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5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置埋件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位于幕墙底部对应的结构梁上方,结构梁两侧分别为一体浇筑而成的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后置埋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结构梁顶面上的锚固钢板和用于连接拉索的耳板;锚固钢板的固定端水平伸至上结构板上,并通过对拉螺栓与上结构板固定,相对的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结构梁边沿,悬挑端下方垂直设置有连接侧板,连接侧板板面贴合结构梁的侧立面设置,并通过水平植筋与结构梁连接固定;耳板位于结构梁上方的锚固钢板上,底部与锚固钢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耳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劲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拔力不小于300KN,耐久性好,结构简单,施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后置埋件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幕墙工程施工中,受主体结构施工、后期幕墙二次深化、变更等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需对幕墙埋件进行部分后置处理;普通玻璃幕墙埋件由于抗拔力较小,采用简单的机械锚栓就可以达到结构受力要求;但对于索结构幕墙,其拉索两端需要分别与主体结构连接,或穿设在主体结构内,或者与主体结构上的埋件连接,但是这里埋件承受的抗拔力较大,传统机械锚栓后置埋件无法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水平植筋、化学锚栓无法达到耐久性要求。在体育场中,幕墙底部靠近看台区设置,用于连接拉索的后置埋件设置难度更大,埋件可承受的抗拔力非常有限,导致索结构幕墙在大型体育场中的应用极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拔力不小于300KN,耐久性好,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的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机械锚栓固定的后置埋件可以承受的抗拔力有限,而水平植筋连接耐久性较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位于幕墙底部对应的结构梁上方,结构梁两侧分别为一体浇筑而成的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结构梁的上表面与上结构板的上表面平齐设置;后置埋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结构梁顶面上的锚固钢板和用于连接拉索的耳板;锚固钢板的固定端水平伸至上结构板上,并通过对拉螺栓与上结构板固定,相对的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结构梁边沿,悬挑端下方垂直设置有连接侧板,连接侧板板面贴合结构梁的侧立面设置,并通过水平植筋与结构梁连接固定;耳板位于结构梁上方的锚固钢板上,底部与锚固钢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耳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劲肋板。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锚固钢板为厚度不小于45mm的矩形钢板,对拉螺栓沿结构梁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竖直向下依次穿过锚固钢板和上结构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与上结构板之间设置有方形钢垫板。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锚固钢板伸出结构梁边沿的长度不超过锚固钢板长度的0.3倍。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侧板为矩形钢板,水平植筋穿过连接侧板后锚入结构梁内,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锚入结构梁内的水平植筋长度不小于结构梁宽度的1/2。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植筋与结构梁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上结构板与下结构板板面高差的1/3,且水平植筋与连接侧板下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连接侧板宽度的1/3。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侧板与锚固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锚固钢板的悬挑端通过竖向植筋与下结构板固定,锚固钢板与下结构板之间填充有灌浆料,竖向植筋竖直向下依次穿过锚固钢板和灌浆料后锚入下结构板内。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植筋锚入下结构板内的长度不小于下结构板厚度的4/5,顶端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受力清晰,采用转换钢梁的形式将后置埋件所受到的拉拔力分配到两侧结构板上,由锚固钢板承受拉索张拉产生的弯矩,避免在结构梁上直接打孔削弱梁截面,破坏梁钢筋,同时增加抗剪的连接侧板固定于梁侧,可大大提高后置埋件的抗拔力,足可达到300KN以上,可满足索结构幕墙中拉索的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后置埋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后置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结构梁;2-上结构板;3-下结构板;4-锚固钢板;5-耳板;51-加劲肋板;6-连接侧板;61-加强板;7-对拉螺栓;8-水平植筋;91-灌浆料;92-竖向植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位于幕墙底部对应的结构梁1上方,结构梁1两侧分别为一体浇筑而成的上结构板2和下结构板3,结构梁1的上表面与上结构板2的上表面平齐设置;后置埋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结构梁1顶面上的锚固钢板4和用于连接拉索的耳板5。