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92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9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更快实现故障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网络
,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建设成本低、性能高的网络成为科研方向。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基于随机拓扑的网络满足了减少网络建设成本的需求和设备不定期更新对灵活性的需求,是建设物联网的首选方案。然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复合体系中,网络故障是灾难性的。尤其是近些年来连接网络的设备数目高速增长,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日常用品都将配备微控制器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递信息。通常来讲,为了保证连通性和规模,大量的物联网网关需要投入使用,这些网关产生的大量数据,使系统故障次数不可避免地随之增加。随着物联网设备渗透入日常生活中,如果不事先考虑到故障应对机制,必将带来重大损失。目前,大多数的传统物联网系统都有重启机制以应对故障。在故障发生时,能够从根节点重启,自动从非正常工作状态中恢复过来。但这样的方法导致网络故障恢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快进行故障恢复的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一种网络故障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上述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通过第一通信传输方式与故障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得到通过第二通信传输方式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跳段距离值,从而确定目标传输路径进行通信,即网络节点支持多种通信传输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种通信传输技术的限制,在检测到故障时,可以通过选择其他通信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节省数据传输时间,能够更快进行故障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生故障时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持的通信传输方式的数量与概率之间的函数曲线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总量和平均网络吞吐量的函数曲线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总量和平均数据包延迟的函数曲线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提供的网络故障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包括根节点102、相邻节点104和当前节点106。根节点102、相邻节点104和当前节点106均为物联网设备。根节点102和相邻节点104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一个路由设备、物联网网关等不限于此。当前节点106可以是服务器、路由设备、物联网网关或者终端等。根节点102和相邻节点104支持至少一种通信传输方式。当前节点支持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相邻节点104也可作为当前节点,那么根节点102和当前节点106均为相邻节点104的相邻节点。相邻节点和当前节点均是相对的概念。其中,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图2是一个物联网系统。图2中包括根节点、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节点5和其他节点。其中,以当前节点为节点4为例,那么相邻节点为节点1、节点5和其他节点。以当前节点为节点2为例,则节点2的相邻节点为根节点和节点5。<n,h,t>为跳段距离计算信息,其中n为当前节点的节点标识,h为跳段距离值,t为通信传输方式标识。例如,<0,0,t1>则为节点0与根节点之间,通过通信传输方式t1的跳段距离值为0。<1,1,t1>则为节点1与根节点之间,通过通信传输方式t1的跳段距离值为1。节点1可通过t1通信传输方式与根节点进行通信,节点2可通过t2传输方式与根节点进行通信,节点3可通过t1传输方式与根节点通信。以当前节点为节点5为例,那么节点5到达根节点的传输路径就可以是节点5采用通信传输方式t2→节点2→根节点,或者节点5采用t1通信传输方式→节点3→根节点。那么,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可能不相同,也可能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当前节点106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2,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n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n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n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6 CN 201910983147X1.一种网络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是与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
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所述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
从所述第二跳段距离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目标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目标传输路径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与故障节点相关的跳段距离值,得到第二跳段距离值,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相邻节点为发生故障的故障节点时,确定与所述故障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通信传输方式;
从所述第一跳段距离值中,排除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传输方式与所述故障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所对应的跳段距离值,得到通过第二通信传输方式与所述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跳段距离值,其中,所述第二通信传输方式与所述第一通信传输方式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通信传输方式的数量为一种时,从所述根节点重启物联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第一跳段距离值,包括:
获取至少两种通信传输方式中,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跳段距离计算信息;
向每种所述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相邻节点发送对应的所述跳段距离计算信息,得到与所述相邻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所对应的参考跳段距离值;
获取所述相邻节点与所述根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所对应的目标跳段距离值;
根据所述参考跳段距离值和所述目标跳段距离值,得到每种通信传输方式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华辉樊凯盛斌李佳佳严睿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