻度,使得夹角调节准确,由于使用的使手动调节的方式,不受使用场地的限制,不存在缺少电源时而无法调节角度额情况,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的俯视图。图4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的仰视图。图5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的立体图一。图6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不含防护罩)的立体图。图7为可调控角度注液泵的立体图二。图8为底座、活动座、紧固件、定位柱和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底座、活动座、紧固件、定位柱和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一。图10为底座、活动座、紧固件、定位柱和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二。图11为泵套、活塞体和阀芯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旋转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底座,2、泵套,3、通槽,4、活动座,5、定位柱,6、定位通孔,7、弧形滑孔,8、紧固件,81、带帽螺栓,82、调节套,83、垫片,9、安装孔,10、刻度,11、凸台,12、腔室,13、固定座,14、连接头,15、固定套筒,16、连接杆,17、微分筒,18、凹槽,19、凸体,20、活塞体,21、阀芯,22、进液口,23、出液口,24、注液缺口,25、旋转驱动电机,26、联轴器,27、关节轴承,28、阀芯连接轴,29、安装板,30、电机支撑座,31、防护罩,32、感应片,33、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10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包括底座1和泵套2,底座1上开有通槽3,通槽3上活动设有活动座4,泵套2固定安装在活动座4上,活动座4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定位柱5相连接,定位柱5位于底座1相对通槽3的一侧,活动座4相对通槽3的一端上相应开设有定位通孔6以供定位柱5穿过,底座1相对通槽3的另一侧开有弧形滑孔7,活动座4相对通槽3的另一端上相应设有用于穿过弧形滑孔7锁定活动座4的紧固件8,紧固件8包括带帽螺栓81和调节套82,带帽螺栓81穿过活动座4并通过垫片83锁紧在活动座4的表面上,调节套82开有与带帽螺栓8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活动座4上相应开有用于带帽螺栓81穿过的安装孔9。弧形滑孔7的顶端外缘上刻有刻度10。弧形滑孔7朝底座1的底部方向并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顶制调节套82的凸台11,凸台11与底座1的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调节套82的腔室12。通槽3远离定位座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座4以定位柱5为支点在弧形滑孔7上摆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为固定座13、千分尺和连接头14,千分尺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3上的固定套筒15、穿设在固定套筒15内的连接杆16以及与连接杆16一端固定连接并套设在固定套筒15外端面的微分筒17,连接杆16通过连接头14与活动座4连接。固定套筒15上设有基准刻度线,微分筒17的表面上设于微分刻度线,连接杆16与底座1垂直设置。调整角度前,先拧松带帽螺栓81与调节套82之间的连接,通过旋转微分筒17,拉动连接杆16在固定套筒15内水平移动,由于连接杆16通过连接头14与活动座4连接,进而带动活动座4以其一端连接的定位柱5为支点,使活动座4的尾端能够沿着弧形滑孔7进行左右摆动,从而调整了活动座4相对定位柱5的角度,泵套2固定安装在活动座4上,从而实现了泵套2相对阀芯21的夹角。同时,由于弧形滑孔7外缘设置的刻度10,加上千分尺的精确距离调整,使得调整的夹角角度更加精准。调整完成后,拧紧带帽螺栓81和调节套82,锁定活动座4。活动座4上开有与泵套2固定连接的凹槽18,泵套2的底部设有与凹槽18相适配的凸体19。如图11所示,泵套2内套设有活塞体20和阀芯21,活塞体20的外侧两端设有进液口22和出液口23,活塞体20内设有阀腔,阀芯21安装在阀腔内。阀芯21的一端穿过活塞体20和泵套2连接设有用于驱动阀芯21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且另一端开有注液缺口2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包括底座和泵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有通槽,通槽上活动设有活动座,泵套固定安装在活动座上,活动座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定位柱相连接,定位柱位于底座相对通槽的一侧,活动座相对通槽的一端上相应开设有定位通孔以供定位柱穿过,底座相对通槽的另一侧开有弧形滑孔,活动座相对通槽的另一端上相应设有用于穿过弧形滑孔锁定活动座的紧固件,通槽远离定位座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座以定位柱为支点在弧形滑孔上摆动的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包括底座和泵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有通槽,通槽上活动设有活动座,泵套固定安装在活动座上,活动座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定位柱相连接,定位柱位于底座相对通槽的一侧,活动座相对通槽的一端上相应开设有定位通孔以供定位柱穿过,底座相对通槽的另一侧开有弧形滑孔,活动座相对通槽的另一端上相应设有用于穿过弧形滑孔锁定活动座的紧固件,通槽远离定位座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座以定位柱为支点在弧形滑孔上摆动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带帽螺栓和调节套,带帽螺栓穿过活动座并通过垫片锁紧在活动座的表面上,调节套开有与带帽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孔朝底座的底部方向并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顶制调节套的凸台,凸台与底座的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调节套的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孔的顶端外缘上刻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角度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炳伶李寿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克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