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905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挂墙板、主体结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按一定间距设有预埋连接件,预埋连接件包括锚固钢板和端板锚固钢筋,端板锚固钢筋贯穿锚固钢板后焊接连接,端板锚固钢筋、锚固钢板焊接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端板锚固钢筋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结构中,外挂墙板的底部设有螺纹盲孔,顶部设有伸出的预埋插筋,上、下层外挂墙板通过螺纹盲孔与预埋插筋灌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钢筋碰撞、避免外漏腐蚀、防水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外挂墙板是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混凝土外挂墙板。工厂预制外挂墙板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减小劳动力,应用范围日渐广泛。目前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连接钢筋后浇混凝土的线支承连接,二是预埋钢件后通过钢转接件及螺栓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点支承连接。在沿海地区,常规外挂墙板采用的钢连接件长时间外露易锈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影响室内美观。采用点支承连接的外挂墙板施工方法为先主体后挂板,构造复杂,对施工拼装精度要求很高。而采用线支承连接的外挂墙板连接钢筋易与主体结构钢筋碰撞,且挂于框架梁时连接钢筋无法完全避开梁端加密区,对主体结构计算刚度影响较大,达不到预期的安全度和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点构造简明、生产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挂墙板、主体结构,所述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按一定间距设有预埋连接件,所述的预埋连接件包括锚固钢板和端板锚固钢筋,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贯穿锚固钢板后焊接连接,端板锚固钢筋、锚固钢板焊接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的外挂墙板的底部设有多个螺纹盲孔,所述的外挂墙板的顶部设有与螺纹盲孔对应的预埋插筋,该预埋插筋的一端固定在外挂墙板中,另一端从外挂墙板的顶部伸出,上层外挂墙板与本层外挂墙板连接时,本层外挂墙板的预埋插筋插入上层外挂墙板的螺纹盲孔中。优选地,本层外挂墙板的预埋插筋插入处于上层外挂墙板的螺纹盲孔中,采用灌入灌浆料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优选地,外挂墙板的侧壁设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出浆口分别与螺纹盲孔连通。优选地,上层外挂墙板与本层外挂墙板的连接处设有水平缝隙,该水平缝隙的两端设有用以进行封堵防水的密封材料件与封堵砂浆。优选地,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的另一端与主体结构浇筑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的钢筋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锚固钢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的尺寸与端板锚固钢筋的钢筋主体的截面尺寸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的密封材料件包括MS改性硅烷或PE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采用预埋连接件进行连接,避开了与主体结构钢筋发生碰撞的问题,施工便捷,可减轻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2、外挂墙板的下端设有螺纹盲孔,与下层外挂墙板伸出的预埋插筋灌浆连接,其功能为平面外约束作用,避免采用钢件连接造成的外露锈蚀;3、螺纹盲孔与预埋插筋进行灌浆连接,并利用密封材料和封堵砂浆进行上、下两层外挂墙板的水平缝隙的封堵,通过合理的间距布置,可避免螺纹盲孔灌浆过程中,螺纹盲孔之间的水平接缝存在未灌实、未连成整体的情况,水平缝处为企口形成构造防水,利用密封材料构造材料防水,利用灌浆料形成结构防水,组成三种组合防水措施,防水效果更好;4、本技术的连接节点结构可适应建筑设计时立面效果对外挂墙板接缝位置的要求,在保证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的情况下可在任意高度设缝,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预埋连接件的锚固钢板与端板锚固钢筋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墙竖缝导水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1、本层外挂墙板,2、锚固钢板,3、端板锚固钢筋,4、主体结构,5、预埋插筋,6、密封材料件,7、封堵砂浆,8、灌浆料,9、螺纹盲孔,10、进浆口,11、出浆口,12、水平缝隙,13、附加板缝粘结剂,14、导流管,15、竖缝,16、上层外挂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外挂墙板1、16,主体结构4,预埋连接件,预埋插筋5,螺纹盲孔9,密封材料件6。