如图2所示,锚固钢板4为厚度不小于45mm的矩形钢板,固定端水平伸至上结构板2上,并通过对拉螺栓7与上结构板2固定,对拉螺栓7竖直向下依次穿过锚固钢板4和上结构板2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对拉螺栓7沿结构梁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相邻对拉螺栓7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m,螺母与上结构板2之间设置有方形钢垫板,避免螺母对上结构板2造成机械损伤;相对的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结构梁1边沿,锚固钢板4伸出结构梁1边沿的长度不超过锚固钢板4长度的0.3倍;悬挑端下方垂直设置有连接侧板6,连接侧板6为厚度不小于12mm的矩形钢板,板面贴合结构梁1的侧立面设置,连接侧板6的长度不大于锚固钢板4的宽度,连接侧板6通过水平植筋8与结构梁1连接固定,水平植筋8穿过连接侧板6后锚入结构梁1内,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锚入结构梁1内的水平植筋8长度不小于结构梁1宽度的1/2,水平植筋8与结构梁1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上结构板2与下结构板3板面高差的1/3,且水平植筋8与连接侧板6下边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连接侧板6宽度的1/3,连接侧板6与锚固钢板4之间设置有加强板61,加强板61为厚度不小于8mm的矩形钢板,垂直于锚固钢板4板面和连接侧板6板面设置,并焊接固定。如图3所示,耳板5位于结构梁1上方的锚固钢板4上,底部与锚固钢板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耳板5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劲肋板51。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大后置埋件的抗拔力,可以在锚固钢板4的悬挑端下填充灌浆料91,如图4所示,将悬挑端与下结构板3之间填满,将连接侧板6和加强板61封堵在灌浆料91中,同时,锚固钢板4的悬挑端通过竖向植筋92与下结构板3固定,竖向植筋92竖直向下依次穿过锚固钢板4和灌浆料91后锚入下结构板3内,锚入下结构板3内的长度不小于下结构板3厚度的4/5,顶端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技术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后置埋件的设置位置;步骤二、使用电锤钻钻孔,清理孔壁,除尘;步骤三、在钻孔内注入植筋胶,并插入植筋至锚入深度;步骤四、凝胶固化及养护,在固化前不能扰动植筋;步骤五、安装锚固钢板4,在锚固钢板4上对应开设孔洞,对应套入植筋内,并通过螺母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位于幕墙底部对应的结构梁(1)上方,其特征在于:结构梁(1)两侧分别为一体浇筑而成的上结构板(2)和下结构板(3),结构梁(1)的上表面与上结构板(2)的上表面平齐设置;后置埋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结构梁(1)顶面上的锚固钢板(4)和用于连接拉索的耳板(5);锚固钢板(4)的固定端水平伸至上结构板(2)上,并通过对拉螺栓(7)与上结构板(2)固定,相对的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结构梁(1)边沿,悬挑端下方垂直设置有连接侧板(6),连接侧板(6)板面贴合结构梁(1)的侧立面设置,并通过水平植筋(8)与结构梁(1)连接固定;耳板(5)位于结构梁(1)上方的锚固钢板(4)上,底部与锚固钢板(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耳板(5)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劲肋板(5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位于幕墙底部对应的结构梁(1)上方,其特征在于:结构梁(1)两侧分别为一体浇筑而成的上结构板(2)和下结构板(3),结构梁(1)的上表面与上结构板(2)的上表面平齐设置;后置埋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结构梁(1)顶面上的锚固钢板(4)和用于连接拉索的耳板(5);锚固钢板(4)的固定端水平伸至上结构板(2)上,并通过对拉螺栓(7)与上结构板(2)固定,相对的悬挑端水平向外伸出结构梁(1)边沿,悬挑端下方垂直设置有连接侧板(6),连接侧板(6)板面贴合结构梁(1)的侧立面设置,并通过水平植筋(8)与结构梁(1)连接固定;耳板(5)位于结构梁(1)上方的锚固钢板(4)上,底部与锚固钢板(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耳板(5)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劲肋板(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板(4)为厚度不小于45mm的矩形钢板,对拉螺栓(7)沿结构梁(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竖直向下依次穿过锚固钢板(4)和上结构板(2)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上结构板(2)之间设置有方形钢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索结构幕墙的后置埋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板(4)伸出结构梁(1)边沿的长度不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黎春张林萌闫德华陈云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