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857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利用波形分类及建立裂缝样本、相关系数分析及数据重构等步骤,达到精确划分有利地震相内的不同裂缝强度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类,确定有利地震相的区域;建立不同地震相的裂缝样本的目的层反射波形,并将其与同一个地震相内的各个网格点的目的层反射波形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网格点上的相关系数值;利用网格点上的各个相关系数值、裂缝样本的裂缝密度值进行数据重构计算,得到一个裂缝密度等值线或颜色平面图,利用该平面图可以进行研究区内的不同裂缝强度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波形分类及相关系数计算、数据重构等计算来确定有利地震相内裂缝密度平面分布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勘探中,对储层段的沉积相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有利的沉积相中的储层往往相对发育,而不利的沉积相中则储层不发育。在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勘探者总结了关于沉积相实施的“相控三步法”,也屡屡在相关的油气勘探区的勘探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证明。因此,在勘探区实施目的层的沉积相分析,可以指导后续的钻井目标的确定。地质上的沉积相分析在地震勘探方面,可以称作地震沉积相分析,两者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地质沉积相中的河道、礁滩及火山体、盐体等这些特殊的地质体,在地震勘探中是可以识别的,并将其作为地震相的一种。而在有利地震相中寻找裂缝型储层,一直是油气勘探者所追求的勘探目标。在大量的油气勘探实践中证明,打在有利地震相带中的裂缝型储层的钻井,经对该层的测试发现,往往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另外,在油气勘探实践中也发现,在相同的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不同的岩性及其组合、厚度等情况往往影响到裂缝发育的规模。现阶段,主要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分析及裂缝预测,并在大量的油气勘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地震相分析主要利用波形分类实施,从而确定平面上不同地震相的分布;而裂缝预测,则往往依赖于叠前及叠厚的地震资料。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049220.9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地层沉积相划分的方法》利用目的层段研究区域内的每口井的测井相进行研究,测定其电性特征参数和岩性特征参数来划分每口井不同层段的沉积微相,建立测井相模式;计算目的层段地震轴的地震属性,并在解释工作站中进行显示;将目的层段的地震属性显示文件从解释工作站中导出并转换成地震属性矢量图;将各个井点处测井相的坐标与地震属性矢量图上的地震数据体的平面坐标进行对应并赋予测井相的解释结果;根据相同坐标处的测井相以及地震属性图上的图形,定义每一块图形的沉积相;如申请号CN201711037342.0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地震资料识别沉积相的方法》利用步骤:1)识别目标区内井点处目的层段的沉积相类型;2)目标区目的层段等时格架构建;3)确定若干个相对井点处目的层段地质特征反应敏感的单一地震属性;4)确定的一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进行地震属性聚类分析运算,实现对应分析时窗内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样本分类;5)将井点处目的层段的沉积相与上述样本分类进行对比,确定不同地震特征参数的样本分类类别的实际沉积相意义,进而识别周围地区沉积相的类型;《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申请号:20101020598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主要是以目的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利用获取的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专利技术《一种储层裂缝的确定方法》(申请号:20121024206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储层裂缝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地震资料类型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多种方法裂缝预测分析,获取储层的裂缝属性及分布;利用实际地质参数进行正演及FMI资料,比对储层裂缝分布,获取匹配度及吻合度;根据匹配度及吻合度从多种裂缝预测分析方法中优选选取一种最佳裂缝分析方法。可见近年来,对地震相分析及裂缝预测的技术方法很多,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针对裂缝预测的技术方法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常规裂缝预测中的曲率属性只考虑层面的曲率状态,对岩性及其组合、厚度等方面的考虑相对缺失,造成不同沉积相的裂缝预测存在较大问题。(2)常规裂缝预测往往也对非储层分布的地震相带进行计算,这样会对有利地震相带的裂缝预测存在一定的干扰与影响。(3)一些常规裂缝预测方法只能预测一些高角度裂缝,对水平缝或层理缝预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准确地区分出目的层段中的有利地震相的裂缝密度值在平面的分布状态,提出了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使其很方便了解有利地震相中裂缝发育强度的平面分布情况,从而更好的为油气勘探服务。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所述裂缝强度计算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确定有利的地震相分布区域;S2:确定裂缝样本目的层反射波形,并将其与有利地震相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反射波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网格点上的不同裂缝样本的相关系数值;S3:利用各个裂缝样本目的层的裂缝密度值及其对应网格点上的相关系数值进行数据重构计算得到各个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利用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进行平面成图,得到一个有利地震相的裂缝密度平面图。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叠后地震数据是指经过静校正、去噪、反褶积、振幅补偿、动校正及剩余静校正处理的叠后偏移的地震数据体。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波形分类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自动波形分类、基于分层聚类的自动波形分类、基于概率模型聚类的自动波形分类或基于确定性概率分布的EM有监督波形分类。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网格点是指基于勘测需求设定网格的网格参数,线方向与道方向的交点即为网格点,所述网格参数包括网格间距和网格数。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相关系数的计算包括:利用三维叠后地震数据体对网格点上的目的层段提取地震反射波形,将地震反射波形与确定计算的一个裂缝样本的反射波形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的各个网格点相关系数。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中,网格点上的数据重构计算通过下式获得:其中,为第m类有利地震相中的第i个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j为第m类中的裂缝样本数目,kf为f类在该网格点上的相关系数值,α为kf所在相关系数等级所对应指数值,为m类有利地震相中的f类的裂缝密度值。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中利用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进行平面成图为:基于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在有利的地震相范围内进行内插、平滑处理,得到一个裂缝密度等值线平面图。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所述裂缝密度等值线片面图进行颜色填充,从而获得一个反映有利地震相的裂缝密度的颜色平面图。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裂缝密度等值线平面图和/或颜色平面图,从而获得研究区目的层段的裂缝密度平面图。前述本专利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专利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波形分类及建立裂缝样本、相关系数分析及数据重构等步骤,达到精确划分有利地震相内的不同裂缝强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波形分类,确定有利地震相的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强度计算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nS1:基于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确定有利的地震相分布区域;/nS2:确定裂缝样本目的层反射波形,并将其与有利地震相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反射波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网格点上的不同裂缝样本的相关系数值;/nS3:利用各个裂缝样本目的层的裂缝密度值及其对应网格点上的相关系数值进行数据重构计算得到各个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利用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进行平面成图,得到一个有利地震相的裂缝密度平面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强度计算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三维叠后地震数据对目的层段进行波形分类,确定有利的地震相分布区域;
S2:确定裂缝样本目的层反射波形,并将其与有利地震相区域内的网格点上的目的层反射波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得到网格点上的不同裂缝样本的相关系数值;
S3:利用各个裂缝样本目的层的裂缝密度值及其对应网格点上的相关系数值进行数据重构计算得到各个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利用网格点上的裂缝密度值进行平面成图,得到一个有利地震相的裂缝密度平面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叠后地震数据是指经过静校正、去噪、反褶积、振幅补偿、动校正及剩余静校正处理的叠后偏移的地震数据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波形分类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自动波形分类、基于分层聚类的自动波形分类、基于概率模型聚类的自动波形分类或基于确定性概率分布的EM有监督波形分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网格点是指基于勘测需求设定网格的网格参数,线方向与道方向的交点即为网格点,所述网格参数包括网格间距和网格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燕冰黄君王维雷治安张海杰唐大海张晓丹齐勋于靖陈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捷科思石油天然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