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88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根据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采用目标滤波核对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多个背光分区各自的目标背光控制值;根据目标背光控制值控制对应的背光分区的背光亮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避免背光分布不均匀或显示画面中物体附近的光晕较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系统中可以采用miniLED(小发光二极管)做背光源。为了解决LCD显示的漏光问题,基于多分区miniLED的localdimming(分区调光)技术,渐渐被重视。LCD可以采用均一的全局背光,或全局背光控制,对于显示画面进行统一的背光处理。但由于LCD自身存在的漏光问题,使得暗色或黑色背景的显示不够纯净,达不到纯黑的效果,整体画面的对比度较低。为了提升LCD的显示效果,可以采用分区调光技术。根据画面中不同的亮暗场景,对背光的不同分区进行独立的分区调整。在较亮的画面区域提高背光亮度,在较暗的画面区域降低背光亮度。从而使得暗处的画面更暗,与纯黑接近,亮处的画面更亮,纯色的显示更加鲜明,达到更高的对比度效果。相关技术中,在背光的分区数量不够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背光亮暗不均的问题。改善该缺点的方法是对分区的背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使得不同分区之间的背光分布更为均匀。但是,仍然存在背光分布不均匀或画面中物体附近的光晕较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多个所述图像分区与多个所述背光分区一一对应;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多个背光分区各自的目标背光控制值;根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值控制对应的背光分区的背光亮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包括:接收对第一选项的第一选择信息;所述第一选项用于从至少两个图像显示模式中选出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根据所述第一选择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包括:识别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内容;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内容以及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图像内容与图像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包括:接收对第二选项的第二选择信息;所述第二选项用于从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对应的至少两个滤波核尺寸参数中选出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根据所述第二选择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滤波核尺寸参数与滤波核的对应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以及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图像显示模式与滤波核尺寸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滤波核尺寸参数与滤波核的对应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图像分区,获取所述图像分区内所有像素的像素值的统计值;对所述统计值进行归一化,获得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之后,包括:将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所述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针对每一次平滑滤波操作,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的锚点位置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以及各个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确定读取时序;根据所述读取时序从所述存储器读取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窗口数据;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窗口数据执行平滑滤波操作,得到所述目标背光控制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为奇数;所述锚点位置为所述窗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n行m列背光分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n行m列的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按照如下计算式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r_addr_window=r_addr_base+j+step*i其中,r_addr_window为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所述r_addr_base为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所述i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行标志,所述j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列标志,step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中每行初始背光控制值的个数,i的取值范围为[-(w-1)/2,(w-1)/2],j的取值范围为[-(w-1)/2,(w-1)/2],w为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为偶数;所述锚点位置为所述窗口的起始位置;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n行m列背光分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n行m列的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按照如下计算式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r_addr_window=r_addr_base+j+step*i其中,r_addr_window为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所述r_addr_base为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所述i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行标志,所述j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列标志,step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中每行初始背光控制值的个数,i的取值范围为[0,w-1],j的取值范围为[0,w-1],w为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之前,还包括:检测到第二图像的起始标志位;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为同一视频中的两帧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时间位于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时间之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时间与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时间相邻。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包括处理芯片和驱动芯片;所述处理芯片被配置为: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滤波核尺寸参数与滤波核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所述方法,包括:/n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n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n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多个所述图像分区与多个所述背光分区一一对应;/n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多个背光分区各自的目标背光控制值;/n根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值控制对应的背光分区的背光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分区,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
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多个所述图像分区与多个所述背光分区一一对应;
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多个背光分区各自的目标背光控制值;
根据所述目标背光控制值控制对应的背光分区的背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包括:
接收对第一选项的第一选择信息;所述第一选项用于从至少两个图像显示模式中选出目标图像显示模式;
根据所述第一选择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内容;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内容以及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图像内容与图像显示模式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包括:
接收对第二选项的第二选择信息;所述第二选项用于从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对应的至少两个滤波核尺寸参数中选出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选择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滤波核尺寸参数与滤波核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确定对应的目标滤波核,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显示模式以及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图像显示模式与滤波核尺寸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滤波核,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滤波核尺寸参数与滤波核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图像分区,获取所述图像分区内所有像素的像素值的统计值;
对所述统计值进行归一化,获得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图像的多个图像分区的图像数据获取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之后,包括:
将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得到目标背光控制数据,包括:
针对每一次平滑滤波操作,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的锚点位置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第一数据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以及各个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确定读取时序;
根据所述读取时序从所述存储器读取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初始背光控制值,得到窗口数据;
采用所述目标滤波核对所述窗口数据执行平滑滤波操作,得到所述目标背光控制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为奇数;所述锚点位置为所述窗口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n行m列背光分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n行m列的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按照如下计算式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
r_addr_window=r_addr_base+j+step*i
其中,r_addr_window为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所述r_addr_base为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所述i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行标志,所述j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列标志,step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中每行初始背光控制值的个数,所述i的取值范围为[-(w-1)/2,(w-1)/2],所述j的取值范围为[-(w-1)/2,(w-1)/2],w为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为偶数;所述锚点位置为所述窗口的起始位置;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n行m列背光分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数据包括n行m列的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根据所述目标滤波核尺寸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按照如下计算式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滤波核的窗口内的其余初始背光控制值各自的第二数据存储地址:
r_addr_window=r_addr_base+j+step*i
其中,r_addr_window为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地址,所述r_addr_base为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地址,所述i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行标志,所述j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的列标志,step为所述初始背光控制值阵列中每行初始背光控制值的个数,i的取值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天珉吴聪睿马希通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