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3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马达,该马达包括: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线圈,套设于所述马达载体外;外壳,套设在所述线圈外;支撑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马达载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磁铁,围绕在所述线圈外,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用于产生磁场;其中,在为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可以在所述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进而将原有技术中的镜头的镜筒舍去,有效减小了摄像头模组的马达的尺寸,即也减小了摄像头模组尺寸,以留有足够空间放置其他组件,有利于小型设备降低体积的同时,保障各器件结构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马达。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摄像头模组中采用镜头、马达,通过将镜头与马达的载体之间通过螺纹结构锁付连接,实现该马达的载体推动镜头做上下运动使镜头到达成像最清晰的位置,完成自动调焦动作。但是,由于现有的摄像头模组中组件过多,造成模组尺寸过大,模组尺寸过大使得小型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相对减小,进而影响小型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屏占比。而小型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屏占比是影响小型电子设备外观获得好感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如何减小摄像头模组尺寸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摄像头模组及其马达。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包括: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线圈,套设于所述马达载体外;外壳,套设在所述线圈外;支撑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马达载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磁铁,围绕在所述线圈外,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用于产生磁场;其中,在为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可以在所述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载体具体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侧设置卡位,每个所述卡位用于承载对应的镜片。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载体具体为塑胶载体。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马达载体、所述线圈、所述支撑弹片和所述磁铁都封装在内。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中部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中部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于透光。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弹片包括: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马达载体的上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上端;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马达载体的下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具体包括:多个磁石,所述多个磁石围绕在所述线圈外均匀排布,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感光芯片、线路基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马达;所述马达底部粘附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感光芯片粘附于所述线路基板中部,所述支架底部粘附于所述线路基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粘附于所述支架中部。进一步地,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线路基板通过信号线连接,用于实现信号传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包括: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线圈,套设于马达载体外;外壳,套设于线圈外,支撑弹片,一端连接马达载体,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部;磁铁,围绕在线圈外,且固定于外壳内侧,用于产生磁场;其中,在为该线圈通电时,线圈可以在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进而将原有技术中的镜头的镜筒舍去,有效减小了摄像头模组的马达的尺寸,即也减小了摄像头模组尺寸,以留有足够空间放置其他组件,有利于小型设备降低体积的同时,保障各器件结构的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以用于驱动镜头的移动,实现调焦的目的,可以应用于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如图1所示,该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包括:马达载体101,用于承载多层镜片;线圈102,套设于马达载体外;外壳,套设于线圈102外;支撑弹片,一端连接马达载体101,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部;磁铁105,围绕在线圈102外,且固定于该外壳103内侧,该磁铁105用于产生磁场;其中,在为该线圈102通电时,该线圈102可以在磁铁105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由于该马达中设置马达载体101,该马达载体101直接承载镜片,舍去现有的承载镜片的镜筒结构,有效减小了组件数量,进而为屏幕节省有效空间,有利于小型设备降低体积的同时,保障各器件结构的性能。在该马达载体101外套设线圈102,在该线圈102外围绕设置磁铁105,且磁铁105固定于外壳103内部,由于外壳是固定的,在外壳内部与马达载体101之间通过支撑弹片连接,线圈102通电之后,在磁铁105产生的磁场中会进行垂直该磁场方向的移动。具体地,在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时,该线圈102垂直磁场方向以垂直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该马达载体101也沿垂直向上移动;在通入第二方向的电流时,该线圈102垂直磁场方向以垂直向下移动,同时带动马达载体101也沿垂直向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实现对镜头的调焦。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马达载体101具体为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内侧设置卡位,每个卡位用于承载对应的的镜片,以对每层镜片实现隔离。该马达载体101具体为塑胶载体,通过塑胶注塑形成。外壳包括:上壳体1031和底座1032,底座1032与上壳体1031的底端连接,具体可以是卡扣或者胶水粘附。该上壳体1031中部开设第一通孔,且底座1032中部也开设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用于透光。该外壳具体用于将马达载体101、线圈102、支撑弹片104和磁铁105都封装在内。当然,该外壳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固定马达其它组件,比如,固定磁铁105,固定支撑弹片104。该支撑弹片包括:第一弹簧1041,一端连接于马达载体101的上端,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部上端;第二弹簧1042,一端连接于马达载体101的下端,另一端固定于外壳内部下端。采用两个弹簧,对马达载体101进行支撑固定,使其在移动中保持平稳移动。该磁铁105具体包括:多个磁石,多个磁石围绕在线圈102外均匀排布,且固定于外壳内侧。多个磁石为成对存在,以提供相应的磁场。采用上述的马达对镜片进行控制时,相较于传统有镜筒的结构来说,省去的对镜头初始位置的调整过程,即原有对镜筒的旋转扭动过程,该初始位置在该马达载体101中已经就位,进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包括: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线圈,套设于马达载体外;外壳,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n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n线圈,套设于所述马达载体外;/n外壳,套设在所述线圈外;/n支撑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马达载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n磁铁,围绕在所述线圈外,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用于产生磁场;/n其中,在为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可以在所述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载体,用于承载多层镜片;
线圈,套设于所述马达载体外;
外壳,套设在所述线圈外;
支撑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马达载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
磁铁,围绕在所述线圈外,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用于产生磁场;
其中,在为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可以在所述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移动,以达到调焦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具体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侧设置卡位,每个所述卡位用于承载对应的镜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具体为塑胶载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上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连接,用于将所述马达载体、所述线圈、所述支撑弹片和所述磁铁都封装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中部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中部开设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兵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