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4连接。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4的连接处按一定间距布置预埋连接件,后浇混凝土固定连接,其间距由预制外挂墙板的大小、受力情况和连接件承载力确定。其中,连接件抗剪承载力A应大于外挂墙板竖向地震荷载B和重力荷载C的基本组合,其荷载与预制外挂墙板的重量(大小)有关。受力分析计算所需连接件的数量后,等间距均匀布置在外挂墙板上。预埋连接件为锚固钢板2,其规格由与其焊接的端板锚固钢筋3排布形式和受力情况确定。端板锚固钢筋3的钢筋主体为圆柱体结构,其端部的锚固板为直径大于钢筋主体、长度小于钢筋主体的圆柱体结构。锚固钢板2上设有圆孔,圆孔的尺寸与端板锚固钢筋3的钢筋主体的截面尺寸相匹配。端板锚固钢筋3穿过锚固钢板2的圆孔后焊接;预埋连接件保证荷载传递满足设计要求,能适应施工过程中允许存在的施工误差和构件制作偏差。端板锚固钢筋3、锚固钢板2焊接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端板锚固钢筋3与主体结构4浇筑连接。各外挂墙板的底部设有若干数量的螺纹盲孔9,各外挂墙板的侧壁设有进浆口10和出浆口11,进浆口10、出浆口11分别与螺纹盲孔9连通。外挂墙板的上端设有预埋插筋5,该预埋插筋5的一端固定在外挂墙板中,另一端从外挂墙板1、16的上端伸出。两层外挂墙板连接时,本层外挂墙板1通过预埋插筋5插入上层外挂墙板16的螺纹盲孔9中,并通过进浆口10灌入灌浆料8来实现连接。其功能为平面外约束作用,避免采用钢件连接造成的外露锈蚀。本层外挂墙板1与上层外挂墙板16之间的水平缝隙12的两端采用密封材料件6与封堵砂浆7进行封堵。密封材料件6可采用MS改性硅烷、PE棒等等。本技术的安装过程为:将端板锚固钢筋3穿过锚固钢板2的圆孔后焊接,加工完成后清除锚固钢筋3、锚固钢板2的金属毛刺,表面做除油、除锈,刷防锈漆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外挂墙板吊装后先用垫片和斜撑调节标高并固定,后将其上端的端板锚固钢筋3与主体结构4浇筑连接。一层的外挂墙板与另一层的外挂墙板之间的竖缝15贴有密封材料和耐火材料,且可设置导流管14和引水口进行防水,导流管14可使用附加板缝粘结剂13。密封材料可采用如MS改性硅烷、PE棒、中性硅酮密封胶、聚氨酯等,耐火材料可采用防火保温砂浆等。端板锚固钢筋3与主体结构4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本层外挂墙板1的预埋插筋5插入处于上层外挂墙板16的螺纹盲孔9中,实现本层与上层外挂墙板的连接。通过螺纹盲孔进9的进浆口10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挂墙板、主体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4)的连接处按一定间距设有预埋连接件,所述的预埋连接件包括锚固钢板(2)和端板锚固钢筋(3),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3)贯穿锚固钢板(2)后焊接连接,端板锚固钢筋(3)、锚固钢板(2)焊接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结构(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挂墙板、主体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4)的连接处按一定间距设有预埋连接件,所述的预埋连接件包括锚固钢板(2)和端板锚固钢筋(3),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3)贯穿锚固钢板(2)后焊接连接,端板锚固钢筋(3)、锚固钢板(2)焊接后预埋在外挂墙板上,所述的端板锚固钢筋(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结构(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挂墙板的底部设有多个螺纹盲孔(9),所述的外挂墙板的顶部设有与螺纹盲孔(9)对应的预埋插筋(5),该预埋插筋(5)的一端固定在外挂墙板中,另一端从外挂墙板的顶部伸出,上层外挂墙板(16)与本层外挂墙板(1)连接时,本层外挂墙板(1)的预埋插筋(5)插入上层外挂墙板(16)的螺纹盲孔(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本层外挂墙板(1)的预埋插筋(5)插入处于上层外挂墙板(16)的螺纹盲孔(9)中,采用灌入灌浆料(8)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磊王曦曹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